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泛組織學生上好社會實踐“大思政課”——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側記
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zhuan) 項活動自今年2月啟動以來各地反響熱烈,同學們(men) 圍繞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主線,通過實踐活動切身感受新時代國家發展的偉(wei) 大成就,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在科技創新、鄉(xiang) 村振興(xing) 、衛國戍邊等領域爭(zheng) 當排頭兵和生力軍(jun) ,展現青春的朝氣銳氣。近日,記者就紅色專(zhuan) 項活動情況采訪了部分參與(yu) 學生、老師以及相關(guan) 組織者。
團浙江省委相關(guan) 負責同誌介紹,學生參與(yu) 積極性高、覆蓋麵廣,全省近百所高校的3萬(wan) 餘(yu) 名學生,組成了近1萬(wan) 支團隊,形成了近1萬(wan) 件實踐成果,通過圖文、視頻等形式生動記錄了深入基層一線、感悟初心使命的實踐過程,在這場鮮活生動、深度沉浸的“大思政課”中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吉林大學的王楠阿雪同學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實踐團通過研學、賡續黃大年精神,開展朋輩分享,深刻體(ti) 悟紅色精神的時代要義(yi) 與(yu) 價(jia) 值標定,鼓勵更多同學要在黃大年式大國榜樣愛國情、報國行、強國誌的砥礪下,擔當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偉(wei) 大進程上的強國使命。武漢大學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張勝凱說,學生們(men) 積極進取、敢於(yu) 挑戰,有效將科研與(yu) 實踐相結合,在探索中對祖國南極科考的光輝曆程有了新的認識,期待看到新一代青年在南極科考中書(shu) 寫(xie) 屬於(yu) 他們(men) 的壯麗(li) 篇章,繼續傳(chuan) 承和發揚南極精神,為(wei) 國家的科研事業(ye) 作出更大的貢獻。
哲學社會(hui) 科學領域的資深專(zhuan) 家表示,紅色專(zhuan) 項活動有效引導青年學生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有效引導青年學生將紅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切實增強青年學生做好新時代新征程紅色文化傳(chuan) 播、紅色精神傳(chuan) 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長安大學的鬱兆彬說,同學們(men) 沿著曆史的長河重走長征路,透過一幅幅人員畫像、一張張通訊手稿更為(wei) 形象深刻地感受到紅軍(jun) 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更加珍惜新時代青年發展的大好平台。華南理工大學的指導教師蔡婉銘說,同學們(men) 通過深入鄉(xiang) 村基層實地調研,創新探索出“推普技能+農(nong) 業(ye) 種植+電商”發展模式,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脫貧致富想實招、辦實事。
評審專(zhuan) 家某研究員在接受采訪時,對本次活動湧現出的高質量參賽作品表示由衷感歎。他認為(wei) 作品展現了同學們(men) 對社會(hui) 問題的深切關(guan) 注和對傳(chuan) 承紅色精神的深刻理解,活動推動了黨(dang) 的創新理論向青年延伸,既有溫度,又有深度。新疆醫科大學項目“百年兵團路、戍邊報國情”團隊學生艾力亞(ya) 爾·吾吉阿卜拉說,和田47團老兵紀念館是他和同學們(men) 每年都要到的紅色打卡點,戍邊英雄把生命留在了祖國西北,築起巍峨界碑捍衛祖國疆土的感人故事,時刻激勵著大家永遠銘記英雄、不斷砥礪奮進。據主辦方相關(guan) 負責同誌介紹,本次參賽的紅色專(zhuan) 項作品既有對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革命精神的深刻闡釋,也有對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共富共興(xing) 的賦能與(yu) 探尋,還有對踴躍投身基層建設的新時代青年奮鬥事跡的描述與(yu) 刻畫,充分挖掘社會(hui) 實踐經曆中的思政元素,助力理論講授與(yu) 信仰塑造、實踐鍛煉與(yu) 理論學習(xi) 的同向同行。
團遵義(yi) 市委書(shu) 記李良說,今年暑假共有全國近2000名學生深入遵義(yi) 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體(ti) 悟紅色文化,共同見證黨(dang) 和國家大踏步發展的“貴州縮影”。在播州區花茂村,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yu) 藝術學院實踐團通過調研整體(ti) 村貌,起草不同設計風格方案十餘(yu) 版,繪製多幅符合當地特色和傳(chuan) 統文化,深受村民喜愛的牆繪作品,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西南科技大學“數理之美”科學傳(chuan) 播實踐團赴遵義(yi) 正安縣、務川縣等地開展“行走的科學傳(chuan) 播”暑期社會(hui) 實踐活動,為(wei) 當地中學生進行科學家精神宣講,在這片紅色沃土上將“挑戰杯”與(yu) “三下鄉(xiang) ”兩(liang) 個(ge) 品牌項目有機耦合,讓青春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li) 之花。
據悉,本屆競賽紅色專(zhuan) 項活動以“實踐感悟新時代 挺膺擔當新征程”為(wei) 主題,鼓勵同學們(men) 以團支部為(wei) 單位,上好一堂紅色課、組建一支實踐團、形成一件好作品、開展一次交流營,廣泛組織發動學生開展理論學習(xi) 、實踐活動、交流分享,充分發揮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引領力和組織力,引領廣大團員和青年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挺膺擔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雅娟 通訊員 王冰 周軒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