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挺進地下一萬米丨複雜超深層油氣這樣實現高效開發

發布時間:2023-11-16 10:55: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深地工程是我國地球深部探測領域的重大工程,它的任務就是把深深埋藏在沙漠下數千米的油氣資源鑽探出來。中國石化“深地一號”躍進3-3井,位於(yu) 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邊緣,是我國“深地工程”重點油氣項目,經過177天的鑽探,井深達到9432米,刷新亞(ya) 洲最深井紀錄。今天,“深地一號”躍進3-3井即將進行油氣測試。

  下麵先通過一個(ge) 短片,通過特殊視角,從(cong) 天到地看亞(ya) 洲最深井,穿越等9個(ge) 地層,進入油藏深處。

  亞(ya) 洲最深井 躍進3-3井開井測試

  “深地一號”躍進3-3井深9432米,這一深度刷新了亞(ya) 洲最深井紀錄,為(wei) 我國進軍(jun) 萬(wan) 米深地探測提供了核心技術和裝備儲(chu) 備。此刻正在躍進3-3井現場的總台央視記者古峻嶺為(wei) 我們(men) 介紹了現場的情況,並和我們(men) 共同見證亞(ya) 洲最深井油氣測試的情況。

  隨著放噴區燃起熊熊火焰,意味著地下9432米處的目標層是有油氣的。

  很多人可能會(hui) 有疑問,就是這些天然氣為(wei) 什麽(me) 要燒掉呢?古峻嶺表示,因為(wei) 這些油氣當中往往還會(hui) 伴生著一些有害氣體(ti) 。如果彌散在空氣裏,會(hui) 對人體(ti) 帶來極大的傷(shang) 害。點火放噴,是為(wei) 了在油氣接入生產(chan) 管線之前,將氣體(ti) 燃燒掉,防止逸散到大氣當中。

  地層深處的原油到底是什麽(me) 樣子?有什麽(me) 特殊之處?都說原油是“黑色黃金”,其實剛取上來的原油不隻有黑色一種,還有乳白、金黃、褐色、墨綠色等等。顏色的深淺是其中所含的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jue) 定的,含量愈高則顏色愈深。

  這口亞(ya) 洲最深井的油氣產(chan) 量大概有多少?工作人員正在開始對油氣進行采樣檢測。中國石化江漢井下測試公司塔裏木測試分公司副經理夏波波告訴我們(men) ,具體(ti) 測試參數還要經過2到3個(ge) 小時才能測算出來。初步估計產(chan) 量非常不錯。

  複雜超深層油氣如何高效開發

  躍進3-3井所在的順北油氣田,是全球最深的陸地油氣田之一,地質構造異常複雜,油氣平均埋藏深度在7300米以下,部分油氣資源埋深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近年來,技術人員通過關(guan) 鍵技術創新,實現了複雜超深層油氣的效益開發。

  與(yu) 開采淺層油氣資源相比,隔著近萬(wan) 米找油氣,勘探開發和工程作業(ye) 成本相對要高得多。同時,超深層油氣開發還麵臨(lin) 著井下溫度高、壓力大以及如何在地層深處精準定位等困難。

  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副總地質師 任文博:我們(men) 創新形成了超深層油氣藏高效開發七要素關(guan) 鍵技術,8000米以深規模的儲(chu) 層預測吻合率達到90%以上,單井產(chan) 能由三年前的2.5萬(wan) 噸提高到目前的8.2萬(wan) 噸。通過“少井高產(chan) ”策略的實施,實現了超深層油氣藏的高效益開發。

  在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下,順北油氣田發現至今,已連續六年實現重大油氣突破,快速建成了1個(ge) 百萬(wan) 噸原油、2個(ge) 十億(yi) 立方米天然氣生產(chan) 陣地,累產(chan) 油氣資源超過800萬(wan) 噸,油氣單位開發成本始終保持國內(nei) 領先,為(wei) 我國深層油氣田效益開發提供了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管理經驗儲(chu) 備。

  綠色安全高效 開發與(yu) 保護同時進行

  為(wei) 了綠色安全高效地開采出胡楊林保護區下的油氣資源,躍進3-3井的施工作業(ye) 不僅(jin) 避開了萬(wan) 畝(mu) 胡楊林,還刷新了亞(ya) 洲超深層鑽井水平位移新紀錄。

  通常認為(wei) ,石油鑽井就像是打水井,垂直向下即可找到油氣資源,但實際並非如此。躍進3-3井通過一種新型鑽井技術,成功開采了3公裏以外胡楊林下7000米的超深層油氣資源。

  中國石化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 劉練:我們(men) 在鑽探過程中創新形成了大位移技術,鑽頭從(cong) 5300米斜向鑽進,成功鑽取到距離井口3.4公裏以外的油氣資源。

  超深大位移技術,就像站在兩(liang) 米外喝豆漿,先將吸管插進杯子、再橫向延伸,在地層下水平延伸3400米後獲得豐(feng) 富的油氣資源。這種新技術既有效開發了生態保護區的油氣資源,又為(wei) 生態保護區、地質複雜區等區域的油氣資源高效開發提供了示範。

  (總台央視記者 朱繼華 張偉(wei) 古峻嶺 張博 謝爾紮提)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