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用青年誌願者行動引領廣大團員和青年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

發布時間:2023-12-14 10:1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ti) 談話時強調,要充分激發廣大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共青團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踐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必須回答好“如何引領廣大團員和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的必答題。

  依托黨(dang) 賦予共青團完備的組織體(ti) 係,共青團在不同曆史時期形成了多種行之有效的動員方式,引領廣大團員和青年投身黨(dang) 和國家的重大需求。隨著現代化國家的建設,青年社會(hui) 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新經濟組織、新業(ye) 態、新模式以及新社會(hui) 組織中的新興(xing) 領域青年日益成為(wei) 重要力量。因此,亟需探索新形勢下引領更廣泛的團員和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的有效路徑。

  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中國青年誌願者事業(ye) 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的共青團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創新工作領域、服務社會(hui) 需求的一大創舉(ju) ”。新時代新征程上,誌願服務這一蘊含著人類共同價(jia) 值的“國際語言”正是符合共青團為(wei) 黨(dang) 育人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有力實現形式。

  一、青年誌願者行動既是青年挺膺擔當的“舞台”,更是共青團為(wei) 黨(dang) 育人的“講台”

  1.青年誌願服務是現實而具體(ti) 的共產(chan) 主義(yi) 行動。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yi) 的異化本質,指出隻有揚棄私有財產(chan) ,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才能實現人的解放。誌願服務基於(yu) 人的意誌選擇,使個(ge) 人通過勞動獲得積極體(ti) 驗,讓勞動回歸人類本質即自由自覺的勞動,是一種典型的對異化勞動積極揚棄的“現實的共產(chan) 主義(yi) 行動”。列寧曾對“共產(chan) 主義(yi) 星期六義(yi) 務勞動”這一蘇俄黨(dang) 團組織開展的誌願服務早期形式給予極高評價(jia) ,認為(wei) 它“異常寶貴”“從(cong) 中正在產(chan) 生一種比戰勝了資本主義(y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更高級的東(dong) 西”“是共產(chan) 主義(yi) 的實際開端”。毛澤東(dong) 同誌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初心凝練為(wei) 崇高樸素的“為(wei) 人民服務”。他在悼念張思德同誌時指出:“我們(men) 這個(ge) 隊伍是完全為(wei) 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wei) 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他評價(jia) 雷鋒精神為(wei) “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精神”。誌願精神凝結著中華文明的傳(chuan) 統美德,閃爍著共產(chan) 主義(yi) 的道德光輝,是引領社會(hui) 文明進步的強大力量。

  2.青年誌願服務根植於(yu) 百年中國青年運動。百年青年運動史就是一部青年始終追隨黨(dang) 的腳步,在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感召下,先進青年追求進步、舍身忘我、無私奉獻的曆史。這與(yu) 誌願精神具有高度同源性。比如,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共青團中央局組織開展以擁軍(jun) 優(you) 屬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共產(chan) 青年團禮拜六”活動,並由團員發展到全體(ti) 青少年,把團的活動和中心工作結合起來,為(wei) 以後的青少年共產(chan) 主義(yi) 義(yi) 務勞動創造了寶貴經驗。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青年組建“青年誌願墾荒隊”,向困難進軍(jun) ,向荒原進軍(jun) ,用青春和熱血寫(xie) 下服務祖國、奉獻社會(hui) 的青春華章。20世紀60年代,團中央在全國青年中開展學習(xi) 雷鋒活動,為(wei) 倡導社會(hui) 新風努力。改革開放以來,共青團適應黨(dang) 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開展青年誌願者行動,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在現代化建設各條戰線上奮鬥奉獻。進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青年誌願者行動蓬勃發展,廣大青年在大型賽會(hu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綠色發展、社區服務、防疫應急等重要領域書(shu) 寫(xie) 誌願青春。

  3.青年誌願服務符合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最終著眼於(yu) 社會(hui) 全麵進步和人的全麵發展。誌願精神彰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與(yu) 現代化對人的精神訴求高度契合。隨著價(jia) 值觀念日益多元,發展誌願服務有利於(yu) 在全社會(hui) 範圍內(nei) 建立起互助友愛、團結進步的社會(hui) 氛圍,實現物質和精神協調發展,符合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內(nei) 涵。此外,誌願服務具有的全人類發展理念和國際主義(yi) 精神,是中國式現代化胸懷天下的具體(ti) 體(ti) 現,也是培育具有世界眼光和國際交往能力的新時代好青年的重要載體(ti) 。

  二、用青年誌願者行動引領廣大團員和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

  1.把握為(wei) 黨(dang) 育人的根本。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共青團要把加強對廣大團員和青年的政治引領擺在首位。為(wei) 黨(dang) 育人始終是共青團的根本任務。青年誌願者行動要從(cong) 為(wei) 黨(dang) 育人的高度,通過有目標、有組織的全鏈條項目設計,引領青年參加不同內(nei) 容、類型和領域的誌願服務,感悟“國之大者”。要推動青年在沉浸式、體(ti) 驗式學習(xi) 中增進世情國情認知,增強責任意識和家國情懷,深刻領悟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誌願實踐中學習(xi) 成長。要用好用活用足大型賽會(hui) 等大思政平台,係統梳理總結誌願者行動引領青年思想進步、幫助青年成長成才的實現路徑,例如在誌願者培訓中嵌入時政思政內(nei) 容、通過臨(lin) 時黨(dang) 、團組織建設結合服務場景思想育人、融入情感溫度服務育人,在誌願服務一線培養(yang) 、考察、吸納優(you) 秀青年人才等。

  2.壯大誌願服務的力量。誌願者行動是共青團組織動員青少年、特別是社會(hui) 領域青年力量參與(yu) 的一種有效途徑。一方麵,要發揮共青團組織化動員優(you) 勢。把誌願服務作為(wei) 共青團的重要工作手段,拓展團組織引領新時代青年群體(ti) 的路徑。青年誌願者工作要積極融入基層的組織理念變革和組織格局重塑,結合團員向社區報道、社區第二支部等機製設計,為(wei) 基層團的工作提供工作抓手和載體(ti) 。另一方麵,要創新社會(hui) 化動員路徑。在發揮共青團主導作用的前提下,用好青年誌願骨幹和公益社團在社會(hui) 發動、培訓激勵等方麵的獨特優(you) 勢,變“賽跑關(guan) 係”為(wei) “夥(huo) 伴關(guan) 係”,優(you) 勢互補。要發掘一批與(yu) 共青團保持密切關(guan) 係,有高度政治認同、組織認同、價(jia) 值認同的合作夥(huo) 伴,打造以共青團為(wei) 中心的青年誌願公益“朋友圈”。三是要支持青年誌願服務組織建設,大力培育共青團主導的青年誌願服務組織,為(wei) 青年誌願服務組織運行創造更多便利條件。這將在壯大誌願服務力量的同時為(wei) 黨(dang) 凝聚、引領更多青年社會(hui) 組織。

  3、打造富有時代氣息的項目。項目是社會(hui) 動員的抓手和載體(ti) 。項目對不對路、吸不吸引,決(jue) 定著社會(hui) 動員的方向和效果。青年誌願服務項目可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確定。所謂“自上而下”就是我們(men) 要始終聚焦黨(dang) 和國家戰略、各級黨(dang) 委、政府的中心任務設置、設計項目,適時拓展項目領域,打造新的品牌項目。所謂“自下而上”,即我們(men) 厘定方向,依托誌願服務項目大賽等形式,遴選、發掘基層有價(jia) 值、可持續的項目形成上級團組織認可的項目清單,進而賦能推廣。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認為(wei) 社區是社會(hui) 治理的關(guan) 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要“更好發揮誌願服務在社區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我們(men) 要將基層社區作為(wei) 青年誌願服務項目設置的主攻方向。

  4.健全常態長效的機製。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要完善誌願服務製度和工作體(ti) 係。打造現代化的青年誌願服務體(ti) 係是促進青年誌願行動永葆活力、可持續發展的保證。進行體(ti) 係建設首先要堅持黨(dang) 建引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為(wei) 誌願服務搭建更多平台,給予更多支持,推進誌願服務製度化常態化”。其次,要注重頂層設計,推進青年誌願服務法製化建設,優(you) 化誌願服務法律法規,更好地發揮《誌願服務條例》作用,完善青年誌願服務規章規範,確保青年誌願行動有章可循。

  5.濃鬱誌願文化氛圍。誌願文化的營造有助於(yu) 激勵身份感、歸屬感和榮譽感,有利於(yu) 凸顯和發揮青年誌願者作為(wei) 共青團“金字招牌”的品牌功能。與(yu) 此同時,青年誌願者以蓬勃朝氣和昂揚銳氣,積極投身現代化建設的精神風貌和青春形象,又具有引領青春潮流、彰顯青春擔當、引領社會(hui) 風尚和更多人參與(yu) 的作用。加強誌願文化宣傳(chuan) ,可通過舉(ju) 辦有社會(hui) 影響力的青年公益盛典、大力開發青年喜歡的誌願文創產(chan) 品,如盲盒、聯名產(chan) 品等,吸引青年參與(yu) 誌願服務。要鼓勵青年誌願者亮明身份、樹好形象、主動擔當、敢於(yu) 作為(wei) ,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發掘更多優(you) 秀的青年誌願服務典型,加強宣傳(chuan) ,講好誌願服務故事,讓參與(yu) 服務的青年誌願者更有榮譽感,加深青年人對誌願服務的感性認知,引領“誌願服務光榮”的時代風尚。

  (作者係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shu) 記)

  王江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