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是‘學渣’”,是一次教育療愈
作者:土土絨
在山東(dong) 某小學的家長會(hui) 上,一位父親(qin) 的發言引起了全場熱烈的掌聲。“我兒(er) 子是‘學渣’,但是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為(wei) 國之棟梁。”近日,這段“學渣”爸爸的發言火上了熱搜。
在網絡上,網友紛紛點讚:“學霸級發言”“高情商範本”“格局打開了”……確實,見多了“牛娃”“學霸”的宣傳(chuan) ,見到一位為(wei) “學渣”代言的家長,真令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這位爸爸首先打動人的,是他的坦誠。“我的兒(er) 子學習(xi) 成績特別差,給我們(men) 班裏嚴(yan) 重拖了後腿,我也深表歉意”,我作為(wei) 一名學生家長,看到這段話感慨萬(wan) 千。孩子成績不好,家長的壓力也很大,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出好成績呢?但有的時候,現實就是這麽(me) 不如人意。
北大教育學院副教授丁延慶曾在一段視頻中吐槽,自己6歲就能背下整本新華字典,本科就讀於(yu) 北大,妻子也是北大畢業(ye) 的高材生,但女兒(er) 卻在“學渣”的道路上越跑越遠。重慶大學教授張小強則在學院官網的自我介紹中自嘲:“雖然指導的研究生已超過70名,依然對初中生女兒(er) 的教育束手無策。”無奈之情溢於(yu) 言表。他們(men) 並不是不重視教育,隻是在孩子的成績上遭遇了挫敗。
給孩子一點寬容,也是給自己一點寬容。山東(dong) 這位爸爸打動人的,還有他的樂(le) 觀。不管孩子現在的成績怎樣,“我依然相信他能夠有個(ge) 美好的未來”“他完全有可能成為(wei) 國之棟梁”。父母對孩子都有美好的期許,但是當外界用分數或其他形式來貶低孩子的時候,這份信心還能堅定保持嗎?恐怕很多父母會(hui) 懷疑,會(hui) 猶豫,甚至會(hui) 因為(wei) 外界評價(jia) 而打擊孩子。但是,這位爸爸沒被孩子低迷的分數打倒,依然保持著樂(le) 觀的心態。
這還不是毫無依據的盲目樂(le) 觀。“我的兒(er) 子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強大……走向社會(hui) 之後,一個(ge) 人心理承受能力強大和情商高,這是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個(ge) 因素。”這位爸爸敏銳地找到了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可見他非常了解孩子。他懂得,學習(xi) 成績不能代表一個(ge) 人的全部,更不能決(jue) 定一個(ge) 人的一生。現在成績不好,不代表以後也不好;一個(ge) 人的成績差,不代表就一無是處。每個(ge) 人都有自己的優(you) 點,找到它並揚長避短,一樣能做出成績。
即便是個(ge) “學渣”,也不因此否定孩子,而是看孩子在哪一方麵感興(xing) 趣、有優(you) 勢,最後發展某些方麵的特長,這種學習(xi) 成績不好卻做出一番成就的例子太多,我們(men) 不必一一列舉(ju) 。
在教育焦慮蔓延的當下,不少家長仍熱衷於(yu) 給孩子報課外班,與(yu) 各種“牛娃”攀比,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山東(dong) 的這位家長用自己的行動,為(wei) 教育焦慮做了一次療愈。
其實,孩子的成績總是有好有壞,但每一個(ge) 孩子都同樣重要。從(cong) 概率上說,絕大多數孩子都將是普通人,我們(men) 也是眾(zhong) 多普通人中的一個(ge) 。家長固然希望孩子成為(wei) “國之棟梁”,但是,即使成不了也沒關(guan) 係,隻要踏踏實實努力,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幸福生活。但願這位“學渣”爸爸的發言,能緩解更多家長的緊張心態,也給那些成績暫時落後的孩子們(men) 爭(zheng) 取一些空間。(土土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