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開過6種戰鬥機!他是中國最年輕的飛天航天員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七號瞄準10月26日11時14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和江新林組成。
其中,1989年出生的02航天員唐勝傑,即將成為(wei) 目前為(wei) 止進入中國空間站的最年輕一員。從(cong) 一名農(nong) 村娃成長為(wei) 空軍(jun) 飛行員,如今將飛向太空,34歲的他經過了怎樣的曆練與(yu) 轉變?
他曾開過6種戰鬥機
未滿30歲參加預備航天員選拔
記者麵前的唐勝傑,笑容中略帶靦腆,態度直接坦誠。2018年,未滿30歲的唐勝傑參加我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我是6、7月收到的航天員選拔通知。當時隻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因為(wei) 這個(ge) 概率太小了。”
今年34歲的唐勝傑,1989年12月出生在甘肅定西的一個(ge) 農(nong) 村家庭。2003年10月15日,中國航天員楊利偉(wei) 搭乘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楊利偉(wei) 第一次代表中國人奔向太空,是當時還是初中生的唐勝傑對航天員的初印象。
從(cong) 小對軍(jun) 人的崇拜和對軍(jun) 旅生活的向往,讓唐勝傑在高中畢業(ye) 那年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報考軍(jun) 校。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發射升空。唐勝傑回憶道,當時是他剛入伍空軍(jun) 航空大學的第一年,學校組織他們(men) 在操場看直播,他覺得特別震撼。
2012年,唐勝傑從(cong) 空軍(jun) 航空大學畢業(ye) ,成為(wei) 了一名優(you) 秀的飛行員。“到飛行部隊之後,我更注重培養(yang) 自己的飛行能力跟作戰能力,飛過6個(ge) 機型,後來就參加第三批航天員選拔。”
2020年9月,經過層層選拔,唐勝傑從(cong) 眾(zhong) 多報名參選的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成為(wei) 我國第三批航天員中的一員。隨著身份的轉變,多方麵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經過嚴(yan) 格選拔
他入選神舟十七號乘組
按照航天員訓練大綱,第三批航天員開展了8大類、兩(liang) 百餘(yu) 項的訓練。從(cong) 身體(ti) 到精神的磨煉,從(cong) 耐力到專(zhuan) 業(ye) 知識的提升,這些都是成為(wei) 航天員的必經之路。其中,72小時睡眠剝奪訓練讓唐勝傑印象深刻。
“在空間站的任務當中,一些應急的突發狀況,需要人長時間去處理,所以對人的精神、毅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進入到這個(ge) 任務當中,到一直完成這個(ge) 任務,我覺得我對自己的信心有更高的認識。”在不到兩(liang) 年的時間裏,唐勝傑完成了係統的學習(xi) 和訓練,學習(xi) 了上百門課。經過嚴(yan) 格選拔,唐勝傑與(yu) 湯洪波、江新林一起入選神舟十七號乘組。
此次神舟十七號發射是中國空間站應用階段的第二次飛行任務,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十二次載人飛行任務。唐勝傑格外清晰地記得接到命令的那一天。“6月27日宣布的命令,是我們(men) 沙漠野外生存訓練結束返京後的第二天,對我來說這是一個(ge) 階段的轉換。”
“我現在有點迫不及待去執行任務”
唐勝傑說,從(cong) 那一天開始,他要麵對將執行的飛天任務,主要包括空間站平台的維護、維修,以及一係列的科學實驗。這些工作的背後,都是航天員們(men) 異於(yu) 常人的高負荷“備戰”。
“印象比較深的體(ti) 能訓練是攀岩,每次整個(ge) 小臂都特別累,一點力氣都沒有。因為(wei) 出艙任務中有些位置的可達性不是特別好,所以要靠小臂的力量去夠那個(ge) 位置,對力量的要求、出艙能力、操作技能要求比較高。”
通過前期充分的準備工作,唐勝傑對於(yu) 完成即將到來的飛行任務充滿信心。他說,自己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去執行這個(ge) 任務。
“希望在這次飛行當中能夠做出一些科學實驗成果,為(wei) 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ye) 和科學發展做出一些貢獻。我也非常期待能夠在太空中以不一樣的視角去觀察我們(men) 美麗(li) 的星球,觀察宇宙的奇觀,記錄下難忘的回憶和經曆。”
我們(men) 的夢,時代的夢。中國航天事業(ye) 戰略合作夥(huo) 伴洋河夢之藍M6+邀您見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關(guan) 注央視新聞,見證中國航天時代前行的每一步!
記者/邢斯嘉 張棉棉 張筱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