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數字鄉村建設讓這個小鎮科技範兒十足

發布時間:2023-11-10 15:24:00來源: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烏(wu) 鎮11月10日電 (記者 李華錫)很難想象,100畝(mu) 玉米和150多頭牛羊,僅(jin) 靠兩(liang) 位60歲的老人就可以照看過來,而且不用費多大力氣。

  今年60歲的吉亞(ya) ,是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鎮昂素嘎查(嘎查為(wei) 蒙古語,即漢語行政村)的牧民,他和老伴經營著牧場,原本需要四五個(ge) 勞動力幹的活兒(er) ,如今被“智慧養(yang) 殖”係統所取代,僅(jin) 僅(jin) 需要一個(ge) 人加一部手機就可以輕鬆操作,並且收入是“手工模式”的好幾倍,這得益於(yu) 當地的數字鄉(xiang) 村建設。

  為(wei) 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數字鄉(xiang) 村發展戰略綱要》,倡導動員社會(hui) 力量支持國家數字鄉(xiang) 村試點地區示範項目建設,2022年5月,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hui) 啟動數字鄉(xiang) 村聚力行動示範村建設公益項目,使用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hui) 信息化發展專(zhuan) 項基金2000萬(wan) 元資助建設10個(ge) 數字鄉(xiang) 村示範村,項目資金由螞蟻、騰訊等企業(ye) 定向捐贈。昂素嘎查就是數字鄉(xiang) 村示範村之一,並且經過一年的建設,頗具成效。

  “數字鄉(xiang) 村聚力行動示範村建設公益項目”宣傳(chuan) 片。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hui) 提供

  11月9日下午,在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數字減貧與(yu) 公益慈善論壇上,內(nei) 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王偉(wei) ,作為(wei) 數字鄉(xiang) 村示範村項目代表,以《數“聯”鄉(xiang) 村 智“惠”昂素》為(wei) 題,分享了昂素嘎查打造數字鄉(xiang) 村的故事。

  近年來,他作為(wei) 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最直接的參與(yu) 者和行動者,見證了當地從(cong) 傳(chuan) 統鄉(xiang) 村轉向數字鄉(xiang) 村的發展進程。

  要致富,先通網

  昂素嘎查所在的昂素鎮屬於(yu) 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土地總麵積1.218萬(wan) 平方公裏,常住人口10萬(wan) 人,昂素鎮戶均草牧場麵積可達1700多畝(mu) ,地廣人稀是最典型的特征。

  都說要致富,先修路,昂素鎮的做法是要致富,先通網。孟克巴雅爾是昂素鎮昂素嘎查牧民,家中幾代人都以放牧業(ye) 為(wei) 生。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孟克巴雅爾遇到了幾位外地遊客,並招呼他們(men) 在家中用餐。遊客離開後給他介紹了一批批遊客,看到商機的他在當地辦起了草原牧家樂(le) 接待點。

  遊客多了,雖然掙了一些錢,但讓孟克巴雅爾苦惱的事情接踵而來。由於(yu) 家裏隻有他和妻子兩(liang) 人,招待遊客忙起來連喂牲口的時間都沒有。草原上手機信號不穩定,牧家樂(le) 裏也沒有無線網,這大大影響了遊客的體(ti) 驗。

  不久後,當地實施了“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通過配置無線WIFI設備,解決(jue) 了網絡和信號問題。孟克巴雅爾皺著的眉頭終於(yu) 舒展開來。

  王偉(wei) 介紹說,近年來,昂素鎮全力加大農(nong) 村牧區基礎通信設施建設力度,積極爭(zheng) 取5G基站建設,整村推進光纖寬帶入戶項目,並在此基礎上實施了智慧農(nong) 牧業(ye) 、智能道路監控、數字鄉(xiang) 村公共服務平台等惠民服務工程建設,實現城鎮核心區域Wi-Fi和行政村光纖寬帶家庭普及率100%。

  走進昂素鎮,隨處可見矗立在鄉(xiang) 間小道的一個(ge) 個(ge) “千裏眼”;走進農(nong) 牧民家裏,可以看到連接農(nong) 牧民的一條條千兆光纖;來到牧區旅遊景點,也可以體(ti) 驗覆蓋廣泛的優(you) 質網絡……

  “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在我鎮逐漸普及,讓越來越多的農(nong) 牧民家庭發生‘蛻變’,成功助力我們(men) ‘肉羊強鎮’變身新時代‘網絡小鎮’。”王偉(wei) 說。

  因地製宜開發“智慧養(yang) 殖”係統

  網絡的問題解決(jue) 後,擺在昂素鎮昂素嘎查數字鄉(xiang) 村發展麵前的另一大障礙就是信息技術短缺。

  過去,農(nong) 牧戶出行,遇到網圍欄門需要下車手動打開,待車輛通過後再手動關(guan) 閉,“這樣很費時間,而且容易牛羊跟著一起跑出圍欄。”

  同時,在冬天給牛羊喂水,很多時候水還沒有被牛羊喝到,就已經在水槽裏結成了冰,牛羊的喂養(yang) 問題也遇到困難。

  王偉(wei) 說,在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hui) 給予了200萬(wan) 元補貼資金後,昂素鎮發動當地的能工巧匠和網絡人才,研發出了一套集預警報警、生產(chan) 管理、專(zhuan) 家在線診斷、智能控製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智慧養(yang) 殖”係統,而且獲得了發明專(zhuan) 利。

  孟克巴雅爾是最早一批用上“智慧養(yang) 殖”係統的農(nong) 牧民。他安裝了太陽能供電的牛羊自動飲水係統和全自動智能感應網圍欄,自動飲水係統隻要有牛羊靠近就會(hui) 自動續滿水,牛羊離開後自動停止出水;智能網圍欄能智能感應車輛自動開啟,防止牛羊隨意出入。由於(yu) 信息技術短缺導致的車輛出入和牛羊飲水問題逐漸得到解決(jue) 。

  吉亞(ya) 和老伴也是“智慧養(yang) 殖”係統的受益者,作為(wei) 鄂托克前旗昂素鎮現代化養(yang) 殖示範戶,他們(men) 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牛羊草料喂養(yang) 、給水、噴淋消毒、棚圈通風加濕和糞便智能清理等遠程操作。

  “之前每天都要來牧場,現在幾天或者十幾天來一次。”吉亞(ya) 說,安裝在牧場裏的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著幾百隻牛羊的一舉(ju) 一動,在手機裏就可以遠程查看並操控牧場設備,完成畜群養(yang) 殖、圈舍情況遠程監控和棚圈環境的自動調節。

  吉亞(ya) 也為(wei) 家裏的草場接入了“草原電子眼”係統,係統依托在草原高處安裝的三個(ge) 太陽能供電的高清攝像頭進行拍攝,通過網橋將視頻傳(chuan) 回家中的設備儲(chu) 存並轉送在手機上,在專(zhuan) 門的手機APP上就能實時查看牛羊的情況。該係統還能通過手機調整鏡頭方向、遠近,從(cong) 各個(ge) 角度查看五公裏以內(nei) 草場上的牛羊,同時還能動態監測草原植被覆蓋度、牧草長勢和生產(chan) 力變化情況,以及防範森林火災的發生。

  王偉(wei) 說,自從(cong) 得到項目支持,牧場數字化設備升級的步伐明顯加快了。通過數字技術在農(nong) 牧業(ye) 中的廣泛應用,農(nong) 牧民能夠精確獲取植被長勢、牲畜活動、圈舍環境等情況,從(cong) 而根據實時數據進行精準決(jue) 策和行動,大幅度提升生產(chan) 效率,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看到和嚐到數字化、智能化的甜頭。

  同時,昂素鎮昂素嘎查還利用數字管理促進生產(chan) 經營智能化。隨著現代化養(yang) 殖棚圈、網圍欄智能自動門、草原電子眼等數字化設備的不斷普及,昂素鎮智慧農(nong) 場、數字牧場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在生產(chan) 管理上,實現了遠程查看牲畜情況、隨時監測圈舍環境、動態追蹤健康狀況和精準預測生長趨勢。

  繼續努力覆蓋剩下的三分之二

  經過一年的發展,現在的昂素嘎查,不論是幾千畝(mu) 草原,還是幾百隻羊幾十頭牛,都不再需要太多的勞動力,隻需要通過一部手機,即可遠程查看操作。

  “自動化機械作業(ye) 不僅(jin) 讓農(nong) 牧戶解放雙手,實現畜牧生產(chan) 實時監測、遠程監管,還極大地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為(wei) 畜牧業(ye) 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王偉(wei) 說。

  由於(yu) 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的賦能,一年來,王偉(wei) 直觀感受到牧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改善。一方麵農(nong) 牧民的收入有了提高,有的甚至翻了好幾倍。同時,勞動效率也有了提升,進而帶動了農(nong) 民的幸福指數增高。

  目前,位於(yu) 昂素鎮的數字鄉(xiang) 村示範村昂素嘎查有107戶牧民,“智慧養(yang) 殖”係統覆蓋到了30多戶。此後的時間裏,王偉(wei) 希望能夠繼續爭(zheng) 取相關(guan) 項目來改善基礎設施,覆蓋剩下三分之二的農(nong) 戶,“基礎設施改善之後,就可以普及‘智慧養(yang) 殖’係統了。”

  同時,當地自主研發的“智慧養(yang) 殖”係統也越來越完善,模式可複製,符合大部分北方牧業(ye) 的需要。他希望未來可以將這套係統推廣出去,讓更多的牧民享受到數字鄉(xiang) 村帶來的改變。用科技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農(nong) 牧民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獲得更大的收益。

  王偉(wei) 感慨說,互聯網為(wei) 基層群眾(zhong) 打開了連接世界、交流信息、增收致富、改善生活的窗口,數字鄉(xiang) 村的建設讓老百姓實現了對生產(chan) 過程的精準感知、智能控製和智慧管理,將勞動力從(cong) 粗放型種植養(yang) 殖方式中解脫出來,有效提高生產(chan) 率,釋放出新的發展動能。

  未來,他認為(wei) 在中國的農(nong) 村牧區,數字技術一定會(hui) 全麵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刻改變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hui) 治理方式,“會(hui) 讓我們(men) 更快走上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數字經濟活力迸發、數字治理精準高效的發展道路。”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