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恐懼症或導致退熱藥濫用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較多的支原體(ti) 肺炎感染患者,且多以兒(er) 童為(wei) 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er) 科主任陳壯桂表示,與(yu) 往年相比,今年支原體(ti) 感染患兒(er) 最突出的症狀是持續高熱,如何解決(jue) 孩子“高熱”成了兒(er) 科急診的焦點,也是讓家長最焦慮的問題,於(yu) 是帶來了退熱藥濫用問題。
家長恐懼、焦慮成退熱藥濫用主因
“孩子一發燒我就心慌,特別害怕孩子‘燒壞腦子’,得趕緊把體(ti) 溫降下來。”和黃女士有同樣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而這種現象在醫學上被稱為(wei) “發熱恐懼症”,研究發現孩子的體(ti) 溫和家長的焦慮呈正相關(guan) 。這種恐懼、焦慮往往是導致孩子被濫用退熱藥的主要原因,甚至部分家長會(hui) 因為(wei) 過度擔心孩子發熱而盲目治療,如采用各種偏方、土方等。
專(zhuan) 家表示,發熱其實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人體(ti) 在調動免疫係統來對抗疾病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症狀。若孩子剛發熱就用過多的退熱藥,不僅(jin) 對機體(ti) 不利,而且還可能掩蓋病情,延誤治療。
孩子發燒後,如果精神狀態尚可,可先采用物理降溫:建議孩子衣服少穿一些,或者被子少蓋一些,適當地降低孩子的環境溫度,幫助孩子散熱;家長還可使用退熱貼、用溫水給孩子擦拭身體(ti) ,或者直接給孩子洗個(ge) 溫水澡;給孩子多喝一些溫水、米湯等各種湯飲料來補充液體(ti) ,不僅(jin) 幫助孩子糾正脫水,而且通過出汗和排尿帶出身體(ti) 內(nei) 的過多熱量。
退熱藥忌混合服用、過量服用
陳壯桂表示,使用退熱藥的目的是緩解孩子發熱帶來的不適,不能以退熱為(wei) 目標而給予孩子多種退熱藥混合服用,或者過量使用退熱藥。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幼兒(er) 肛門溫度達39℃或腋下溫度38.5℃以上使用退熱藥,推薦的退熱藥有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兩(liang) 種。6個(ge) 月以上的孩子可以選擇布洛芬(間隔6至8小時)或者對乙酰氨基酚(間隔4至6小時),二者任選其一即可,一天不超過4次,切不可同時服用兩(liang) 種退熱藥,也不建議聯合或交替使用。2個(ge) 月以上且6個(ge) 月以下的孩子,隻能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陳壯桂還強調:“體(ti) 溫的高低和病情的嚴(yan) 重程度並沒有直接相關(guan) 。退熱要以改善發熱孩子舒適度為(wei) 主,而非單純恢複正常體(ti) 溫。若孩子出現持續高熱不退、精神食欲不振、驚厥發作、嘔吐腹瀉等,請及時就醫尋求專(zhuan) 業(ye) 幫助。”(記者 劉欣宇 通訊員 周晉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