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正成為支撐經濟回升向好的主要拉動力
日前發布的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三季度宏觀政策報告顯示,三季度,我國城鎮居民當季消費傾(qing) 向(居民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為(wei) 65.1%,已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對於(yu) 四季度的消費前景,不少專(zhuan) 家表示,服務消費潛力將繼續釋放。
——————————
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恢複向好的態勢,正為(wei) 全年5%左右經濟預期目標的完成帶來信心。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913027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5.2%。據初步測算,四季度GDP隻要同比增長4.4%以上,就可以完成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
“尤其是從(cong) 三季度的情況來看,經濟恢複向好總體(ti) 回升的態勢更趨明顯,多個(ge) 領域、多項指標都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此前的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3.2%,其中,三季度貢獻率達到94.8%,拉動GDP增長4.6個(ge) 百分點。
消費正成為(wei) 支撐經濟回升向好的主要拉動力。日前發布的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三季度宏觀政策報告顯示,三季度,我國城鎮居民當季消費傾(qing) 向(居民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為(wei) 65.1%,已回到疫情前的水平。與(yu) 上半年相比,消費傾(qing) 向低迷已不再是消費不振的主要原因,接下來消費的改善程度主要取決(jue) 於(yu)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變化。
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在當天的發布會(hui) 上分析說,疫情過後,消費場景限製對消費的製約消失,短期內(nei) 恢複消費增長的最重要依托在於(yu) 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廣義(yi) 信貸增長,帶動全社會(hui) 金融資產(chan) 增長,讓居民、企業(ye) 和政府口袋裏有錢;二是給定居民、企業(ye) 和政府持有的金融資產(chan) ,提高消費和投資的支出傾(qing) 向。
“考慮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社會(hui) 總收入中的比重相對穩定,做到以上兩(liang) 點,才能通過提高總支出提高總收入,進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在張斌看來,無論是降低政策利率還是提高公共部門舉(ju) 債(zhai) 和公共部門支出水平,都能有效地提高廣義(yi) 信貸增速和支出比例,進而提高消費增速。
關(guan) 於(yu) 消費增速下降的原因,張斌將其分解為(wei)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和消費傾(qing) 向下降。“我們(men) 現在麵對的情況是收入越下降,大家越不敢花錢。”張斌認為(wei) ,居民消費傾(qing) 向下降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就業(ye) 壓力增加、收入增速放緩等。“當前我國消費增長的主要製約因素在於(yu) 需求,而不在於(yu) 供給。”
中國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郭凱也列舉(ju) 了一些影響消費的因素,包括當期收入水平、未來收入預期、收入預期的確定性、宏觀價(jia) 格走勢、利率水平以及供給能力。
“這六大因素大部分都是需求側(ce) 的因素,隻有一個(ge) 為(wei) 供給側(ce) 因素。”郭凱認為(wei) ,在理清上述影響消費因素的基礎上,我國政策應當在互不矛盾的情況下直接瞄準上述因素,增加居民當期收入和未來預期收入,為(wei) 居民未來的收入預期提供確定性。此外,還需設定適度的利率水平,並提高服務業(ye) 的供給水平。
對於(yu) 當下較為(wei) 盛行的三類政策建議,即直接發放現金補貼、發放消費券、進行基礎設施投資,郭凱認為(wei) 還存在討論空間。“消費券的發放未必能帶來新的消費,效果可能有限。”他分析稱,在當前收入和未來預期收入不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消費券的作用僅(jin) 僅(jin) 相當於(yu) 折扣,它能夠改變消費的時點,但未必能改變消費總量。
CF40學術委員、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則注意到,消費活動正在自發地恢複,這種自發恢複看起來是可持續的。“隨著四季度政府進一步支持性政策的落地,這對經濟的恢複無疑會(hui) 起到進一步的支持作用。”他結合“疤痕效應”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疤痕效應”逐漸消退,經濟活動也開始恢複,且小城市的“疤痕效應”較小,恢複得更快。“在這個(ge) 意義(yi) 上,宏觀經濟政策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采取緊縮性政策。”高善文說。所謂“疤痕效應”是指過去遭受創傷(shang) ,即使傷(shang) 口愈合,仍然會(hui) 對人的心理和外界認知等產(chan) 生影響。經濟學家認為(wei) ,疫情客觀上會(hui) 對經濟、人類心理以及其他方麵產(chan) 生一定影響,形成“疤痕效應”。
對於(yu) 四季度的消費前景,不少專(zhuan) 家表示,服務消費潛力將繼續釋放。“從(cong) 短期看,今年四季度消費的高增長態勢會(hui) 延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yu) 發展研究院教授張傑認為(wei) ,當前我國消費主要分兩(liang) 個(ge) 部分:一部分是新型的服務消費,例如文化娛樂(le) 、餐飲服務等,這些數據近期的表現都很好,另一部分是對大件商品的消費,這一部分實際上占的份額更大,但目前還處於(yu) 相對偏中低的水平。“接下來,隻有當這兩(liang) 部分同時增長起來,才能夠把我國消費支撐在一個(ge) 比較高位的水平。”張傑說。
“從(cong) 前三季度情況來看,無論是生產(chan) 還是需求,無論從(cong) 實體(ti) 經濟預期,還是從(cong) 實體(ti) 經濟經營狀況來看,都在恢複向好,經濟運行是有慣性的,我們(men) 相信四季度還會(hui) 繼續保持企穩回升態勢。”盛來運表示,前期出台的一係列穩增長的政策措施效果將繼續顯現。他尤其提到去年四季度受疫情影響,消費相關(guan) 指標基數偏低。比如,去年四季度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7%,基數效應有利於(yu) 消費數據改善。
與(yu) 此同時,盛來運也強調了培育消費能力的重要性。他說,要繼續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持續提升居民收入,確保消費基礎作用和規模優(you) 勢能夠得到更大發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雲(yun)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