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董”圈粉年輕人 京城古舊書市漸熱
中新社北京11月2日電 題:“老古董”圈粉年輕人 京城古舊書(shu) 市漸熱
中新社記者 徐婧
“我們(men) 的工作就是讓古舊書(shu) 流動起來。”24歲的孔令喬(qiao) 在大學畢業(ye) 後成為(wei) 孔夫子舊書(shu) 網公益圖書(shu) 館的一名館員。在她看來,自己日常的著錄工作就像對古舊書(shu) 進行“身份登記”,而古舊書(shu) 交易平台讓舊書(shu) 成為(wei) 流動的資源,有了更多被利用的機會(hui) 。
成立於(yu) 2002年的孔夫子舊書(shu) 網現有超40萬(wan) 家舊書(shu) 店和舊貨書(shu) 攤,月活躍用戶超百萬(wan) ,是全國最大的舊書(shu) 線上交易平台。成立初期,平台的每日新注冊(ce) 用戶中約有半數年齡在50歲及以上。而當前平台每日新注冊(ce) 用戶中,25歲及以下用戶約占三分之一。
交易平台用戶的年輕化,是古舊書(shu) 日漸走進民眾(zhong) 生活的一個(ge) 縮影。據統計,今年共有近90萬(wan) 讀者走進春季的北京書(shu) 市和秋季的地壇書(shu) 市,實現舊書(shu) 銷售收入近400萬(wan) 元人民幣。繁榮舊書(shu) 市場成為(wei) 建設“書(shu) 香京城”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基本形成經營渠道豐(feng) 富、流通體(ti) 係完備,覆蓋北京、輻射全國的舊書(shu) 交易體(ti) 係。
北京的舊書(shu) 市場主要由線下門店、線下舊書(shu) 市場和線上平台構成,經營主體(ti) 涵蓋國有企業(ye) 、民營企業(ye) 以及大量個(ge) 體(ti) 工商戶。其中,線下門店以北京發行集團所屬中國書(shu) 店為(wei) 代表,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古舊書(shu) 實體(ti) 店。
劉易臣2008年大學畢業(ye) 後進入中國書(shu) 店琉璃廠店工作,從(cong) 新書(shu) 銷售員到琉璃廠店經理,他感受著老讀者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熱愛,也見證了許多新朋友與(yu) 古舊書(shu) 的“緣起”時刻。
“曾有一名老先生為(wei) 即將遠行的兒(er) 子挑選了一部線裝本《三國演義(yi) 》作為(wei) 禮物。還有一位少年連續幾年拿著壓歲錢來買(mai) 古舊書(shu) ,第一年是在媽媽陪同下購買(mai) 的《古文觀止》。”在劉易臣眼中,書(shu) 店不僅(jin) 是供收藏愛好者“尋寶”的倉(cang) 庫,還為(wei) 普通讀者接觸傳(chuan) 統文化拓展了途徑。
北京發行集團讓古舊書(shu) “走”出書(shu) 店,為(wei) 讀者打造更大的交流、交換、交易平台。中國書(shu) 店在今年的兩(liang) 季書(shu) 市設置了古舊圖書(shu) 專(zhuan) 區。集團計劃把古舊書(shu) 流動市集開進園區、高校,便利讀者購買(mai) 和以書(shu) 會(hui) 友,還將在大型書(shu) 城常設古舊書(shu) 專(zhuan) 區,讓古舊書(shu) 在城市中“活”起來。
提起舊書(shu) 市場,不少北京的收藏愛好者會(hui) 想到“潘家園”。延續了父親(qin) 事業(ye) 的趙淑香在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經營古舊書(shu) 業(ye) 務已有20年。她說,30年前父親(qin) 擺的小地攤還不到1平方米,今天自己的店鋪有23平方米,“古舊書(shu) 的受眾(zhong) 已不僅(jin) 是學者或某一領域的從(cong) 業(ye) 者,越來越多年輕的收藏愛好者和讀者將目光投向了這裏。”
在家人引導下,趙淑香的女兒(er) 也加入古舊書(shu) 行業(ye) ,並在天津開設了實體(ti) 店。“年輕人的涉獵範圍更廣。”她說,女兒(er) 在線裝書(shu) 的基礎上又開拓了碑帖、字畫等業(ye) 務,通過豐(feng) 富的信息渠道,將它們(men) 的曆史背景和故事充分挖掘出來,使其價(jia) 值更好展現在讀者麵前,因此收獲了一批年輕讀者。
如今,趙淑香對女兒(er) 經營中的新理念、新方法滿是欣慰;中國書(shu) 店古籍修複中心正在進行古籍紙張分析研究的相關(guan) 課題,力爭(zheng) 為(wei) 古籍保護事業(ye) 貢獻更多力量;孔夫子舊書(shu) 網計劃把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古舊書(shu) 資源集中起來,供中華文化愛好者和學者使用……被古都文化滋養(yang) 的古舊書(shu) 從(cong) 業(ye) 者以不同方式“反哺”著這座城市,為(wei) 舊書(shu) 頁注入“新動能”,延續千年中華文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