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20歲”浙江麗水攝影 芳華正茂

發布時間:2023-11-07 10:3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麗(li) 水11月6日電(記者 邵燕飛 林波)作為(wei) 華東(dong) 地區最大的梯田群,一張張盡顯梯田美麗(li) 的攝影作品讓擁有千層梯田、千米落差、千年曆史的雲(yun) 和梯田成功享譽全世界;展現原汁原味甌江帆影的作品《河流之上》獲得了首屆錫耶納國際攝影獎總冠軍(jun) 桂冠……一張張照片記錄了浙江麗(li) 水的發展,也促成了麗(li) 水的蝶變。

  “不僅(jin) 要曬風景,更要曬文化。”20年來,在綠水青山的“背景板”中,麗(li) 水以文化底蘊為(wei) 創意畫筆,通過麗(li) 水攝影節這一平台,用鏡頭隔空傳(chuan) 遞文化味,刷新出綠色發展的新路徑。

  守住鄉(xiang) 村文化的根

  在鬆陽縣海拔850多米山崗上的陳家鋪村,通過保留傳(chuan) 統村落的基本形態和肌理,引入先鋒書(shu) 店等品牌,植入咖啡吧、書(shu) 吧、茶社等新業(ye) 態,帶動近百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創業(ye) 、就業(ye) 。

  “正是保留了傳(chuan) 統文化味,讓陳家鋪村一躍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該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鮑朝火表示,從(cong) 交通不便、房屋隨時坍塌的“無人村”到如今攝影愛好者心向往之的鄉(xiang) 愁地,保持原汁原味的山村農(nong) 耕文化是該村成功出圈的秘籍。

  鮑朝火說:“以前大家愛拿著‘長槍短炮’過來拍攝,現在進入手機時代,人人都是攝影師。”

  天生麗(li) 質的山水風光、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讓麗(li) 水“顏值”和“氣質”俱佳,深得海內(nei) 外攝影家和遊客厚愛,而麗(li) 水也正通過攝影,發現美好、分享美好、共創美好。

  自2004年開始,麗(li) 水攝影節已持續舉(ju) 辦十屆,每屆攝影節都吸引了國內(nei) 外上萬(wan) 名攝影藝術家、專(zhuan) 家學者、攝影愛好者參與(yu) ,創下國內(nei) 攝影節多個(ge) 曆史之最,成為(wei) 世界知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攝影節。

  而以陳家鋪村為(wei) 代表的麗(li) 水鄉(xiang) 村,正成為(wei) 攝影愛好者的打卡地。

  “八百裏甌江最美在麗(li) 水。”在雲(yun) 和縣崇頭鎮副鎮長季國林看來,攝影的魅力在於(yu) 發現美,以及美背後的文化味。

  “攝影師就像發現美的‘墾荒者’,為(wei) 了一張照片,他們(men) 可以半夜起來蹲點,這種攝影精神值得欽佩。”季國林表示,也正是因為(wei) 有這批攝影師的大力支持,雲(yun) 和乃至麗(li) 水的美通過一張張照片隔空傳(chuan) 遞,吸引更多的人到這裏。

  季國林說:“我們(men) 要做的就是將‘美’建設好,傳(chuan) 承文化的根,打好基礎服務大家,讓來的人不再‘墾荒’,而是享受自然美與(yu) 人文美。”

  20年來,“一張藍圖繪到底”,麗(li) 水攝影不斷茁壯成長,成為(wei) 麗(li) 水一張閃亮的文化“金名片”,也打響了麗(li) 水攝影文化品牌。

  吸引多元力量“回歸”

  陳家鋪村“春曉”民宿主鮑培鈞是一位“90後”,也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2023年初,他從(cong) 杭州返回村裏創辦民宿。

  走進“春曉”民宿,青山環繞下的老房子頗有遺世獨立之感,在雲(yun) 霧的加持下,讓人仿佛置身於(yu) 仙境。青山、竹海、山穀……每個(ge) 房間都有不同的視角,可以近距離感受濃鬱的鄉(xiang) 野風。

  “鄉(xiang) 村也有大發展,特別是我們(men) 村裏的‘綠水青山’,越來越受到各地朋友的青睞。”鮑培鈞告訴記者,在網絡時代,“美”是一種情感共鳴,“感謝攝影愛好者們(men) 將拍攝的美景分享到網絡上,以此吸引遊客紛至遝來,帶動了我們(men) 鄉(xiang) 村民宿業(ye) 的發展。”

  20年來,通過麗(li) 水攝影節搭建的廣闊舞台,麗(li) 水吸引了一批年輕力量回歸。

  鬆陽縣攝影家協會(hui) 名譽主席毛進軍(jun) 見證了麗(li) 水“光影20年”的變遷。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在他的鏡頭裏,也清晰記錄了麗(li) 水20年的故事。

  迎著朝陽,在綠樹掩映的蜿蜒山道上,村民們(men) 挑著當地特產(chan) 高山蘿卜“出山”售賣……這張名為(wei) 《出山》的照片,由麗(li) 水攝影家吳品禾拍攝於(yu) 鬆陽縣四都鄉(xiang) 榔樹村,曾獲得奧地利超級國際攝影沙龍銅牌獎。

  “因其背後濃鬱的麗(li) 水農(nong) 耕文化,這張照片成功‘出圈’。”毛進軍(jun) 表示,《出山》是眾(zhong) 多麗(li) 水攝影作品中的其中一張,“不僅(jin) 僅(jin) 是本地攝影師,越來越多的海外攝影師也在這裏尋找到了‘詩和遠方’。”

  智利攝影師Pablo Zuleta Zahr就是其中一位深愛麗(li) 水的人。在2015年的麗(li) 水攝影節上,他被授予了這屆攝影節的優(you) 秀藝術家。同時,麗(li) 水對他的作品進行了一次完整展出,讓他一直銘記在心。

  在此後的時間裏,Pablo Zuleta Zahr一直在環遊世界,拍攝作品,並期許這些作品能夠再次回到“夢想”開始的地方,“我希望將拍攝的世界各個(ge) 廣場的攝影作品,都擺上麗(li) 水攝影節的舞台,讓每一個(ge) 世界攝影人,都能找到自己國家的廣場。”

  吸引多元力量“加盟”,這是走過20年光陰的麗(li) 水攝影節的目標之一。

  記者了解到,經2023麗(li) 水攝影節組委會(hui) 統計,本屆攝影節自由報名投稿作品再創新高,共收到全球63個(ge) 國家和地區、182家組織機構、124所高校、10391名攝影師和策展人報名參展,報名展覽數量5117個(ge) 、作品數量45865幅,參展機構和專(zhuan) 業(ye) 高校報名數量創新高,成為(wei) 曆年來國際參與(yu) 度最高、報名作品數量最多的一屆攝影節。

  以“數”謀新20年“再出發”

  誠然,攝影是人類進入現代工業(ye) 文明,科技與(yu) 藝術的共同產(chan) 物,是跨越國界的藝術語言和國際傳(chuan) 播手段。

  數字時代,日常生活與(yu) 影像之間深度互聯,攝影從(cong) 專(zhuan) 業(ye) 走向大眾(zhong) ,從(cong) 事業(ye) 走向產(chan) 業(ye) ,從(cong) 傳(chuan) 統走向數字,成為(wei) 滿足民眾(zhong) 共同富裕美好生活需要,展示“重要窗口”的重要媒介。

  在“十四五”規劃描繪了“建設數字中國”的藍圖背景下,展望未來,麗(li) 水如何借用數字手段,用鏡頭更好地傳(chuan) 遞文化味?

  2023麗(li) 水攝影節組委會(hui) 辦公室主任王培權受訪時表示,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必須堅持鞏固麗(li) 水攝影文化發展優(you) 勢,集聚攝影優(you) 質要素,建立完善攝影體(ti) 係,在藝術創作、產(chan) 業(ye) 發展、數字應用、人才培養(yang) 各方麵引領全國、示範國際,“確立國際學術製高點,創新發展攝影產(chan) 業(ye) ,構建完整數字影像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回首過去20年,首屆麗(li) 水攝影節讓地處浙西南的麗(li) 水因攝影而聲名鵲起,享譽全國;2011麗(li) 水攝影節首次組織專(zhuan) 家見麵會(hui) ;2013麗(li) 水攝影節提出了“首展製”;2015年,麗(li) 水攝影節被國務院確定為(wei) 國內(nei) 唯一一家以“攝影節”命名的攝影主題節慶活動;2021麗(li) 水攝影節,三維數字展廳成為(wei) 數字化的“代表作”,隨時隨地向全球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師開放重要展覽……20年來,麗(li) 水借助麗(li) 水攝影節,吸引全球目光,麗(li) 水攝影文化“朋友圈”也越變越大。

  此外,自2013年起,麗(li) 水攝影節呈現出學術主導與(yu) 大眾(zhong) 參與(yu) 兼容並包的形態,尤其是在2015年,巴西著名紀實攝影師、攝影記者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受邀請出席了首屆國際攝影研討會(hui) ,並在攝影節上舉(ju) 辦了場聽眾(zhong) “爆滿”的講座。

  如今,在世界攝影人、策展人眼中,麗(li) 水攝影節與(yu) 時俱進,正朝著國際性、學術性、群眾(zhong) 性、品牌性的方向不斷邁進。

  11月6日,2023麗(li) 水攝影節正式舉(ju) 行。20年如何“再出發”?

  本屆攝影節確定主題為(wei) “影像匯見可能”,重點圍繞“高度”“深度”“廣度”“融合度”四個(ge) “度”展開。

  特別是在增強融合度上,本屆攝影節進一步加強了攝影的跨圈融合,聯合全國行業(ye) 協會(hui) 共同組織展覽展示、行業(ye) 交流、合作簽約等活動,同時圍繞攝影與(yu) 科技融合、攝影與(yu) 產(chan) 業(ye) 融合、攝影與(yu) 大眾(zhong) 融合策劃藝術展覽、影像產(chan) 品博覽會(hui) 、文旅體(ti) 驗活動,深度轉化跨界融合效應。

  一張照片,不僅(jin) 是一幅圖片,更是一個(ge) 故事,記錄城市變化,匯聚生活萬(wan) 象。20年“再出發”,麗(li) 水攝影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底氣,也將書(shu) 寫(xie) 著別樣的發展故事。(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