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航空裝備製造與維修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大會在湖南長沙召開
10月28日,全國航空裝備製造與(yu) 維修行業(ye) 產(chan) 教融合共同體(ti) (以下簡稱“共同體(ti) ”)在湖南省長沙航空職業(ye) 技術學院成立。共同體(ti) 由5720工廠、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長沙航空職業(ye) 技術學院牽頭,聯合高水平大學、航空企業(ye) 、科研機構和職業(ye) 院校共同組建,首批理事單位達93家。
共同體(ti) 以促進航空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為(wei) 目標,以培養(yang) 航空產(chan) 業(ye) 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和滿足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為(wei) 重點,以產(chan) 教融合平台建設、定製化人才培養(yang) 、科技協同創新、標準製定、社會(hui) 服務等項目為(wei) 紐帶,通過聚集航空裝備製造與(yu) 維修行業(ye) 人才、技術、設備等優(you) 質資源,構建產(chan) 學研用長效機製,提升共同體(ti) 內(nei) 企業(ye) 生產(chan) 製造、技術研究、產(chan) 品開發等能力,推動產(chan) 業(ye) 需求全麵融入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推進職普融通、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以高質量的人才培養(yang) 和技術服務支撐航空裝備製造與(yu) 維修產(chan) 業(ye) 發展。
作為(wei) 會(hui) 議承辦單位,長沙航空職業(ye) 技術學院院長陳勇致歡迎辭。他呼籲企業(ye) 、專(zhuan) 家、學者爭(zheng) 做共同體(ti) 的參與(yu) 者、建設者和宣傳(chuan) 者,及時為(wei) 航空產(chan) 業(ye) 發展搖旗呐喊、把脈開方、出謀劃策,把共同體(ti) 建設好、發展好,使之成為(wei) 全國航空人才供需信息的交匯處、前沿技術協同攻關(guan) 的突擊隊、航空教育事業(ye) 發展的智囊團,成為(wei) 全國航空產(chan) 業(ye) 、科技與(yu) 教育工作者的溫馨家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申來法認為(wei) ,要在“行業(ye) 領域全覆蓋、吸引航空院校多參與(yu) 、人才供給相協調、科研技術同攻關(guan) ”4個(ge) 方麵深化推進共同體(ti) 建設,強化資源聚集功能,創新科研攻關(guan) 模式,校企、校校強強聯合,實現“共創、共榮、多贏”,為(wei) 航空產(chan) 業(ye) 發展注入新動力,促進行業(ye) 高質量發展。
在校企合作簽約環節,10家單位參與(yu) 簽約,包括教學儀(yi) 器設備捐贈、虛擬仿真訓練係統捐贈,共建“電科飛機”通航產(chan) 業(ye) 學院、長沙航院—傑泰科技聯合孔探實訓室、無損檢測產(chan) 業(ye) 學院、先進激光製造技術創新中心等6個(ge) 項目。各單位將發揮優(you) 勢和資源,打通“理論+實踐”的完整鏈路,推動產(chan) 教深度融合,促進校企聯動發展,打造校企合作典範。(長沙航空職業(ye) 技術學院供稿 作者:趙常霖 劉姣瑤 劉嫄)
注:此文屬於(yu) 光明網登載的商業(ye) 信息,文章內(nei) 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jin) 供參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