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曆史 珍愛和平——全國各地舉行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勿忘曆史 珍愛和平——全國各地舉(ju) 行第十個(ge)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新華社記者
12月13日,古城南京在寒冬中迎來第十個(ge) 國家公祭日。上午10時,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yi) 式在侵華日軍(jun)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公祭廣場上隆重舉(ju) 行。國旗半降,哀樂(le) 低回。
約8000名胸前佩戴白花的各界代表垂首。86年前,侵華日軍(jun) 在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萬(wan) 同胞慘遭殺戮,古都南京滿目瘡痍,無數民眾(zhong) 流離失所……那是南京城曆史上的至暗一刻。
95歲高齡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艾義(yi) 英參加國家公祭儀(yi) 式。這位在浩劫中失去了6位親(qin) 人的老人發自肺腑地說:“曆史不能忘,記住是為(wei) 了不再重演。”
在北京豐(feng) 台區,紛紛揚揚的雪花從(cong) 空中飄落。上午10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紀念館前的廣場上,身著深色服裝的人們(men) 神情嚴(yan) 肅,手中的菊花在風中微微顫動。當雄壯的國歌聲響起,人們(men) 齊聲高唱;國歌聲畢,人們(men) 低首肅立。
除了舉(ju) 行悼念活動,該館當日還為(wei) 參加活動的觀眾(zhong) 設置專(zhuan) 題講解,讓他們(men) 更好地認識、理解、銘記南京大屠殺那段曆史。一件件文物震撼人心,英烈的故事感人肺腑。北京印刷學院學生林若彤說:“沒有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何來我們(men) 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沈陽“九一八”曆史博物館的序廳內(nei) ,有一座象征抗日英靈浩氣長存的金字塔形臥碑。悼念活動開始後,人們(men) 向臥碑敬獻蠟燭,博物館小誌願者們(men) 用鏗鏘有力的嗓音朗誦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銘文”。
當日,博物館還精心準備了100份抗戰曆史思考卡,讓孩子們(men) 寫(xie) 下對英雄最想說的話。沈陽“九一八”曆史博物館館長範麗(li) 紅說:“讓孩子們(men) 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敬意與(yu) 哀思,喚起他們(men) 內(nei) 心深處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
在山東(dong) 省棗莊市鐵道遊擊隊黨(dang) 性教育基地的鐵道遊擊隊紀念碑前,86名青少年學生集體(ti) 誦讀《和平宣言》。“民族覺醒,獨立解放,改革振興(xing) ,國運日昌……”鏗鏘有力的宣言,訴說著“勿忘國恥、振興(xing) 中華”愛國情、報國誌。
在曾發生過著名農(nong) 民抗戰的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莒南縣板泉鎮淵子崖村,當地村民和32名小學生自發來到淵子崖保衛戰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向抗日烈士紀念塔敬獻鮮花。“先烈們(men) 誓死捍衛家園的精神不能忘卻。”板泉鎮淵子崖小學六年級學生林浩說,我們(men) 要銘記曆史、珍愛和平,努力學習(xi) 、報效祖國。(記者蔣芳、邱冰清、趙洪南、楊文、羅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