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三詞讀懂世界互聯網之要義

發布時間:2023-11-10 11:11:00來源: 浙江宣傳

  這兩(liang) 天,全球互聯網再次進入“烏(wu) 鎮時間”。11月8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向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開幕式發表視頻致辭時指出,當今世界變亂(luan) 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如何解決(jue) 發展赤字、破解安全困境、加強文明互鑒,是我們(men) 共同麵臨(lin) 的時代課題。

  2014年至202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現場發表主旨演講1次、向大會(hui) 致賀信6次、致賀詞1次、發表視頻講話2次,連續10年以不同形式關(guan) 心大會(hui) 的舉(ju) 辦。這些講話、賀信賀詞中,始終貫穿著一個(ge) 理念主張——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

  筆者認為(wei) ,要更好理解“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繞不開三個(ge) 關(guan) 鍵詞——“發展”“安全”“文明”。今天,我們(men) 聚焦這三個(ge) 關(guan) 鍵詞,讀懂世界互聯網的昨天、今天與(yu) 明天。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視頻致辭中提出三點倡導,第一點就是,我們(men) 倡導發展優(you) 先,構建更加普惠繁榮的網絡空間。我們(men) 先來說第一個(ge) 關(guan) 鍵詞,“發展”。

  實際上,互聯網從(cong) 它誕生之日起就深刻改變了世界,以日新月異、一日千裏的發展勢頭迅速席卷全球。時至今日,全球50多億(yi) 網民的生產(chan) 生活與(yu) 之息息相關(guan) ,與(yu) 互聯網須臾不可分。

  不僅(jin) 如此,互聯網日益成為(wei) 推動發展的新動能,數字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中國、德國、日本、韓國等5個(ge) 世界主要國家的數字經濟總量為(wei) 31萬(wan) 億(yi) 美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為(wei) 58%,數字經濟規模增速高於(yu) GDP增速。

  然而,這隻是互聯網改變世界的一個(ge) 切麵,全球發展不平衡、不平等的格局並未因互聯網得到根本改變。當前,許多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發展難題亟待破解,如全球互聯網治理體(ti) 係正發生深刻變化,各國網絡合作麵臨(lin) 少數國家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的衝(chong) 擊。此外,數字鴻溝、數字治理赤字等問題也不少見。以兩(liang) 組數據來舉(ju) 例:

  其一,今年,以ChatGPT為(wei) 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風靡全球,許多人盤算著如何在這一大潮中吸金造富。但據美國《時代》周刊報道,為(wei) 了訓練ChatGPT,其開發公司OpenAI雇用了許多時薪不到2美元的外包肯尼亞(ya) 勞工進行數據標注。他們(men) 的海量工作是構建AI模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可他們(men) 卻又在被邊緣化、被遺忘。

  其二,截至2022年底,仍有9億(yi) 非洲人口未連接互聯網,非洲大地上互聯網使用成本仍然較高,互聯網基礎設施不完善,信息技術等落後。

  可見,象征平等、開放的互聯網並沒有普惠所有人,財富、年齡、地域、教育、製度等仍然構成了互聯網時代的鴻溝。因此,當互聯網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我們(men) 更要呼籲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讓更多國家和民眾(zhong) 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比如,進一步推動互聯網普及應用,推進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和互信互認機製;再比如,推動全球數字技術創新,應用發展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促進釋放更多發展動能與(yu) 紅利。

  

  第二個(ge) 關(guan) 鍵詞,“安全”。在視頻致辭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到,我們(men) 倡導安危與(yu) 共,構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網絡空間。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全球經濟韌性不足......多重危機疊加之下,人類再一次站在了何去何從(cong) 的十字路口。同時,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以網絡安全為(wei) 代表的非傳(chuan) 統安全問題越發突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視頻致辭中提到,互聯網日益成為(wei) “維護安全的新疆域”。去年烏(wu) 鎮峰會(hui) ,我們(men) 在《“第五疆域”如何打造命 運共同體(ti) 》中寫(xie) 道,網絡空間,是繼陸、海、空、外太空之後的“第五疆域”。在“第五疆域”中,人類麵臨(lin) 著不少困境與(yu) 挑戰。

  比如,網絡攻擊。當下,破壞網絡係統運行安全、信息內(nei) 容安全、信息通信與(yu) 傳(chuan) 播安全的行為(wei) 並不少見。在國際上,一些國家利用技術霸權向全球實施網絡攻擊,在網絡空間大行不義(yi) 之事,已不是稀罕事。2020年以來,丹麥媒體(ti) 就多次曝光,丹麥、瑞典、挪威、德國、法國、荷蘭(lan) 等歐洲國家的各國政要通話和短信內(nei) 容長期被監聽。

  比如,科技倫(lun) 理。科技進步和倫(lun) 理爭(zheng) 議如同一枚硬幣的兩(liang) 麵,技術進步在給人類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泄露、算法濫用、“大數據殺熟”等各類風險,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比如,網絡暴力。近年來,各國網暴事件屢屢發生,嚴(yan) 重破壞網絡生態、影響社會(hui) 安全,已成為(wei) 世界性治理難題。比如,有韓國女演員因網絡惡評而患上抑鬱症,選擇結束生命。在國內(nei) ,網絡暴力事件也時有上演。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社會(hui) 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攜起手來,共同破解網絡空間安全治理的全球性困境。為(wei) 此,中國舉(ju) 起全球化和多邊主義(yi) 的旗幟,通過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等平台,推動國際社會(hui) 共同探索完善人工智能倫(lun) 理準則、規範及問責機製等,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

  2015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開幕式上就提出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ti) 係變革的“四項原則”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的“五點主張”,倡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得到國際社會(hui) 廣泛認同和積極響應。此後,每屆大會(hui) 主題都包含了這一核心理念。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視頻致辭中提到,倡導文明互鑒,構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網絡空間。第三個(ge) 關(guan) 鍵詞就是“文明”。

  如今,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wei) 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加速演進,重塑著我們(men) 的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人類文明一腳邁進了一個(ge) 全新的空間。如何在網絡空間搭建化解矛盾衝(chong) 突、增進文明對話的新平台,成為(wei) 新的時代課題。

  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互聯網也成了衝(chong) 突對抗的“武器”。近日,以色列為(wei) 控製輿論,切斷了巴勒斯坦加沙城的網絡,導致加沙人民與(yu) 外界中斷了聯係。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人們(men) 對互聯網技術和數字文明走向的深思。

  需要看到的是,網絡霸權主義(yi) 已經構成了對世界和平與(yu) 發展新的威脅。如何平等相待、健全規則、共同治理,是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共同的呼聲。

  “命運共同”,是中國拿出的應對方案,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成為(wei) 打開人類文明的新方式。作為(wei) 文明互鑒的新平台,互聯網“新”在哪?在筆者看來,其最大意義(yi) 就在助力彌合人與(yu) 人之間、國與(yu) 國之間的鴻溝,以不同於(yu) 過去的文明交流形式,讓各種文化、文明於(yu) 競爭(zheng) 中發展,在共享中傳(chuan) 承,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美美與(yu) 共。

  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迎來第十年。十年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向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致賀詞時指出:“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hui) 越來越成為(wei)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ti) 。同時,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迫切需要國際社會(hui) 認真應對、謀求共治、實現共贏。”

  十年,倏忽而過。烏(wu) 鎮峰會(hui) 的十年,推動搭建平台、凝聚共識,豐(feng) 碩成果不斷湧現,致力於(yu) 源源不斷向全球貢獻中國智慧,讓全球互聯網發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韌性。

  十年,又是開始。互聯網既是人類文明的成果,也是人類走向未來的共同家園,我們(men) 需要像愛護地球一樣珍視它,因為(wei) 在浩蕩前行的信息革命時代,網絡空間有多大,人們(men) 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就有多遠。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