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平台和青年互相成就:數字浪潮,青年有為

發布時間:2023-11-02 11:0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

  即便在重商善商的廣東(dong) 潮汕,像何佳陽這樣成功接手並將自家工廠發揚光大的90後“廠二代”也不多見。這些年,這位年輕人乘上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東(dong) 風,在電商平台的助力下,帶領自家工廠走出了“微笑曲線”的最底端,向上生長。

  10月31日,在2023年世界青年發展論壇青年數字發展主題論壇上,何佳陽的故事被拚多多高級副總裁王堅分享給了在場的國際組織駐華機構代表,國外數字領域學者、企業(ye) 家代表等青年領導人。

  他說,去年9月,拚多多啟動“多多出海扶持計劃”,打造多多跨境全新模式,深入廣東(dong) 、浙江等地的百餘(yu) 個(ge) 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帶,助力中國製造出海。多多跨境一經推出,不少奮鬥在製造業(ye) 一線的“廠二代”“貿二代”快速響應,敢為(wei) 人先,勇於(yu) 創新,在重拾訂單與(yu) 利潤,進而打造全球品牌的過程中成為(wei) 推動產(chan) 業(ye) 帶提檔升級的新舵手與(yu) 帶頭人。

  當前,隨著5G、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廣泛應用,數字技術已成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數字經濟是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的重點領域之一,利用數字技術助力青年發展也是聯合國青年工作重點關(guan) 注的領域。青年的發展需要數字賦能;數字技術的發展,也受益於(yu) 青年的參與(yu) 和創新。

  廣東(dong) 潮州素有“中國瓷都”之稱,尤其是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後,大大小小的陶瓷廠“遍地開花”。何佳陽家工廠附近2公裏內(nei) ,就有近40家做陶瓷生意的店麵、廠子。它們(men) 大多從(cong) 家庭作坊起步,靠薄利多銷快速發展。但問題也很明顯——長期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底端。

  “因為(wei) ,做OEM(原始設備製造商)代工,開發設計這塊被品牌把控,銷售這塊被貿易公司把控。”何佳陽說,代工廠隻負責生產(chan) ,在產(chan) 業(ye) 鏈中的話語權很弱,貿易公司隨時都可能壓價(jia) ,“這讓我們(men) 沒有安全感”。

  “做零售、發展自有品牌”是何佳陽一直想做的事,但受困於(yu) 成本和門檻,此前,她的轉型一直不順利。

  “我們(men) 這個(ge) 行業(ye) ,產(chan) 品的生命周期很短,把握這種流行趨勢並不容易。另一方麵,新的款式意味著新的模具投入,但利潤有多少是不確定的,這種未知性讓我們(men) 不敢貿然接觸零售。”她說。

  何佳陽曾了解過海外一家大平台電商的模式,但最終還是放棄了入駐。在這家平台,商家一次性至少要準備一兩(liang) 百套產(chan) 品發往海外倉(cang) ,中間的海運時間就將近兩(liang) 個(ge) 月。“最近芭比粉很火,我想跟進這樣的產(chan) 品,但路上的時間(長),產(chan) 品的熱度很可能就過去了,熱銷款就會(hui) 變成滯銷款。”

  去年10月,何佳陽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接受了多多跨境的邀約。結果,本擔心因貨值高而不好賣的充電保溫杯在上架後火速熱賣,“僅(jin) 一個(ge) 月就做到了日均破百單”。這場開門紅讓她信心大增。

  後來,何佳陽複盤過多多跨境的優(you) 勢,她說,按照多多跨境的機製,工廠可以先發首單到平台在國內(nei) 的倉(cang) 庫。如果首單賣得不錯,我們(men) 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擴單;如果首單反饋一般,就說明市場檢驗不合格,那賣完幾個(ge) 樣品就算了——“這種模式很好,可以快速測款”。

  何佳陽預計,到今年年末,多多跨境業(ye) 務能完成2000萬(wan) 元的銷售目標,為(wei) 工廠銷售額帶來約30%的增長。

  發生在這間新工廠的出海故事並非孤例。在國內(nei) 星羅棋布的優(you) 質產(chan) 業(ye) 帶中,電商平台正助力越來越多的青年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早在2021年,90後、95後、00後等新青年商家的店鋪在拚多多平台占比已超49%。其中既有“不愛投行愛農(nong) 業(ye) ,返鄉(xiang) 賣爆大閘蟹”的90後金融碩士,也有離開家鄉(xiang) 到西雙版納學種地、帶動村民一起致富的小夫妻;曾經的放羊娃,如今通過電商,每半小時就能幫當地老鄉(xiang) 賣出四頭羊。

  36歲的劉倩大學畢業(ye) 後,選擇回鄉(xiang) 創業(ye) 。出於(yu) 對咖啡的熱愛,她在騰衝(chong) 古鎮開了一家咖啡館。“大城市寸土寸金,精品咖啡館都很小,人們(men) 進去就是單純地喝東(dong) 西。我們(men) 這裏,(咖啡館)麵積大又在古鎮河邊,賣咖啡的同時也在售賣第三空間,顧客都會(hui) 選擇享受這個(ge) 空間。”

  這些年,全球咖啡消費走過速溶、品牌連鎖、精品咖啡的曆程,我國現磨、精品咖啡行業(ye) 快速發展,本土品牌迅速嶄露頭角。未來,消費升級創造多樣化需求,三四線城市成為(wei) 主要引擎,國內(nei) 咖啡賽道繁榮發展正當其時。

  咖啡行業(ye) 高速發展的背後,是市場的供需兩(liang) 旺。據美團及《2023中國咖啡市場洞察報告》數據,當前國內(nei) 四、五線城市的咖啡訂單量同比增長高達250%以上。

  這股浪潮帶動更多年輕人回到縣城,加入職業(ye) 咖啡師的新職業(ye) 行列中。

  小鎮咖啡為(wei) 了尋求更好的發展,通常會(hui) 選擇上線生活服務類平台,通過用戶點評和團購優(you) 惠等多種方式,提高曝光度增加縣域市場的競爭(zheng) 力,探索縣域咖啡店引流的新渠道。“我們(men) 店有40%左右的訂單都是來自線上平台,線上最重要的就是引流和曝光的作用。”劉倩說。

  美團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平台入駐的咖啡商家已超過13萬(wan) 家。從(cong) 年齡段分布來看,其中30歲以下的從(cong) 業(ye) 者占比超過50.9%,其中25至30歲從(cong) 業(ye) 者占比最高,超過27%。

  咖啡產(chan) 業(ye) 發展過程中,電商平台企業(ye) 通過提升實體(ti) 商戶的智能化水平,幫助他們(men) 往更下沉市場挖掘和捕捉新消費需求,提升標準化水平和獲客能力,進而孵化出市場認可、技能專(zhuan) 業(ye) 的新型就業(ye) 群體(ti) 。

  線上運營民宿,“00後”民宿管家劉慧敏也是現學的。她運營管理的民宿雖“窩”在北京懷柔區渤海鎮四渡河村的大山裏,但還是受到不少人的歡迎。

  “其他專(zhuan) 業(ye) 民宿有泳池、溫泉,麵向親(qin) 子、團建,我們(men) 村民自營民宿就主打性價(jia) 比和板栗餐等本地化特色,主攻年輕人聚會(hui) 、青旅散客,美團比較年輕化,幫我們(men) 精準打開了市場。”她說,平台上有許多免費的在線課程,為(wei) 新房東(dong) 提供了清晰的運營思路。比如她根據後台服務設施板塊的指引在民宿裏增設了棋牌桌等娛樂(le) 設施,沒想到也成為(wei) 房源的賣點之一。

  美團民宿負責人楊威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截至2023年3月,平台上“00後”房東(dong) 數量同比增長超過40%。為(wei) 幫助年輕創業(ye) 者快速補齊經營和營銷方麵的短板,平台專(zhuan) 門在線上開設了超200節免費課程,已有超4萬(wan) 名新房東(dong) 參與(yu) 學習(xi) 了民宿的培訓課程。

  “在數字經濟領域,新青年已成長為(wei) 新經濟業(ye) 態的重要新生力量,發揮著蓬勃的創造力。”王堅說,在數字經濟時代,受惠於(yu)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yu) 物流基礎設施的成熟,利用新技術、新平台創新創業(ye) 正成為(wei) 當下青年奮鬥逐夢的重要路徑。

  這些年,在數字經濟的大潮中,平台和青年互相成就的合力越來越大。更多的青年用創意創造著新動能,釋放著無限潛力;更多的平台在助力青年成長中,也迸發出了新的活力。一個(ge)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數字浪潮,青年有為(wei) 。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日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