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知識、愛上學習

發布時間:2023-11-17 15:1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這是一個(ge) 小小的山村教學點,現在隻有一名教師、一名學生。

  從(cong) 廣西桂林市靈川縣縣城出發,在蜿蜒的山路上驅車近3個(ge) 小時,便來到了靈川縣海洋鄉(xiang) 中心岐教學點。山高路遠,群嶺莽莽,學校嵌在山間,宛如一艘小舟航行在綠色海洋上。

  現在,蔡教宏是中心岐教學點唯一的老師,他在這裏教學已有22年。這些年,學生不斷減少,蔡教宏卻沒有絲(si) 毫放鬆,始終認真負責。

  1999年,蔡教宏從(cong) 桂林市靈川縣師範學校畢業(ye) 後,曾去廣州務工了一段時間,那裏工資高、待遇好。但一通電話讓他改變了心意。

  “教宏,咱們(men) 這地方偏遠,外麵的老師不願意來,你回來我們(men) 一起幹吧。”電話中,蔡教宏的小學啟蒙老師易世君懇切地說。放下電話,蔡教宏想起自己9歲時還在家放牛,是易老師專(zhuan) 程趕到家中,勸說父母送自己上學。思慮了幾個(ge) 夜晚,蔡教宏決(jue) 定回到母校。

  剛任教時,蔡教宏要負責4個(ge) 年級、7個(ge) 科目。“不知道到底該咋教。”蔡教宏多次打電話請教自己的初中老師,又借來同事的教案仔細研究,逐漸掌握了“複式教學法”,適應了“師少生多”的情況。

  孩子們(men) 可愛、好學,深深打動蔡教宏。2004年,蔡教宏從(cong) 代課教師轉正,並許下了紮根於(yu) 此的諾言。

  現在,教學點“師少生少”,蔡教宏便將更多的心力放到學生身上。有個(ge) 6歲的學生郭宗杭,活潑好動,上課時總喜歡東(dong) 張西望,為(wei) 了讓他跟上進度,蔡教宏幾乎每天放學後都單獨輔導他,手把手教他寫(xie) 字。

  為(wei) 了幫孩子們(men) 開闊視野,蔡教宏還把課堂搬到了大自然中。上學期,他組織了2次戶外科學課,書(shu) 本上的知識比較抽象,實地去觀察,可以讓孩子們(men) 更好地理解知識、愛上學習(xi) 。“大自然太奇妙了,我喜歡這樣的科學課!”學生蔡顯航說。

  村裏道路不好走,蔡教宏每天都護送孩子們(men) 上下學。有一天他護送孩子們(men) 上學時,一場暴雨突如其來。眼見路邊小溪的水位越漲越高,十分危險,蔡教宏馬上帶著孩子們(men) 躲到旁邊的山坡上。半個(ge) 小時後雨停了,小溪的水位降下來,他才踩著石頭,把孩子們(men) 一個(ge) 一個(ge) 地抱過河。“家長把孩子交給我,我得負起這個(ge) 責,安全問題一點都出不得。”蔡教宏說。

  20多年來,村裏的孩子們(men) 從(cong) 中心岐走出去,走到全國各地,有的還走出了國門,這讓蔡教宏非常欣慰:“娃娃們(men) 有出息,能走出大山,我特別開心。”哪怕現在隻有1名學生,蔡教宏依舊認認真真地上好每節課,給學生的未來打好基礎。

  在靈川縣,像這樣的教學點還有24個(ge) 。為(wei) 進一步改善鄉(xiang) 村教師的生活,在鄉(xiang) 鎮工作補貼之外,當地還對他們(men) 進行生活補助。靈川縣教育局副局長劉鑅介紹:“在中心岐這樣的教學點工作,每名教師每個(ge) 月能拿700元補助。”在職稱評審上,也會(hui) 適當向他們(men) 傾(qing) 斜。

  2022年底,蔡教宏順利獲評中級職稱,工資待遇進一步改善。好政策讓他倍感溫暖,也有了繼續堅守下去的底氣。“隻要有需要,我就會(hui) 一直守在這裏。”蔡教宏說。(鄭 壹)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17日 04 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