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20年來發生曆史性變革取得標誌性成果:數字浙江,“網”事很精彩

發布時間:2023-11-08 15:51:00來源: 潮新聞

  發展路徑的選擇,從(cong) 來不是偶然的。它往往穿越時空,指引未來。

  2003年1月16日,新落成的浙江省人民大會(hui) 堂內(nei) ,省十屆人大一次會(hui) 議開幕。省委書(shu) 記、代省長習(xi) 近平同誌作政府工作報告。

  “數字浙江是全麵推進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ye) 化的基礎性工程……”政府工作報告中,全麵闡述了“數字浙江”的構想,浙江由此進入數字化建設的新賽道。習(xi) 近平同誌作出的一係列部署,鳴響了“數字浙江”的發令槍,指引浙江率先開啟數字化發展的先行探索。

  20年來,浙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持續推動“數字浙江”建設發生曆史性變革、取得標誌性成果。

  經濟增長主引擎

   錢塘江上,手持“薪火”的數字火炬手“弄潮兒(er) ”,踏著滾滾錢江潮,伴著錢江兩(liang) 岸的璀璨燈光,朝著杭州亞(ya) 運會(hui) 主場館“大蓮花”奔去,最終點燃亞(ya) 運會(hui) 主火炬。

  前不久,杭州亞(ya) 運會(hui) 上這一幕,驚豔全球。除了數字火炬手,大型綜合性運動會(hui) 首個(ge) 元宇宙平台、首創性推出電子身份注冊(ce) 卡、首次探索使用5.5G新技術、首個(ge) “雲(yun) 上亞(ya) 運會(hui) ”、首次全麵應用雲(yun) 轉播技術……本屆亞(ya) 運會(hui) 上,“數字”元素滿滿。

  可以說,這是浙江數字經濟的最新應用,驚豔而生動。

  杭州是講述“數字浙江”建設繞不開的城市。2003年4月28日在杭州調研時,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天堂”杭州刷新了內(nei) 涵:過去是“風景天堂”“西湖天堂”,下一步是“矽穀天堂”“高科技天堂”。20年前已起步的“數字浙江”,在此次杭州亞(ya) 運會(hui) 上得到了精彩驗證。

  對浙江而言,“數字浙江”拉開了浙江經濟新的發展格局,啟動了浙江經濟發展的主引擎。

  在這裏,數實融合層層遞進。

  恰如“曆次工業(ye) 革命,都是從(cong) 車間開始的”,浙江製造車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位於(yu) 嘉興(xing) 桐鄉(xiang) 的新鳳鳴5G工廠,各種智能機器人在生產(chan) 線上扮演重要角色。有了機器“工人”的協助,該工廠人均年產(chan) 量可達800噸,是行業(ye) 平均水平的兩(liang) 倍。“記得首屆烏(wu) 鎮峰會(hui) 時,各類數字智能技術剛起步,有的甚至隻是一個(ge) 概念。如今,不少已成為(wei) 製造企業(ye) 的標配,比如5G技術、人工智能等。”新鳳鳴集團未來工廠經理楊忠傑說。

  從(cong) “機器換人”到智能化改造提升,再到“未來工廠”+“產(chan) 業(ye) 大腦”,在一輪又一輪數字技術迭代的加持下,浙江的製造工廠、車間越來越聰明。數據顯示,截至當前,浙江建成未來工廠52家,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601家,浙江產(chan) 業(ye) 數字化水平已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

  在這裏,數字產(chan) 業(ye) 聚鏈成群。

  在數字經濟土壤肥沃的杭州高新區(濱江),一座“中國數穀”正在加速向前邁進。這裏集聚了以海康威視、浙江大華、宇視科技等數字安防龍頭為(wei) 核心的智能物聯產(chan) 業(ye) 集群,成為(wei) 浙江正全力打造的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之一。

  與(yu) 此同時,圍繞建成世界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群總目標,浙江正對智能物聯、高端軟件、集成電路、智能光伏等千億(yi) 級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實施“一群一策”。同時,積極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光芯片、未來網絡、第三代半導體(ti) 等“新星”產(chan) 業(ye) 集群和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

  今年1至9月,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集群規模達10699億(yi) 元,同比增長8.7%,其中高端軟件、集成電路、智能光伏3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營收分別同比增長8.3%、9.1%和29.8%。

  在這裏,數字經濟日新月異。

  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從(cong) 2014年的2854億(yi) 元增加到2022年的8977億(yi) 元,年均增速13.6%,是同期GDP增速的兩(liang) 倍以上。今年1至9月,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達7361.4億(yi) 元,同比增長10.2%,高出去年同期3.5個(ge) 百分點,拉動GDP增長1個(ge) 百分點。

  截至目前,浙江30.7%的高新技術企業(ye) 、27.1%的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都屬於(yu) 數字經濟領域,浙江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0%、居全國各省區第一。數字經濟已成為(wei) 浙江搶占產(chan) 業(ye) 新賽道、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最重要力量。

  “20年沉澱,為(wei) 浙江推動數字經濟為(wei) 核心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接下來,浙江將圍繞打造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強省總目標,努力培育建設世界級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浙江省經信廳副廳長厲敏表示。

  創業(ye) 創新主陣地

  11月初的杭州雲(yun) 棲小鎮,和天氣一樣火熱的,是蓬勃湧動的數字人才。曆經八載,今年雲(yun) 棲大會(hui) 的參會(hui) 者已從(cong) 最初的2萬(wan) 多人增至8萬(wan) 餘(yu) 人。

  雲(yun) 棲魅力不減,源於(yu) 其始終根植於(yu) 浙江數字經濟這片創業(ye) 創新的黑土地。

  20年來,浙江持續厚植這片黑土地,使數字經濟成為(wei) 浙江一張閃亮的金名片。

  一批批數字人才向這裏加速集聚。

  22年前,當海康威視誕生於(yu) 杭州時,它的創始團隊是28名技術人才。而今雄踞全球視頻監控領域第一的海康,擁有員工超過3萬(wan) 人,絕大部分是數字領域的技術人才。

  從(cong) 28人到3萬(wan) 餘(yu) 人,這是一家浙江數字企業(ye) 的成長壯大史,也是浙江吸引數字人才的縮影。持續擦亮數字經濟金名片、持續大力培育數字經濟主體(ti) ,使得浙江成為(wei) 數字經濟領域人才的匯聚地。

  今年以來,浙江新增數字經濟領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451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15306家。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創新主體(ti) ,靠的正是充沛的數字人才資源作支撐。而創新主體(ti) 的層出不窮,又將吸引更多數字人才來到浙江創新創業(ye) 。

  為(wei) 了支撐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浙江計劃到2027年實現數字技能培訓累計達100萬(wan) 人次以上,數字高技能人才總量達25萬(wan) 人以上,把浙江打造成為(wei) 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數字技能人才集聚地。

  一批批數字應用在這裏率先誕生。

  這些年,從(cong) 電子商務平台到直播帶貨;從(cong) 線上消費到移動支付;從(cong) 區塊鏈到元宇宙;從(cong) 雲(yun) 計算大數據到AI人工智能……最新最熱的數字應用場景,總會(hui) 在這裏率先誕生。這些年來,圍繞數字經濟的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在浙江層出不窮。

  當前,浙江大力支持企業(ye) 開展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目前已推進264項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阿裏雲(yun) 通義(yi) 千問、網易玉言、新華三百業(ye) 靈犀、幻方量化的深度求索、實在智能的塔斯、宇視科技的梧桐、浙大“TableGPT”等大模型加快落地應用。

  一項項領先數字科技在這裏被一舉(ju) 攻克。

  在電影《阿凡達》中,雙腿癱瘓的美國前海軍(jun) 陸戰隊成員傑克,在先進的腦機接口技術的幫助下重新站立,成為(wei) 行動自如的阿凡達。電影中的這一幕,正在接近現實。前不久,李強總理視察的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正是研究“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通過技術讓大腦和機器建立連接,實現信息交互,從(cong) 而為(wei) 殘疾人康複提供解決(jue) 方案。

  以科技創新引領數字經濟長足進步,是浙江20年來一以貫之的做法。從(cong) 引進華為(wei) 公司,到打造城西科創大走廊,再到之江實驗室的成立,圍繞數字經濟領域,浙江不斷鍛造數字經濟創新策源地。

  如今,新一代“百億(yi) 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飛秒激光誘導複雜體(ti) 係微納結構新機製等34項硬核科技成果先後在這裏誕生。同時,浙江數字經濟領域進口替代成果達234項。

  富民惠民主跑道

  嘉興(xing) 桐鄉(xiang) 的桐信種苗未來農(nong) 場裏,65歲的張如鳳坐在智能嫁接機前,嫻熟地嫁接番茄苗。借助機器,她每天能嫁接苗種3000株,這是她以前戴著頭燈和老花鏡,埋頭苦幹一天一夜也完不成的數量。

  龍遊溪口未來社區村民劉樹立,經常會(hui) 去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看書(shu) ,這裏24小時開放、村民刷臉進門。作為(wei) 浙江首個(ge) 鄉(xiang) 村未來社區,這裏還有共享菜園、共享食堂、共享禮堂、智慧運動場等多個(ge) “來自未來”的場館,當地群眾(zhong) 衣食住行等方方麵麵正在發生改變。

  麗(li) 水市民徐蕾在手機上申請租房提取公積金,幾秒鍾後資金就到賬了,而以往她要專(zhuan) 門請半天假去辦理。徐蕾體(ti) 驗的“智能秒辦”背後,是浙江已實現涵蓋公積金、醫保社保、教育就業(ye) 等八大領域上百個(ge) 高頻事項。

  ……

  數字化,浙江人對此再熟悉不過。從(cong) “最多跑一次”到數字化轉型、再到數字化改革,互聯網已如江南煙雨般,浸潤浙江千家萬(wan) 戶的日常生活和省域社會(hui) 治理的方方麵麵。

  在浙江,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日益健全。

  猶記得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期間,在烏(wu) 鎮居家養(yang) 老服務照料中心,40多位老人圍站屏幕前,通過視頻通話,與(yu) “互聯網之光”博覽會(hui) 的智慧烏(wu) 鎮展台進行了一次遠程互動,伴隨著他們(men) 燦爛的笑容,講述了被互聯網扮靚的老年生活。

  如今,烏(wu) 鎮已擁有1家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24家居家養(yang) 老服務照料中心,實現了烏(wu) 鎮所有村(社區)養(yang) 老服務全覆蓋,形成烏(wu) 鎮互聯網智慧養(yang) 老服務平台。

  擁有數字化改革和數字經濟先發優(you) 勢,浙江通過數字技術推動百姓美好生活:

  比如,浙裏民生“關(guan) 鍵小事”智能速辦應用,涵蓋了出生、入學、就業(ye) 、生活、救助和養(yang) 老等個(ge) 人全生命周期6個(ge) 階段50件“關(guan) 鍵小事”;

  “浙裏基本公共服務”應用,匯聚2.3億(yi) 條多維人口數據,14.66萬(wan) 個(ge) 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規模、服務能力,服務超1000萬(wan) 人次。

  在浙江,共同富裕的數字紅利充分釋放。

  起源於(yu) 衢州的“碳賬戶”走紅全國。對當地百姓來說,參與(yu) 垃圾回收、辦理線上政務、搭乘公共交通出行、節水節能等行為(wei) ,都會(hui) 轉化為(wei) 個(ge) 人碳賬戶中的碳積分。在“浙裏辦”和“雲(yun) 閃付”APP上,碳積分高的個(ge) 人碳賬戶,會(hui) 獲得金融機構的綠色授信——比如個(ge) 人貸款產(chan) 品利率最高可降低20個(ge) 基點。目前,衢州市個(ge) 人碳賬戶數量約215萬(wan) 個(ge) ,占常住人口數量的93%。

  此外,衢州還有工業(ye) 、能源、農(nong) 業(ye) (林業(ye) )、建築、交通碳賬戶。截至今年8月,這些碳賬戶覆蓋了2766家工業(ye) 企業(ye) 、1000家農(nong) 業(ye) 主體(ti) 、98家能源企業(ye) 、129家建築主體(ti) 。對居民來說,它是綠色生活的風向標;對企業(ye) 來說,它是節能降碳的指南針;對政府來說,它是區域發展的加速器。

  搶抓數字變革機遇,山區發展新空間正在打開。類似於(yu) 衢州“碳賬戶”這樣的數字場景還有很多。仙居“親(qin) 農(nong) 在線”平台,集成農(nong) 機購置補貼、農(nong) 技指導等服務,讓小農(nong) 戶搭上現代農(nong) 業(ye) “順風車”,激活楊梅、茶葉等山區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內(nei) 生動力。還有磐安“浙中藥”、龍泉“益林富農(nong) ”……

  數字技術架起了一座橋,當信息流、物流、人流在其上充分流通時,山區26縣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愈發暢通。2022年,浙江山區26縣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首次全部超過5億(yi) 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yu) 全省平均比穩步提高。

  在“數字浙江”,不僅(jin) 有美好生活,還有對未來更美好的期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