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黨的曆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
作者:陳祥健(福建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shu) 長、福建社會(hui) 科學院黨(dang) 組書(shu) 記)
近日召開的全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係統闡述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會(hui) 議指出,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men) 黨(dang) 的曆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必將進一步提振中國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激發全體(ti) 中華兒(er) 女滿懷信心走好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
1.秉持對馬克思主義(yi) 文化理論的篤信堅守,是對馬克思主義(yi) 文化理論的豐(feng) 富和發展
一切偉(wei) 大的實踐,都需要科學理論的正確指引。馬克思主義(yi) 是人類文明的優(you) 秀成果,是世界共產(chan) 主義(yi) 者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認為(wei) ,在不同的經濟和社會(hui) 環境中,人們(men) 生產(chan) 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設雖然決(jue) 定於(yu) 經濟基礎,但又對經濟基礎產(chan) 生反作用。先進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眾(zhong) 掌握,就會(hui) 轉化為(wei) 強大的物質力量;反之,落後的、錯誤的觀念如果不被破除,就會(hui) 成為(wei) 社會(hui) 發展進步的桎梏。馬克思主義(yi) 文化理論是馬克思主義(yi) 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開展文化建設的重要指導。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為(wei) 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在這個(ge) 曆史大潮中,一個(ge) 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勇擔民族複興(xing) 曆史大任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應運而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誕生之日起就義(yi) 無反顧地肩負起民族文化複興(xing) 的重任,並始終引領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百餘(yu) 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篤定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文化理論的指導,推動中國的、大眾(zhong) 的、先進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使之成為(wei) 引領和促進黨(dang) 在各個(ge) 曆史時期各項事業(ye) 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把文化建設納入“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著眼於(yu) 引領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發展,提出了一係列有關(guan) 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審議通過一係列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改革發展方麵的規劃和方案,在各地考察各類文化傳(chuan) 承發展項目並提出一係列要求,在多個(ge) 重大國際場合闡明對全球文化、文明發展和交流互鑒的一係列中國立場、中國方案。今年6月,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明確了文化建設方麵的“十四個(ge) 強調”,鮮明提出堅持黨(dang) 的文化領導權、深刻理解“兩(liang) 個(ge) 結合”、擔負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創新觀點,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大任務。近日召開的全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明確提出“七個(ge) 著力”的重要要求。
黨(dang) 的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持續加強對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xi) 、研究、宣傳(chuan) 、闡釋,深刻把握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義(yi) 、豐(feng) 富內(nei) 涵和實踐要求,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內(nei) 化轉化上下功夫,堅持學以致用,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深入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dang) 、教育人民這個(ge) 首要政治任務,圍繞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把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各項重要要求貫徹落實到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麵和全過程,確保落地見效,不斷開創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麵。
2.源於(yu) 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堅定自信,是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的光輝典範
任何一種思想理論隻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曆史文化沃土,才能煥發出強大生命力。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chuan) 、發展進步的精神支柱。馬克思主義(yi) 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具有高度契合性。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不僅(jin) 是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的必要條件,也是開辟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內(nei) 在要求,必將極大豐(feng) 富世界文明百花園。
文化興(xing) 國運興(xing) ,文化強民族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馬克思主義(yi) 的堅定信仰者和踐行者,也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百年壯闊曆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高度重視發掘、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動把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yi) 真理力量激活中華民族曆經幾千年創造的偉(wei) 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同時,馬克思主義(yi) 也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沃土中獲得豐(feng) 厚滋養(yang) ,不斷展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定曆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wei) 今用、推陳出新,把馬克思主義(yi) 思想精髓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等重大時代課題。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是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的光輝典範。在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不斷引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yi) 以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色,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新境界,推動中華文脈綿延繁盛、中華文明曆久彌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譜寫(xie)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華章。
一個(ge) 民族的複興(xing) 必將伴隨其文化的複興(xing) 。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加強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文化基因與(yu) 當代文化相適應、與(yu) 現代社會(hui) 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jia) 值的文化精神弘揚開來。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真理力量激活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取得新成就,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促進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繁榮發展,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3.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是新時代黨(dang) 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
偉(wei) 大時代需要偉(wei) 大理論,偉(wei) 大理論來源於(yu) 偉(wei) 大實踐。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各個(ge) 曆史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守正創新,遵循文化發展規律,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在推進治國理政實踐中,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並在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方麵開展了一係列生動實踐,在深化文化體(ti) 製機製改革、推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等方麵出台了一係列新規定新政策,實施了一係列新做法新舉(ju) 措,生成了一大批好經驗好做法,生動展現了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曆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的實踐邏輯。作為(wei) 新時代黨(dang) 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xing) 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國正處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時期,越是接近民族複興(xing) 越不會(hui) 一帆風順,越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麵臨(lin) 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要有新氣象新作為(wei) 。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為(wei) 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藍圖已就,使命在肩。我們(men) 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為(wei) 指導,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以更加係統宏闊的戰略部署、更加有力的創新舉(ju) 措,更好地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堅持黨(dang) 的領導與(yu) 堅持人民至上相統一,既堅決(jue) 貫徹黨(dang) 管宣傳(chuan) 、黨(dang) 管意識形態、黨(dang) 管媒體(ti) 原則,把做好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作為(wei) 重大政治責任扛在肩上,確保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文化建設的決(jue) 策部署落到實處,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堅持自信自立與(yu) 守正創新相統一,既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繁榮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又在不斷深化文化體(ti) 製機製改革、豐(feng) 富拓展現代文化內(nei) 容中推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繁榮發展,推動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實現新躍升。堅持問題導向與(yu) 目標導向相統一,既聚焦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險挑戰,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積極開展網上輿論鬥爭(zheng) ,又錨定建設文化強國目標,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凝聚起全社會(hui) 共同奮鬥的磅礴力量。堅持增強鬥爭(zheng) 本領和增強國際傳(chuan) 播能力相統一。既要在鬥爭(zheng) 實踐中增見識、練膽量、長本領,又要有胸懷天下的博大胸襟,加強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為(wei) 全球文明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9日 0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