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論壇 團校教師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培訓工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的講話中強調,“好幹部是選拔出來的,也是培育和管理出來的。”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把幹部教育培訓作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規劃》),通知指出,“加大名師培養(yang) 引進力度,把幹部教育培訓師資納入各級人才政策支持範疇,努力造就一批對黨(dang) 忠誠、精通黨(dang) 的創新理論、授課水平高、在學科領域有影響力的知名教師。”
團校因黨(dang) 而立、因黨(dang) 而變革。當今團校正處在曆史發展的重大機遇期,每一位團校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都處於(yu) 時代發展的大平台,責任重大,使命艱巨,機遇難得。團校教師要抓住曆史機遇,實事求是,摒棄浮誇、祛除浮躁,既要坐住坐穩“冷板凳”,亦要朝氣蓬勃,滿懷壯誌豪情,善作善成,跟得上時代的“催征號”,在新的曆史時期取得新的發展和進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培訓工作。
“用心”是心之所係,“用力”是力之所使,“用情”是情之所寄,隻有不斷調動起我們(men) 全部的心智,提升認知、重塑思維、持續行動,才能成為(wei) 團幹部合格的良師和益友。
何為(wei) 用心?就是以做好幹部培訓工作為(wei) 己心。一要堅持為(wei) 黨(dang) 育人的初心。要始終高舉(j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偉(wei) 大旗幟,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聚焦團校團幹部教育培訓的主責主業(ye) ,做到心中有學員、心中有責任。無論是日常管理,還是教學科研,都要堅持共青團為(wei) 黨(dang) 育人的初心,把提升團幹部綜合能力的意識鐫刻在靈魂深處。要時刻謹記我們(men) 擁有的一切是來自團校平台,並非個(ge) 人,要堅持用好自重、自律、自省三把鑰匙,切實做一名團幹部培訓的有心人、熱心人、暖心人,讓學員切身感受到團校教師的青春活力和熱情誠懇。二要堅持求學問道的“癡心”。宋朝黃庭堅被列為(wei) “蘇門四學士”之一,他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讀書(shu) ,便覺語言無味,麵目可憎。”作為(wei) 一名科研工作者,要做到淡泊名利、潛心鑽研、癡迷學術的思想境界,要給團幹部講好課,紮實的科研功底是必要條件,隻有堅持不斷求知的欲望,堅持將黨(dang) 的創新理論與(yu) 共青團工作實踐相結合,才能講出理論的高度、思想的深度,並不斷提升實踐的厚度。
何為(wei) 用情?就是對待幹部培訓工作要“動之以情”。一是堅持用“情”密切聯係學員,做學員的“貼心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學員在團校生活、學習(xi) 情況,隻有親(qin) 身去轉轉、親(qin) 自去看看,親(qin) 耳聽學員說說、親(qin) 切跟學員嘮嘮,才能有直觀感受和全麵真實的了解。越是用“情”聯係學員,越能在縮短與(yu) 學員的空間距離過程中,對團校的學員管理製度、教學模式有深入的思考。二是用“情”對待科研、教學工作。對於(yu) 不少從(cong) 象牙塔剛剛走向工作崗位的團校青年教師,如何快速、順利實現身份的轉變,是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青年教師雖然學曆層次高,知識麵廣,理論水平高,但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在踏上講台前的基層工作經曆幾乎為(wei) 零,脫離基層的現象十分典型。例如,社會(hui) 經驗相對不足,人際交往能力有待提升,教學理念和方法有待改善。但在團校我們(men) 麵對的是來自基層一線的團幹部,有著豐(feng) 富的共青團工作實踐經曆、治理經曆、領導經曆,教師向學員“示弱”並不是一件丟(diu) 人的事,要充分利用團校提供給我們(men) 的廣闊平台,帶著問題和思考與(yu) 學員溝通,體(ti) 會(hui) 基層共青團工作的難點與(yu) 困境,真真切切體(ti) 會(hui) 當代青年所思所盼,真正做到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
何為(wei) 用力?就是對待幹部培訓工作要傾(qing) 盡全力。一是用力苦練基本功。培養(yang) “眼睛向下”的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坐住坐穩“冷板凳”,做好教學和科研的本職工作。共青團工作的思想性和實踐性極強,要想勝任團校教師的工作,必須增強學習(xi) 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揚勤於(yu) 學習(xi) 、善於(yu) 學習(xi)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拿出“擠勁”“鑽勁”“韌勁”,要有“咬定青山”的定力,拿出“勁草能抗疾風卷,鬆柏可耐霜雪寒”的毅力,以學習(xi) 來克服“本領恐慌”,以學習(xi) 支撐個(ge) 人成長發展。要聚焦教書(shu) 育人主業(ye) ,安心從(cong) 教、靜心從(cong) 教,“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要給團幹部講好課,除了要有紮實的科研基礎,專(zhuan) 注於(yu) 自己的科研方向,更要廣泛涉獵古今中外的典籍、著作,特別是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兩(liang) 個(ge) 結合”的背景下,加強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典籍的研究,將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這一主題貫穿幹部培訓的始終,才能講出富有時代特征、實踐特色、務實管用的精品課程。要引導團幹部學習(xi) 黨(dang) 史、新中國史,做到知史愛黨(dang) 、知史愛國,推動團幹部不斷運用國學經典的真理力量推動共青團工作的發展。二是修身的第一要務是修心。團幹部來到團校是為(wei) 了加強政治訓練、黨(dang) 性鍛煉、作風錘煉,進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論水平。青年教師要圍繞團幹部培訓的內(nei) 容切實提升業(ye) 務能力,把握青年工作規律,永葆進取之心,真正實現做人與(yu) 做學問相結合,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yang) 紮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誌向和抱負,少質問他人“為(wei) 什麽(me) ”,多自問自己“憑什麽(me) ”,常追問集體(ti) “缺什麽(me) ”。國無德不興(xing) ,人無德不立。隻有堅持修身、修心、養(yang) 德並舉(ju) ,正確對待義(yi) 利、公私與(yu) 群己問題,進而向先公後私、公而忘私、大公無私的境界大步邁進,才能行得更遠、走得更穩,開創學校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麵。
人生萬(wan) 事須自為(wei) ,跬步江山即寥廓。新征程上,隻有建設政治強、業(ye) 務精、作風好的師資隊伍為(wei) 團幹部培訓作保障,培養(yang) 忠於(yu) 黨(dang) 、忠於(yu) 人民、熱愛青年、紮實苦幹的青年幹部骨幹,才能不斷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青年群眾(zhong) 工作和共青團建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作者係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dang) 的青年運動史教研部講師,法學博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