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互聯網大會紅利持續釋放,桐鄉產業飛速發展

發布時間:2023-11-02 11:09:00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10月16日至10月18日,為(wei) 全麵宣傳(chuan) 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十年成果成就,20餘(yu) 家媒體(ti) 和商業(ye) 平台赴浙江嘉興(xing) 、杭州等地采風,反映烏(wu) 鎮峰會(hui) 十年帶來的精彩蝶變。

  10月16日,媒體(ti) 行首站來到了桐鄉(xiang) ,大家走進了新鳳鳴5G工廠、雲(yun) 匠研究院、烏(wu) 鎮實驗室等地,見證在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強力磁場”的作用下,一個(ge) 又一個(ge) 的產(chan) 業(ye) 迎來飛速成長。

  走進新鳳鳴5G工廠,智能化的流水線映入眼簾,從(cong) 聚酯、紡絲(si) ,到卷繞、包裝,大部分生產(chan) 工作都已經由智能化的機器完成,在數字化技術的加持下,這家傳(chuan) 統企業(ye) 早已不再“傳(chuan) 統”。

  在紡絲(si) 工段上,一個(ge) 個(ge) 有雙“大眼睛”的5G機器人,正像工人一樣來回巡檢,“它們(men) 會(hui) 通過智能攝像頭,檢查我們(men) 生產(chan) 過程是否出現飄絲(si) ,並發出預警。” 新鳳鳴中欣公司長絲(si) 車間主任蔡凱傑告訴記者,如果生產(chan) 中出現飄絲(si) ,產(chan) 品良品率就會(hui) 下降,以前檢查工作都要靠人工完成,用5G機器人代替後,不僅(jin) 準確率更高,效率也上去了。

  而在雙環傳(chuan) 動桐鄉(xiang) 工廠“未來一號”車間裏,智能機械手來回舞動,準確無誤地運送及組裝零件,各種型號、大小不一的齒輪產(chan) 品源源不斷地在傳(chuan) 送機上“亮相”。在“機器工人”們(men) 辛勤勞作的時候,另一端MES大屏上,實時顯示它們(men) 的工作進度、故障情況、生產(chan) 電耗等數據。

  “通過這個(ge) 大屏,我們(men) 還能追蹤每個(ge) 產(chan) 品的批次、責任人、檢驗員等,從(cong) 而實現更精細化的管理。” 雙環傳(chuan) 動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距離雙環傳(chuan) 動不遠,齒輪產(chan) 品下遊企業(ye) 鑫可傳(chuan) 動正著力生產(chan) 新能源動力總成產(chan) 品,公司新投入6千萬(wan) 元的智能數字化裝配流水線已於(yu) 去年底完成投產(chan) ,今年有又新投入4000萬(wan) 數字化車間進行改建。

  在桐鄉(xiang) 經濟開發區數字經濟雙創中心,雲(yun) 匠研究院嚐試用數字化手段化解建築行業(ye) 的一些痛點,“比如,在建築工地人員安全上,以前我們(men) 是靠人的眼鏡去看,嘴巴去吼,現在我們(men) 在現場架設了智能監控設備,配備了公司研發的AI算法,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各類安全隱患,傳(chuan) 輸到管理人員的手機上,及時進行糾正。”該公司BIM事業(ye) 部總監徐文超說。

  在雲(yun) 匠隔壁,盛景智能也在布局數字產(chan) 業(ye) ,瞄準的是工業(ye) 相機這一賽道。公司致力於(yu)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yi) 、優(you) 化決(jue) 策等領域的核心算法研發,供應鏈資源整合,為(wei) 傳(chuan) 統工業(ye) 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幫助。

  在烏(wu) 鎮,數字產(chan) 業(ye) 的發展更是驚喜滿滿。

  浙江省(長三角)新一代全功能智能超算中心(“烏(wu) 鎮之光”超算中心)采用商業(ye) 軟件成熟、應用支持廣泛的國產(chan) 自主可控技術方案,一期建設180P算力,按照當前技術路線,滿足大於(yu) 250P算力標準建設供配電、製冷、機房等配套基礎設施,為(wei) 後續升級擴容預留空間。中心將發展成為(wei) “立足浙江,麵向長三角,輻射全國”的集計算服務、交叉研究和產(chan) 業(ye) 創新三位一體(ti) 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台,直接服務於(yu) 國家級的大科學、大係統和大工程類應用,並為(wei) 浙江、全國各重點領域的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升級和城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作用。

  與(yu) “烏(wu) 鎮之光”隔路相望的,是“直通烏(wu) 鎮”產(chan) 業(ye) 園。該產(chan) 業(ye) 園於(yu) 去年 11 月完成主體(ti) 竣工驗收,定位於(yu) “三智一網”產(chan) 業(ye) 和數字經濟企業(ye) 的聚集平台,是烏(wu) 鎮優(you) 化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直通烏(wu) 鎮”大賽優(you) 質項目落地的配套設施,努力承接峰會(hui) 紅利,高質量建設創新發展試驗區的重要舉(ju) 措。園區未來將重點布局科研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創業(ye) 、賽事活動等生態,為(wei) 國內(nei) 外數字經濟項目、技術、人才和資本搭建合作平台,探索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和新模式。

  桐鄉(xiang) 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科研的帶動。

  2021年3月,桐鄉(xiang) 與(yu) 清華大學、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合作,烏(wu) 鎮實驗室正式簽約成立。如今,實驗室已經引進高層次人才(含柔性)兩(liang) 院院士3名,國家傑青3名,國家優(you) 青2名,全球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 1名,新世紀優(you) 秀人才1名,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1名,已有全職人員80人(科研人員碩士及以上學曆占比82%)。

  進駐實驗室的研發團隊,不僅(jin) 能獲得場地和科研經費的支持,還會(hui) 享受到一係列周到的服務。兩(liang) 年多來,在無微不至的嗬護下,不少科研成果已經從(cong) “實驗室”走向“車間”。由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沈洋牽頭的“高溫高儲(chu) 能密度薄膜電容器”項目,已經在實驗室完成了生產(chan) 線的搭建,即將成立公司進行量產(chan)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