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魔術讓世界青年聯結更緊密

發布時間:2023-10-24 15:3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無論你來自哪個(ge) 國家,身處精彩、炫酷的魔術表演中,都不禁會(hui) 發出同樣的驚歎。

  從(cong) 古時的吞雲(yun) 噴火、變龍虎獅象之形,到瞬移硬幣,用紙牌“讀心”,千變萬(wan) 化的魔術已成為(wei) 一種全球通用的藝術語言。

  “無需特別解釋,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得懂。”10月13-14日,北京市昌平區舉(ju) 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魔術大會(hui) 暨世界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hui) 迎來了美國、韓國、葡萄牙等多國魔術師,也聯結起世界各地青年魔術迷。

  第27屆FISM國際魔術聯盟世界魔術大會(hui) 近景魔術總冠軍(jun) 簡綸廷直言:“魔術的魅力不僅(jin) 在於(yu) 它的神奇,而且能讓人與(yu) 人之間更有聯結。”

  熱愛將青年凝聚為(wei) “共同體(ti) ”

  為(wei) 了一睹魔術大師的真功夫,天津師範大學學生張睿輾轉高鐵、地鐵,來到現場,“近距離感受魔術魅力,真的很不一樣!”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行政管理專(zhuan) 業(ye) 學生高思涵申請成為(wei) 魔術大會(hui) 的誌願者。令她驚喜的是,不僅(jin) 在絢麗(li) 奪目的舞台上見證了魔術的神奇,她還在食堂收獲了魔術師變出的一張寫(xie) 著自己名字的撲克牌,“太神奇了!”

  “現場演出的魅力是視頻表演無法替代的。”魔術師郭皓煒認為(wei) ,魔術大會(hui) 給了魔術行業(ye) 一個(ge) 機會(hui) ,讓魔術師們(men) 能與(yu) 觀眾(zhong) 麵對麵交流。

  “現場的魔術和視頻裏的魔術,是兩(liang) 種完全不同的門路。”郭皓煒表示,視頻裏的魔術可能有各種特效和技巧,但隻有讓觀眾(zhong) 看到魔術發生在眼前,觀眾(zhong) 才會(hui) 認可魔術是一門優(you) 秀的藝術。

  年輕愛好者們(men) 滿懷熱情而來,相互交流過程中,郭皓煒也被“熱情”與(yu) “好奇心”感染著,“隻有真正喜歡,並且保持熱愛,不斷地創新和進步,才能在魔術技藝上有所成就。”

  在簡綸廷看來,此次魔術大會(hui) 是一個(ge) 交流盛會(hui) ,各國魔術師聚在一起,分享不同國家特色的魔術風格,並從(cong) 中得到啟發與(yu) 借鑒。

  和著動感十足的音樂(le) ,韓國魔術師樸俊宇手指翻飛、上下變換,一套撲克牌在他手中,依次排列組合成不同的圖案,音樂(le) 到高潮時,卡牌被拋至天空,給人“天女散花”般的視覺震撼。

  在10月14日的魔術大師現場課上,這套行雲(yun) 流水般的表演贏得一片掌聲。“隻要一副牌,不斷地練習(xi) 、精進,在舞台上就會(hui) 有驚人的效果。”樸俊宇道出魔術的魅力。

  他8歲開始學習(xi) 魔術,堅持14年,獲得多項國際大獎。回想成長經曆,他感慨:“如果沒有魔術,我隻會(hui) 在韓國,但因為(wei) 魔術,我站在了世界的舞台。”

  同為(wei) 韓國魔術師的崔藝燦,與(yu) 樸俊宇有多年友誼。在開幕式表演中,他沒有用華麗(li) 的道具,僅(jin) 靠一套精巧的撲克牌,用手指的美感和力量,把魔術技藝展現得淋漓盡致。

  觀看了崔藝燦的表演,樸俊宇笑言,“一起比賽時真的很想打敗他,但到了台下又有說有笑,如今我們(men) 共同來到魔術大會(hui) 、聚在北京昌平,何嚐不是一種‘魔力’呢?”

  樸俊宇用“共同體(ti) ”形容魔術的紐帶作用,因為(wei) 魔術他走遍了世界,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和風土人情,“魔術有一種能夠彼此聯結、促進人們(men) 相互溝通和理解的力量”。

  創造賦予魔術生命力

  著名魔術師傅琰東(dong) ,是傅氏幻術第四代傳(chuan) 人。6歲生日那天,父親(qin) 為(wei) 他表演了一個(ge) 魔術,兩(liang) 條繩子,一條長、一條短,對折,再對折,父親(qin) 吹了一口氣,兩(liang) 條繩子變得一樣長了。

  傅琰東(dong) 覺得奇怪,拚命問父親(qin) 是怎麽(me) 做到的。父親(qin) 說,奧秘就藏在手心裏,張開手掌,謎底揭開。

  父親(qin) 說,“魔術最重要的是相信。隻要你相信魔術,魔術就在你的眼前。”自此,這句話成為(wei) 傅琰東(dong) 的信條,也開啟了他的魔術生涯。

  此次魔術大會(hui) 開幕表演中,傅琰東(dong) 將父親(qin) 教給他的繩子魔術重現,在一片驚歎聲中,台上台下,共同沉浸在魔術的奇幻世界中。

  構思一個(ge) 好故事,是簡綸廷創作魔術的第一步。他會(hui) 先想好要表達什麽(me) ,把故事完整寫(xie) 出來後,再配合想要達到的效果來練習(xi) 技法。“不管多麽(me) 誇張的魔術,都一定要想出方法呈現。”

  魔術流傳(chuan) 不息,離不開其背後承載的一個(ge) 個(ge) 故事內(nei) 核。此前《亞(ya) 洲達人秀第三季》總決(jue) 賽上,簡綸廷拿出珍存了3年的魔術,以此紀念他的老師。他說:“輸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在舞台上表達情感,分享魔術背後的故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魔術社團學生杜鴻漸的魔術啟蒙來自簡綸廷的視頻直播課。在鏡頭前,簡綸廷不講奇跡,總是強調不斷創新和紮實的努力。

  現場觀看簡綸廷的大師課,一個(ge) 個(ge) 細節表現力讓杜鴻漸直呼“過癮”,“魔術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yu) 自己設計和創造故事”。

  創造力和想象力是檢驗魔術師水平高下的“金標準”。杜鴻漸表示,魔術是一個(ge) 很大的舞台,青年可以在魔術中交流創造,“以前自己靠模仿大師學魔術,今後要多在創造上下功夫”。

  擁抱挑戰,促進成長

  對一些魔術迷而言,“魔術帶來的成就感讓人熱血沸騰,是一種牽引人走出低穀的力量”。

  站在一群魔術愛好者中,仔細聆聽魔術師傳(chuan) 授的表演技巧,時不時上手模仿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手法,這位胸前掛著清華大學學生證的小夥(huo) 兒(er) ,是8年前在北京昌平舉(ju) 辦的第三屆金長城杯小魔星魔術比賽上獲得金獎的陳飆牛。

  彼時的陳飆牛還在讀小學五年級,靠著精湛炫酷的魔術技藝征服了觀眾(zhong) ,打動了現場評委,贏得“小魔星”稱號。後因學業(ye) 繁忙,他一直沒能參與(yu) 魔術大會(hui) 。

  這些年來,這位“小魔星”依然堅持著自己的魔術夢想。他始終記得魔術啟蒙老師——上海雜技團一級演員、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海派魔術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周良鐵的一句話,“練習(xi) 魔術,就是要表演,要主動找尋觀眾(zhong) 。”

  他努力在生活中創造表演魔術的機會(hui) 。他多次去養(yang) 老院、參加老年人聯歡會(hui) 、為(wei) 百歲老人壽宴祝壽、義(yi) 務為(wei) 孤寡老人、殘障人士表演節目……

  “爺爺奶奶們(men) 非常開心地鼓掌,讓我覺得這是學習(xi) 魔術最大的意義(yi) 。”通過魔術,陳飆牛和老人們(men) 熟絡起來,成了沒有血緣關(guan) 係的家人。

  周良鐵則致力於(yu) 將魔術傳(chuan) 授給更多青少年。退休後,他在中小學、老年大學公益傳(chuan) 授魔術課程10多年。他曾在受訪時表示,“道具都是死的,表演是活的。我所做的是在中間起到中介作用,使道具活起來,讓技藝得到傳(chuan) 承”。

  8年後再來昌平參加魔術大會(hui) ,陳飆牛感到自己與(yu) 魔術之間有了更深的聯結,“魔術大會(hui) 還是保持了原來的風貌,力求把獨特的藝術體(ti) 驗帶給愛好者”。

  陳飆牛格外珍惜這次機會(hui) ,在這裏他可以和魔術大師們(men) 麵對麵,他希望能練出一套自己的絕活兒(er) 。

  自第一屆魔術大會(hui) 起,FISM世界魔術聯盟榮譽主席埃裏克·埃斯文就作為(wei) 顧問參與(yu) 其中。他寄語青年們(men) ,在魔術中擁抱挑戰,促成成長。

  在魔術大會(hui) 交流會(hui) 上,年輕的魔術愛好者們(men) 圍成一個(ge) 個(ge) 圈,積極地展示各自的技法,許久未見的魔術圈老朋友相視一笑,熱情地打招呼。

  在喧嘩的食堂中,來自美國的青年魔術師田羽翔定力十足,口中不斷地念叨著,“請保持注意力,感受你與(yu) 這張牌的心靈連接”。他向高思涵一行人展示如何用撲克牌“讀心”。最後,他從(cong) 一副撲克牌中,成功找到了寫(xie) 著高思涵名字的那張牌,現場有同學讚道:“這張牌就是大家友誼的見證。”

  “魔術改變我太多。”田羽翔小時候很害羞,魔術給了他與(yu) 別人交流溝通的勇氣,“以前我不知道怎麽(me) 去跟陌生人說話,而通過魔術表演,我交到了許多新朋友。”

  在昌平參加魔術大會(hui) 時,總有人想讓田羽翔展示一下他的絕活兒(er) ,他來者不拒,常給大家露一手。他相信,“當人們(men) 開心大笑時,大家就更容易凝聚在一起”。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劉胤衡 記者 張藝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