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烏鎮到世界,“峰會效應”下數字經濟在浙江蓬勃發展

發布時間:2023-11-10 11:11: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嘉興(xing) 11月9日消息(記者 尚天宇)從(cong) 硬件製造到整車上路,從(cong) 院企合作到平台科創。2023年是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舉(ju) 辦的第十年,央廣網記者走進嘉興(xing) ,透過嘉興(xing) 這個(ge) 窗口,看十年來數字經濟在浙江的蓬勃發展。

  在烏(wu) 鎮峰會(hui) 電力場景運營服務中心(保電指揮中心),新投用的數字電網平台科技感十足,18個(ge) 變配電站所和各個(ge) 場館孿生成虛擬鏡像,指揮調度輕輕點擊即可直達“現場”。

  “通過智能巡檢機器人和無人機,對烏(wu) 鎮350公裏長的線路實現了全覆蓋,同時在地下安裝370多個(ge) 智慧地釘,在電纜井安裝60多個(ge) 智慧蓋板,來保障整體(ti) 的電力運營。”國網桐鄉(xiang) 市供電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巡檢機器人在巡檢過程中,會(hui) 收集電壓、電流、環境等數據進行回傳(chuan) ,後台分析進行故障研判,從(cong) 發現故障到故障隔離,再到非故障區域的賦電,最快隻需要40秒左右。

  “大到互聯網國際會(hui) 展中心、互聯網之光博覽中心兩(liang) 大場館,小到一座座配電房、一條條電纜,運行情況都能夠一覽無餘(yu) 。”數字電網平台如同一個(ge) “智慧能源大腦”,對電力保障涉及的各類數據進行匯總、整合、分析,實時可視化呈現大會(hui) 進程、電力運行、車輛物資、人員分布等多種信息,實現智能調度、高效指揮。

  數字化的浪潮下,烏(wu) 鎮的“智慧小鎮”在乘勢加快建成。

  “在智行烏(wu) 鎮智能駕駛艙,可以看到車位量、車流量、人流量、事故數四個(ge) 關(guan) 鍵的參數,針對烏(wu) 鎮的車流量和人流量的數據,我們(men) 通過中國移動的AI和大數據,應用到平台當中,基於(yu) 數據分析,提供輔助決(jue) 策。”在嘉興(xing) 市桐鄉(xiang) 市烏(wu) 鎮鎮行政執法指揮室的智行烏(wu) 鎮智能駕駛艙前,桐鄉(xiang) 移動政企部經理馮(feng) 錦挺向記者介紹。

  在實時預警通知版塊,可以清楚地看到實時的道路狀態,事件開始時間和事件預估結束時間精確到每分每秒,預警通知的詳情也清晰羅列。

  此外,“智行烏(wu) 鎮”還推出小程序應用,整合烏(wu) 鎮景區及鎮區超7000個(ge) 停車位信息,還有公交、公共電單車等公共交通資源,停車場、停車位、路線……各類信息一站在手。選擇“停車訂閱”功能,小程序就會(hui) 自動發送該停車場的實時信息到手機上。開啟“反向尋車”,拍照上傳(chuan) ,輕輕鬆鬆就能找到車輛定位。通過智行烏(wu) 鎮智能駕駛艙這顆中央大腦,鎮域泊位周轉率加快了,交通運行效率提高了,一個(ge) 小小的“窗口”互聯網,暢通了烏(wu) 鎮的交通網。

  人才+創新資源集聚,推動科技創新。構建76光子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突破傳(chuan) 統光纖振動傳(chuan) 感難以超過100公裏的限製、超導單光子探測器件(SSPD)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中科院上海微係統所超導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尤立星所帶領的團隊屢創佳績,前不久,他剛剛入選“2023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尤立星與(yu) 海歸博士張成俊聯手打造的賦同量子科技正位於(yu) 嘉善縣羅星街道中國歸穀智造小鎮。“嘉善縣羅星街道、歸穀園區和企業(ye) 三方共建博士後工作站,為(wei) 人才的引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張成俊說,近年來,賦同量子與(yu) 中科院上海微係統所等多所科研院校緊密合作,現在已經有10名博士在這裏工作,高層次人才的數目占比很高。

  以歸國留學人才為(wei) 創業(ye) 主體(ti) ,集“海歸之智”,創“智慧之眼”,以智能識別技術的產(chan) 業(ye) 化應用為(wei) 核心,聚焦人工智能和健康醫療兩(liang) 大產(chan) 業(ye) 領域,中國歸穀嘉善科技園加快打造“雙示範”建設。

  在嘉善縣祥符蕩創新中心,以田為(wei) 景、以水為(wei) 脈,這裏環湖布局浙大綠洲、研發總部、國際服務、未來數字、生態低碳、醫械智研、沉香共富七大創新組團,形成“七星伴月”格局,藍綠空間占比達到79.6%,致力於(yu) 構建全要素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和產(chan) 業(ye) 轉化鏈,全麵推進高端人才引育、創新資源集聚、科創產(chan) 業(ye) 發展,打造世界級的科創綠穀。

  目前,浙大綠洲組團,引入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占地1369畝(mu) ,是嘉興(xing) 曆史上最大的科創項目,將建設未來食品、未來健康、未來設計等實驗室,未來學院、工程師學院2個(ge) 高級學院,以及1個(ge) 國家大學科技園未來創新園,建成後將集聚近萬(wan) 名人才。

  嘉善複旦研究院則依托複旦大學集成電路全產(chan) 業(ye) 鏈學科優(you) 勢,開展高能級創新載體(ti) 建設、科研攻關(guan) 與(yu) 成果轉化、賦能本地產(chan) 業(ye) 升級、打造協同創新生態、助力數字化改革,該研究院首輪重點建設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浙江分中心,帶動區域創新生態發展,打造複旦大學人才資源、創新資源、產(chan) 業(ye) 資源與(yu) 浙江區域特色經濟精準對接的橋頭堡。

  吹風機、吸塵器、淨水機、洗地機……“通過智能化的芯片,可以在設備運行過程中記錄反饋數據,將科技和日常生活進行結合,真正讓智能家居走進生活,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高效。”嘉善複旦研究院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研究院正在探索將技術應用於(yu) 產(chan) 業(ye) 化,讓科技真正走入生活。

  該研究院聚焦集成電路領域,引進國內(nei) 外頂級專(zhuan) 家學者,組建一支凝聚優(you) 秀青年科研人員和創新管理人才的頂尖人才團隊,通過學科交叉融合、多單位聯合培養(yang) 推動人才引育工作,打造全球頂尖的集成電路人才匯聚高地。目前,研究院已引進高層次人才(含柔性)5位國家級人才,7位省級人才,在職員工中碩博人數達到45人。

  走進位於(yu) 南湖區的敏華未來汽車智慧產(chan) 業(ye) 園,前臉、外飾件、尾門等汽車配件一應俱全。

  基於(yu) 多年的行業(ye) 管理經驗和數字化轉型實踐,敏華把業(ye) 務從(cong) 生產(chan) 汽車零部件,拓展到為(wei) 該行業(ye) 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並成立敏雲(yun) 科技,目標引領汽車零配件行業(ye) 數字化轉型,打通產(chan) 業(ye) 數據平台,賦能產(chan) 業(ye) 數字化經濟建設。

  “現在工廠內(nei) 已經實現了物料輸送、生產(chan) 加工的全自動,隻靠機器就能完成整個(ge) 生產(chan) 裝配流程。”在產(chan) 業(ye) 園內(nei) 的黑燈工廠內(nei) ,機械臂正在來回不停地作業(ye) 著,敏實集團數字化轉型中心總經理鄒蘇明表示,希望把未來工廠的解決(jue) 方案帶到互聯網大會(hui) ,幫助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實現賦能升級。

  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在於(yu) 烏(wu) 鎮,不止於(yu) 烏(wu) 鎮。十年之約,從(cong) 烏(wu) 鎮走到桐鄉(xiang) ,“峰會(hui) 效應”,在嘉興(xing) 輻射浙江,加速產(chan) 業(ye) 升級和人才集聚,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的故事仍在繼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