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屋”為鄉村科普教育解決“真難題”
實踐育人作為(wei) 高校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育的延伸和升華,也是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時代新人的有效途徑。“科技小屋”項目是由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院愛心青年幫(黨(dang) 支部)團隊聯合共青團陝西省委、陝西省科技廳等共同發起的鄉(xiang) 村教育振興(xing) 項目,充分發揮高校、政府、社會(hui) 的力量,彌補鄉(xiang) 村科學教育供給的不足,努力讓鄉(xiang) 村的孩子們(men) 享有公平而又有質量的科學教育。團隊成員躬身實踐,深入社會(hui) ,了解國情、民情,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jue) 問題、服務社會(hui) 的能力。
“科技小屋”引導青年在社會(hui) 大課堂中發現“真問題”
2016年暑期,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院愛心青年幫(黨(dang) 支部)團隊利用大學生暑期社會(hui) 實踐,對陝西部分偏遠山區小學進行實地調研。從(cong) 陝北到陝南,從(cong) 黃土高坡到秦嶺深山,團隊通過對10多所山區小學進行走訪調研,發現科學教育在山區小學存在短板:一是科學課程資源短缺,多數農(nong) 村小學科學教育師資配備不足,不少農(nong) 村中小學沒有實驗器材和實驗室;二是有實驗器材的學校實驗儀(yi) 器配置落後、不配套、儀(yi) 器老化,或者因管理不善導致損失和丟(diu) 失等;三是新課程所用的教材與(yu) 農(nong) 村教學實際脫離、教學行為(wei) 滯後,這些都困擾著農(nong) 村科教事業(ye) 的發展。
同學們(men) 感受到山區孩子們(men) 對科學課迫切需求以及城鄉(xiang) 科學教育的巨大差距,“科技小屋”項目應運而生。通過一係列的走訪調研、反複論證、聯係相關(guan) 機構等,2017年3月,陝西省首個(ge) “科技小屋”落成。
“科技小屋”為(wei) 鄉(xiang) 村科普教育解決(jue) “真難題”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關(guan) 鍵在教育。“科技小屋”項目通過提出“1+X”科普教育解決(jue) 方案,即“實體(ti) 科技小屋+相關(guan) 配套產(chan) 品”的模式,為(wei) 陝西、西藏等地革命老區、偏遠山區學校免費提供“科技小屋”內(nei) 部的搭建、人員的培訓、課程的整合,以及後續的科技啟蒙教育服務。以包含600多種科學實驗器材和200多種科普書(shu) 籍的實體(ti) “科技小屋”為(wei) 核心,同時涵蓋科技研學、科技競賽、科技文化節以及AI基礎課程學習(xi) ,並探索構建“雲(yun) 端科技小屋”,以實現線上科普教育,解決(jue) 時空限製等多項附加產(chan) 品和配套服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陝西、西藏等地革命老區、偏遠山區“缺乏專(zhuan) 業(ye) 師資、缺乏科普設施、缺乏社會(hui) 關(guan) 注”等鄉(xiang) 村科普教育現狀。
2019年,團隊對陝西省內(nei) 10餘(yu) 所“科技小屋”學校調研回訪,問卷調查顯示,96.5%的受訪學生認為(wei) 通過“科技小屋”學到了更多的科學知識。佳縣程家溝希望小學的一位學生自閉、自卑、成績落後,2017年,“科技小屋”落成後,航模隊也隨之建立,這位同學加入了航模隊,用自己的努力和出色的航模技術,獲得了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第四名的好成績。2019年,他被榆林六中特招。據了解,僅(jin) 程家溝希望小學就有10餘(yu) 名同學因航模特長被市區中學特招。
當看到孩子們(men) 走進“科技小屋”後泛著光的眼神,小心翼翼、久久不願離開的樣子;當看到孩子們(men) 在航模大賽中取得一項又一項優(you) 異的成績,甚至走到了世界無人機錦標賽的舞台;當聽到之前最遠才到過縣城的孩子由於(yu) 航模特長,被市裏最好的中學擇優(you) 錄取的消息時,團隊成員的內(nei) 心是幸福的,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一些參與(yu) “科技小屋”建設的同學在朋友圈中寫(xie) 道,“大學時代,最有意義(yi) 的事情就是參與(yu) ‘科技小屋’的建設”“這條路,真的很想再重新走一遍……”
每次有新的“科技小屋”搭建,已經畢業(ye) 的學生聽到集合的號令,千方百計抽時間並肩作戰。團隊成員們(men) 很自豪地說,“我們(men) 的青春無憾無悔”。
“科技小屋”為(wei) 大中小一體(ti) 化思政課建設注入“青活力”
近年來,團隊依托西安郵電大學社會(hui) 實踐“金課”“課賽結合項目”,通過“行走的思政金課”的形式,教育引導青年大學生接受紅色洗禮,了解國情民情,助力教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同時,大學生們(men) 通過帶領革命老區、貧困山區的孩子們(men) 一起選讀《習(xi) 近平講故事》等優(you) 秀讀物,幫助孩子們(men) 建立文化自信,增強自我認同,並把思想道德教育貫穿於(yu) 科普教育的全過程,使之受科學精神的熏陶,形成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jia) 值觀,為(wei) 鄉(xiang) 村孩子們(men) 埋下了“真善美”的種子。
經中宣部授權,2020年在延安希望小學建成“學習(xi) 強國科技小屋”,將“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的理念與(yu) 科技元素結合起來,培養(yang) 革命老區的孩子們(men) 形成“科技強國”與(yu) “學習(xi) 強國”的觀念。2021年“學習(xi) 強國科技小屋”VR實驗室在延安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落成,讓更多的革命老區的青少年心懷科學夢想、樹立創新誌向,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可以說,“科技小屋”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陝西、西藏等地鄉(xiang) 村科普教育困難的問題,又將青年創新創業(ye) 實踐與(yu) 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hui) ,提高分析問題、解決(jue) 問題、服務社會(hui) 的能力,並為(wei) 鄉(xiang) 村科普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活力”。
7年堅守,200多次下鄉(xiang) 、2000多次谘詢,1000餘(yu) 名大學生誌願者參與(yu) 其中收獲成長,現已在中西部地區落成60餘(yu) 所“科技小屋”,讓3萬(wan) 餘(yu) 名革命老區、貧困山區的孩子們(men) 近距離體(ti) 驗科學。“科技小屋”項目先後入選原國務院扶貧辦全國50佳誌願者扶貧案例、陝西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榮獲“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ye) 計劃競賽銀獎、中國青年誌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銅獎(陝西省總亞(ya) 軍(jun) )等獎項。中宣部學習(xi) 強國平台為(wei) “科技小屋”開設專(zhuan) 欄。團隊也先後榮獲全國黨(dang) 建工作樣板支部、全國高校“百個(ge) 研究生樣板黨(dang) 支部”、陝西省青年五四獎章集體(ti) 、陝西省好青年集體(ti) 、陝西高校共青團員先鋒隊等40多項榮譽稱號。
(作者係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西安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輔導員。本文係西安郵電大學社會(hui) 實踐“金課”“課賽結合項目”階段性成果)
劉洋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