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交所開市兩周年 探索精準普惠服務中小企業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3-11-16 10:55: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北交所開市兩(liang) 周年 探索精準普惠服務中小企業(ye) 新模式

  新華社記者姚均芳

  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迎來開市兩(liang) 周年。兩(liang) 年來,以“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ye) 主陣地”為(wei) 定位的北交所,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向科技、綠色等領域集聚。下一步,北交所將聚焦“三個(ge) 統籌”“四個(ge) 聯動”推進市場高質量建設。

  高新技術企業(ye) 占比超九成

  數據顯示,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29家,總市值超2800億(yi) 元。其中,中小企業(ye) 占比81%,民營企業(ye) 占比88%,高新技術企業(ye) 占比91%,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占比近五成。

  “與(yu) 服務成熟企業(ye) 不同,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ye) 需要差異化製度安排。”北交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北交所特色製度體(ti) 係突出精準、普惠的特點。準入標準與(yu) 科創板、創業(ye) 板保持一定差異,提供多元化的融資品種、融資方式,實施做市交易,設置更加靈活的股權激勵安排。”

  “北交所‘快速融、解急需、按需融’的差異化融資製度與(yu) 中小企業(ye) 融資需求有效匹配。”開源證券副總裁兼研究所所長孫金钜說,北交所開市以來上市的企業(ye) 中,單隻新股公開發行募資總額最高6.5億(yi) 元,最低0.68億(yi) 元,既能滿足優(you) 質公司的大額融資需求,又能實現靈活便捷的小額融資,體(ti) 現了普惠金融理念。

  數據顯示,北交所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八成以上投向先進製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領域。

  從(cong) 區域性股權市場(四板)到新三板,再到北交所,全鏈條服務中小企業(ye) 的市場體(ti) 係正在形成。

  近期,三四板市場製度型對接實現破題,綠色通道和公示審核製度平穩推出,暢通了區域性股權市場優(you) 質企業(ye) 到新三板的便捷通道。同時,新三板掛牌企業(ye) 申請北交所上市路徑也得到優(you) 化,明確“連續掛牌滿12個(ge) 月”的計算口徑為(wei) “北交所上市委員會(hui) 審議時已掛牌滿12個(ge) 月”,將縮短符合條件的新三板企業(ye) 等待上市時間。

  高質量建設北交所多項舉(ju) 措落地

  9月1日,證監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從(cong) 投資端、交易端、企業(ye) 端、中介端、產(chan) 品端等各方麵推出一攬子改革創新舉(ju) 措。

  北交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已經落地了取消發行底價(jia) 要求、支持科創板投資者直接開通北交所交易權限、允許私募股權基金參與(yu) 二級市場交易、提高證券公司分類評價(jia) 北交所業(ye) 務專(zhuan) 項加分等14項改革舉(ju) 措。

  “意見發布以來,北交所的融資、投資、交易等市場生態進一步優(you) 化。投資者開戶數增長加快,二級市場表現也有所改善,日均成交額同比增長近三成。”孫金钜說。

  北交所表示,9月1日以來,北交所投資者新增開戶60萬(wan) 戶,合格投資者總數達617萬(wan) 戶,日均參與(yu) 戶數同比增長超兩(liang) 成。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等市場機構普遍加大展業(ye) 力度,各級地方政府積極對接企業(ye) 培育等工作。

  近期,北交所債(zhai) 券市場迎來新突破。10月20日,北交所以參與(yu) 承接企業(ye) 債(zhai) 業(ye) 務為(wei) 契機推出信用債(zhai) 產(chan) 品。截至11月14日,已受理14個(ge) 公司債(zhai) 券(含企業(ye) 債(zhai) 券)項目,計劃發行金額287億(yi) 元。此前,北交所債(zhai) 券市場國債(zhai) 和地方政府債(zhai) 已實現常態化發行。

  北交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意見中其他改革舉(ju) 措也將在時機成熟後陸續推出。其中,“允許符合條件的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首次公開發行並在北交所上市”,將使優(you) 質企業(ye) 不再受製於(yu) 在新三板掛牌滿12個(ge) 月的限製,更便捷地在北交所上市。

  未來發展聚焦“三個(ge) 統籌”“四個(ge) 聯動”

  目前,北交所還麵臨(lin) 提升流動性、增加優(you) 質投資標的、拓展市場廣度深度等任務。北交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進市場高質量建設,重點做好“三個(ge) 統籌”“四個(ge) 聯動”。

  “三個(ge) 統籌”是加強投融資兩(liang) 端的統籌、加強一二級市場的統籌、加強各類產(chan) 品的統籌。

  據介紹,北交所將進一步加強投資端建設,積極推進公募、私募以及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更多地方設立專(zhuan) 項基金參與(yu) 市場建設。進一步研究優(you) 化北交所發行定價(jia) 及配套製度安排,促進一二級市場的良性互動與(yu) 可持續循環。

  在產(chan) 品方麵,北交所將穩步做好信用債(zhai) 的發行、交易、監管等各項工作。進一步豐(feng) 富北交所指數體(ti) 係,研究編製北交所專(zhuan) 精特新指數,引導基金公司加大北交所基金產(chan) 品供給。

  “四個(ge) 聯動”是與(yu) 服務國家戰略聯動,與(yu) 區域性股權市場聯動,與(yu) 新三板、滬深交易所聯動,以及與(yu) 私募創投市場聯動。

  據悉,北交所將強化與(yu) 其他部門的協同,打造平台以支持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之路,支持中小企業(ye) 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支持央企國企布局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強三四板製度型對接,加強與(yu) 新三板、滬深交易所聯動,暢通企業(ye) 發展路徑。推進北交所、新三板與(yu) 私募創投市場的融合發展,共同營造“投早投小投科技”的良好氛圍。

  北交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未來要進一步在精準、普惠道路上探索模式,從(cong) 服務實體(ti) 經濟角度來彌補製度短板,使企業(ye) 獲得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更好支持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