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單分子量子糾纏首次實現

發布時間:2023-12-11 16:22:00來源: 科技日報

  【總編輯圈點】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劉霞)美國兩(liang) 個(ge) 科研團隊在7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分別刊文稱,他們(men) 首次讓單個(ge) 的分子處於(yu) 量子糾纏狀態。在這種奇怪的狀態下,分子之間即使相距遙遠也能同時相互關(guan) 聯、相互作用。研究團隊指出,這項研究為(wei) 很多應用奠定了基礎,包括構建更好的量子計算機、量子模擬器和傳(chuan) 感器等。

  實現可控的量子糾纏麵臨(lin) 諸多挑戰,此前科學家從(cong) 未讓單個(ge) 分子發生量子糾纏。研究人員指出,與(yu) 原子相比,分子具有更多量子自由度,可以新方式相互作用,這使它們(men) 特別適合用於(yu) 某些量子信息處理和複雜材料的量子模擬。但分子非常複雜,自由度難以把控,因此讓單個(ge) 分子發生量子糾纏極為(wei) 困難。

  在最新研究中,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勞倫(lun) 斯·丘克等人選擇了一種具有極性的分子,用激光將其冷卻到超低溫,然後使用一套激光束係統“光鑷”擷取單個(ge) 分子,由此可以創建由一個(ge) 一個(ge) 的分子組成的陣列,如孤立的分子對和無缺陷的分子串。

  接下來,他們(men) 將量子比特編碼為(wei) 分子的非旋轉和旋轉狀態,並證明這些分子量子比特仍然相幹(疊加)。另外,他們(men) 使用一係列微波脈衝(chong) ,使單個(ge) 的分子以相幹方式相互糾纏,並讓這種糾纏持續了一定時間,實現了兩(liang) 個(ge) 糾纏分子的雙量子比特門,後者是通用數字量子計算和複雜材料模擬的基石。哈佛大學科學家開展的類似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

  研究團隊指出,這種分子陣列有望成為(wei) 很多量子研究領域的新平台,如模擬量子多體(ti) 係統以發現材料的新磁性等。

  量子信息技術是目前炙手可熱的前沿科學領域,相關(guan) 研究進展層出不窮。多個(ge) 量子比特的相幹操縱和糾纏態製備,是發展可擴展量子信息技術,特別是量子計算的最核心指標。量子計算實現的必要條件包括可擴展、可初始化、長相幹等。其中,可擴展性即增加量子比特數目,可實現大規模量子計算;而長相幹時間即量子態保持量子相幹,能用於(yu) 邏輯運算。此前,科學家已實現多個(ge) 光量子比特超糾纏態的實驗製備,讓單個(ge) 分子處於(yu) 量子糾纏狀態,有望為(wei) 量子信息技術研究帶來新啟發。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