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南昌大學:“學生會+”機製解決“天大的小事”

發布時間:2023-11-23 14:5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從(cong) 南昌大學學生會(hui) 收集的數千起學生權益問題裏,可以一窺這所高校的青年學子最為(wei) 關(guan) 注的一些話題。比如,新學期食堂菜價(jia) 漲了5毛錢、上下課高峰總擠不上環遊車、手機掉廁所裏了該怎麽(me) 辦……學生們(men) 關(guan) 注的內(nei) 容,小至校園裏哪條路的路燈不亮了、路麵的一塊磚不見了、下水道堵了,等等。

  這些年,校學生會(hui) 權益中心將這些問題和學校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保衛處、後勤管理處、後勤服務集團、基建處等職能部門一一“鏈接”,建立了“學生會(hui) +”的工作機製,這種默契攜手,讓不少學生的意見、建議得以一一落實。

  在眼睛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一切都在悄無聲息地變化著:宿舍樓下多出的晾衣杆、充電樁、垃圾桶,剛剛被修葺一新的路麵和井蓋,某段路上突然亮起的路燈,又或者是食堂菜價(jia) 、環遊車票價(jia) 的下調……

  傾(qing) 聽校園裏那些最為(wei) 焦慮的聲音

  每天,南昌大學學生會(hui) 權益中心的學生幹部都能“聽”到這所校園裏那些最為(wei) 焦急的聲音,他們(men) 需要在3小時內(nei) 跟進問題並作出反饋。

  “3小時是學校團委反複考量、評估的結果,初衷並不是為(wei) 了體(ti) 現我們(men) 有多快。”校團委書(shu) 記鄒立旋希望,當學生碰上權益問題、焦急地尋找解決(jue) 方式時,有人可以盡快回複,“你的問題收到了,正在跟進解決(jue) ”,以此緩解學生的焦慮。

  2017年學生會(hui) 剛提出3小時內(nei) 反饋時,團委也有顧慮:一旦做不到3小時內(nei) 反饋,學生會(hui) 就會(hui) 麵臨(lin) 失信的風險。這幾年,學生會(hui) 納新,每名進入權益中心開展權益服務工作的新成員,都必須先接受服務意識的培訓。

  培訓內(nei) 容包括:接到同學投訴或問題反饋,要主動詢問情況,做到“以我們(men) 開頭,以我們(men) 結尾”;對同學提出的任何問題不能說“不知道”“不可以”或者“不予答複”,要想盡辦法解決(jue) 問題;溝通時不帶個(ge) 人情緒,保持冷靜平和,不與(yu) 同學起爭(zheng) 執;對於(yu) 同學提出的具體(ti) 問題,不站隊、不評論,做到不偏不倚,客觀公正。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要求就是,無論問題能否解決(jue) ,3小時內(nei) 都要和同學取得聯係。

  從(cong) 一開始,學生會(hui) 權益服務隊伍就定下了全心全意為(wei) 同學服務的宗旨。之後每一天,這群年輕人都在琢磨一件事:如何讓權益信息下發到每一個(ge) 班級,讓權益服務惠及每一名同學。

  他們(men) 想到的一個(ge) 辦法是建立“校院班三級聯動”權益服務體(ti) 係,讓權益服務的觸角伸進班級這個(ge) 最小單位。同時,開發“NCU小香樟”權益服務小程序,在全校範圍內(nei) 創建電梯安全群、食堂店長問題反饋群等各類權益服務工作群,暢通問題反饋渠道,並定期舉(ju) 辦座談會(hui) ,邀請學校職能部門有關(guan) 負責人、學生代表圍坐在一塊兒(er) 聊問題。

  60餘(yu) 次調研推動解決(jue) 平常小事

  5年來,權益中心收到了7000多件權益問題,多數是一些“平常小事”——有人校園卡丟(diu) 了想讓權益中心幫忙找回,有人抱怨學校公廁太臭,教室太熱,食堂飯菜不合口味……有些建議則顯得更為(wei) 珍貴。靜悄悄的夜晚,有學生關(guan) 注到了自己騎車經過之處路麵不平、地磚鬆動、路燈昏暗等,可能給同學帶來安全隱患。麵對“瘋狂搶課”,不少學生建議學校改進選課係統,豐(feng) 富課程設計。細心的學生觀察到身邊的同學,因為(wei) 不必要的人情往來等因素出現負債(zhai) 消費現象,這名同學建議學生會(hui) 舉(ju) 辦講座、運用校園媒介加強宣傳(chuan) ,引導大學生養(yang) 成正確消費觀念。

  有段時間,為(wei) 了幫同學解決(jue) 這些“天大的小事”,權益中心的幾名權益委員事無巨細,總是往學校各部門辦公室跑,但解決(jue) 問題的效率卻不盡人意。關(guan) 注到這一情況,鄒立旋建議,做權益工作,不僅(jin) 要發現問題,還得站在同學角度拿出解決(jue) 方案和可行性建議,對於(yu) 一段時間內(nei) 同學反饋、投訴較多的問題,要拿著調研報告,去找有關(guan) 部門老師解決(jue) ,才會(hui) 更有說服力。

  2019年年底,南昌大學前湖校區修繕、加裝了50餘(yu) 盞路燈,這項“亮燈工程”就源於(yu) 半個(ge) 月前學生會(hui) 提交的《關(guan) 於(yu) 修繕校內(nei) 損壞路燈的建議》。

  此前,學生會(hui) 收到多起“路燈故障”問題反饋,他們(men) 決(jue) 定在全校範圍內(nei) 發起調研。調研工作在晚上進行,學生會(hui) 組織走訪摸排校內(nei) 路燈故障的地點,派出7組人員分赴這些點位蹲守監測人流量和路燈使用情況。3天時間裏,他們(men) 觀察到一些路段因為(wei) 路燈故障,看不清路,有學生被途經的機動車濺了一身水,有的被障礙物絆倒,還有的學生鞋子被路麵積水打濕等一係列情況。

  調研組將這些情況寫(xie) 進調研報告,並向學校提交了建議書(shu) 。建議書(shu) 包含校內(nei) 各個(ge) 地點需修繕、增設的路燈數量和人流量,還附上了現場照片和地圖定位。建議書(shu) 內(nei) 容翔實,相關(guan) 建議很快獲得了采納和落實。

  5年裏,學生會(hui) 開展了60餘(yu) 次調研,成功推動解決(jue) 了學生宿舍熱水供應時間短、校內(nei) 充電樁數量少、電動車管理不規範、校園環遊車運力不足、校內(nei) 外賣配送亂(luan) 象和校內(nei) 晾曬設施不足等困擾學生已久的權益問題。

  權益工作不走過場

  要想處理好“橋被水淹了”這樣稍大一些的事,則需把幾個(ge) 處室的工作人員請到一塊兒(er) 才能辦成。起初,剛接觸權益工作不久的程旭不明白,湖漲水把學校的橋給淹了,為(wei) 什麽(me) 基建處隻管橋,不管水呢,幾次碰壁後,這名權益委員才了解,學校部門處室眾(zhong) 多,職責分工也十分細致。

  為(wei) 了理順其中的關(guan) 係,權益中心把每天收集到的權益問題整理歸納,時不時帶著問題詢問各個(ge) 處室並核實、記錄下來,形成台賬。平日裏,他們(men) 也常和職能部門溝通,深入了解各部門的工作職能。

  常來常往間,一種良性的互動關(guan) 係慢慢建立了起來。程旭感知到了這種變化,原本需要跑辦公室才能解決(jue) 的問題,現在一個(ge) 電話或微信就能辦成,到了假期,職能部門的老師還會(hui) 約他們(men) 見麵碰一碰思路。

  學校計劃推出一項新的政策前,學生會(hui) 的意見無疑是重要的。決(jue) 定引入新的校園環遊車前,該校後勤服務集團專(zhuan) 門開會(hui) 征求學生會(hui) 的意見。這次會(hui) 議的結果是,環遊車票價(jia) 在原來票價(jia) 的基礎上降了0.5元。

  “有問題找學生會(hui) ”正在成為(wei) 這個(ge) 校園裏多數人的共識,這一共識讓“學生會(hui) +職能部門”聯動機製更為(wei) 高效。校後勤服務集團服務大廳主任劉瓊坦言,隻要是通過學生會(hui) 反饋的權益問題,在集團職能範圍內(nei) ,做到“事事有回複,件件有落實”。學校黨(dang) 政辦專(zhuan) 項督辦學生權益問題推進辦理情況,確保這項工作不走過場。

  學校後勤服務集團物業(ye) 中心區域管理員柴佩方記憶裏的學生權益,大多數是幫學生抓老鼠、蟑螂,打撈手機、鑰匙這樣雞毛蒜皮的小事,“沒什麽(me) 特別的大事”。她的手機裏添加了上百個(ge) 學生的微信,不少學生是通過學生會(hui) 找來的。這幾年柴佩方明顯感覺到比以前更忙了,不過,她覺得這是好事,“學生有事就能想到我們(men) ,我們(men) 作為(wei) 學生的家人,為(wei) 他們(men) 提供這些小小的保障”。

  學生權益服務從(cong) “小權益”走向“大權益”

  多個(ge) 部門認識到,讓學生來和學生解釋一些東(dong) 西,比簡單地發通知、作說明效果要好得多。一些同學擔憂食堂衛生狀況,學生會(hui) 舉(ju) 辦“走進食堂後廚”活動,邀請身邊的同學走進食堂後廚,實地查看食材加工處理、餐具清洗消毒過程,與(yu) 食堂負責人對話,打消疑慮。拍攝、製作多期權益訪談,把快遞中心、洗衣服務中心等有關(guan) 負責人請進鏡頭,回應熱點話題。

  對權益委員易宇雯來說,做好權益服務工作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怎麽(me) 充水卡”“幾點熄燈”這樣老生常談的問題,在微信對話框裏,她和權益中心的工作人員需要不厭其煩地回答上百遍。可以說,微笑服務是一名權益委員的基本修養(yang) 。

  這份熱忱和努力在這幾年裏創造了更具體(ti) 的價(jia) 值,無論是微博超話還是校內(nei) 表白牆,學生對學校的吐槽都減少了。與(yu) 此相對應,學生會(hui) 權益中心收到的問題反饋數量也在減少。

  學生會(hui) 開始轉變權益服務模式,主動走到學生中間,提供服務。迎新晚會(hui) 結束當晚,他們(men) 走進新生寢室開展現場調研,舉(ju) 辦生活委員培訓會(hui) 、南昌大學學生權益工作委員會(hui) 工作會(hui) 議,入駐各類權益服務工作群、生活委員交流群“聽”意見,圍繞熱點,常態化開展調研工作。

  “學會(hui) 放手”是幹好權益工作的經驗之一,隻有在“提升專(zhuan) 業(ye) 能力”這樣的關(guan) 鍵問題上,團委才會(hui) “插手”。團委給權益中心配了導師,就如何開展調研、設計問卷、分析數據、撰寫(xie) 調研報告等環節進行指導。

  近些年,南昌大學團委舉(ju) 辦了團體(ti) 舞大賽、校園音樂(le) 跑、名師大講堂、學術沙龍角、走進實驗室、公務員文化節等多個(ge) 特色活動,權益服務的每一步都迎著學生成長發展的期待。

  如今,學生會(hui) 權益服務的可能性已從(cong) 以往的校園學習(xi) 生活權益延伸至身心健康、泛學業(ye) 化和社會(hui) 化權益。該校團委在構建“大權益”這張藍圖時,將其總結為(wei) “三四五”服務格局:“身體(ti) 、心理、思想三貫通”“學業(ye) 、競賽、科研、技能四提升”“政治參與(yu) 、就業(ye) 創業(ye) 、誌願服務、社會(hui) 實踐、社會(hui) 交際五融合”。

  南昌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劉耀彬說,近年來,校內(nei) 各單位對學生會(hui) 反饋的權益問題已形成了一套較為(wei) 完備的處理反饋機製。在學生會(hui) 的參與(yu) 和推動下,廣大青年學子參與(yu) 和諧校園建設的主動性提高了,學校管理服務體(ti) 係也更加健全,形成了師生良性互動的育人格局。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卓瓊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