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吳守林: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的精神追求

發布時間:2023-11-23 14:5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幾十年來無償(chang) 為(wei) 350餘(yu) 對新人幫辦婚事,牽頭成立“操心委員會(hui) ”、手機24小時不關(guan) 機,隨時隨地為(wei) 他人提供幫助……第八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國網山東(dong) 濱州供電公司退休職工吳守林以善心善行踐行大愛,為(wei) 廣大青年誌願者樹立了新的精神標杆。

  3歲時母親(qin) 病逝,7歲時父親(qin) 去世。在吳守林記憶的開始,是兩(liang) 場朦朧的葬禮和一次無助的別離。

  在鄉(xiang) 親(qin) 們(men) 幫襯下,吳守林兄弟三個(ge) 草草埋葬了父親(qin) ,伯伯和姑姑勉強領養(yang) 了能幹點活兒(er) 的大哥和二哥,卻再沒有一個(ge) 親(qin) 屬肯多養(yang) 一個(ge) 還沒有勞動能力的他。實在沒有辦法,吳守林從(cong) 村到公社再到縣裏,輾轉被送到了200多公裏外的濰坊孤兒(er) 院。他永遠記得,剛進孤兒(er) 院時阿姨的擁抱。就像見到了早已去世的母親(qin) ,當時的他哭得昏天黑地。

  很快,吳守林把孤兒(er) 院當成了自己的家,幹起活兒(er) 來特別賣力,民政局的幹部也都越來越喜歡這個(ge) 勤勞踏實的孩子。因為(wei) 表現突出,17歲那年,他被推薦進入當時的沾化縣(今沾化區)電業(ye) 局擔任電工,不久又被調入成立不久的濱州地區電業(ye) 局(國網濱州供電公司前身)。

  從(cong) 孤兒(er) 院到沾化縣電業(ye) 局,再到濱州地區電業(ye) 局,從(cong) 一個(ge) 大家庭到另一個(ge) 大家庭,無論如何變化,吳守林都是黨(dang) 讓幹啥就幹啥,而且要幹就必須幹到最好。

  “學習(xi) 雷鋒好榜樣,我們(men) 這代人就是聽著雷鋒的故事長大的。”正是從(cong) 小樹立起的學習(xi) 雷鋒精神的觀念,讓吳守林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發現了奉獻的價(jia) 值。吳守林的師傅也是個(ge) 愛幫助別人的熱心人,剛入職濱州地區電業(ye) 局的吳守林沒家人沒小孩兒(er) ,遇到同事結婚,每次都利用業(ye) 餘(yu) 時間跟師傅去幫忙。

  “身邊的朋友、同事遇到困難,吳師傅知道後,他都會(hui) 去幫忙,而且都是用心用情去辦好每一件事。”在同事樊毅心目中,吳守林不僅(jin) 是工作中的“多麵手”,還是個(ge) “熱心腸”。業(ye) 餘(yu) 工作幹多了,慢慢地,幫辦婚姻大事也變得專(zhuan) 業(ye) 起來。

  “每當看到新人成婚,忙前忙後,我都深深地體(ti) 會(hui) 到一種家人之間互幫互助的親(qin) 近感,這種親(qin) 近感,對我這樣一個(ge) 孤兒(er) 來說,是巨大的幸福。”今年已經72歲的吳守林回憶當初為(wei) 新人幫辦婚禮時說。

  1982年,他獲得了一筆省電力勞模獎金。他把獎金全部用來購置彩虹門等婚禮用品,免費借給辦婚禮的職工使用。“僅(jin) 這一項,每戶能省下一兩(liang) 千元的租金。”吳守林覺得這筆錢花得特別值。從(cong) 此以後,他的各種勞模補助金,也都用作婚禮用品的更新換代。

  多年積累,家裏的婚禮“道具”占了滿滿兩(liang) 間儲(chu) 藏室。為(wei) 了讓當事人省事,老吳連梯子、板凳這些必備工具都是自己掏錢置辦齊全。紅旗、燈籠、彩虹門、地毯……自從(cong) 有了這些道具,吳守林成了婚禮上最忙碌的人。1.5米寬30米長的地毯重達七八十斤,一場婚禮下來,吳守林常常累得腰酸背痛。

  可是這當中的辛苦卻隻有他老吳一個(ge) 人知道。從(cong) 插彩旗、掛燈籠,到搭彩虹門、鋪紅地毯,完事後再收拾起來,每次都要半天的時間。吳守林把這份辛苦融入日常化作經常。摸著這些特殊的家當,他驕傲地說:“當時,我的道具比婚慶中心的家什都全呢!”

  350餘(yu) 對新人在他任勞任怨的幫助下喜結連理,“同事也說過我,這樣不計得失地去幫助人,到底圖個(ge) 啥?”吳守林也問過自己這個(ge) 問題,“我從(cong) 小聽著雷鋒的故事長大,我就覺得幫助人是我應該做的,同事、朋友結婚,我能送一分暖,添一分力,我就感到很快樂(le) ,非要說圖啥,那就是圖我自己心裏舒服”。

  2017年,吳守林身體(ti) 查出前列腺癌,做完手術兩(liang) 個(ge) 月後他再次上“崗”為(wei) 職工服務,“這個(ge) 病我不在乎,但肯定積極配合治療,活一天高興(xing) 一天,活一天奉獻一天”。

  “吳守林同誌身上所蘊含的崇高道德情操為(wei) 我們(men) 樹立了榜樣,鼓舞和激勵著新一代電力人‘善小’常為(wei) ,在凡人善舉(ju) 中凝聚起無私大愛。”國網濱州供電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杜穎說。

  “人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當大家需要我的時候,我積極去努力,能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難題,我就覺得很高興(xing) 。”從(cong) 身邊小事做起,在凡常中鑄就偉(wei) 大,吳守林覺得自己的付出值得,他要沿著自己認定的路一直走下去,“隻要身體(ti) 允許,我就永不退休,繼續為(wei) 有需要的人服好務,繼續為(wei) 社會(hui) 作貢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寶光 通訊員 呂永權 劉建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