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下“新職人”如何“破壁出圈”
來自貴陽的00後主播劉安鑫,在快手賬號上有眾(zhong) 多粉絲(si) 。作為(wei) “村BA”的記錄者,劉安鑫不僅(jin) 通過短視頻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讓更多人關(guan) 注貴州籃球的發展。圖為(wei) 劉安鑫在“快手村BA”貴州站決(jue) 賽賽場表演飛身扣籃。受訪者供圖
“隻需要一個(ge) 攝影師就好,文案、剪輯、發布都自己來。”接觸短視頻直播以來,來自河北廊坊的90後房產(chan) 主播經紀人王影已在網上發布了486個(ge) 短視頻,帶“老鐵們(men) ”雲(yun) 看房、雲(yun) 選房。
當“經濟”二字前加上“數字”的前綴,就業(ye) 機會(hui) 、就業(ye) 群體(ti) 甚至就業(ye) 生態都在悄然發生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2022年版)》首次標注了數字職業(ye) (標注為(wei) “S”),共有97個(ge) ,例如數字媒體(ti) 藝術專(zhuan) 業(ye) 人員、電子商務師、互聯網營銷師等。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近期發布的《短視頻直播生態催生新職業(ye)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報告》顯示,一塊屏幕背後發生了諸多變化:中青年成短視頻直播生態新職業(ye) 的主力軍(jun) 。其中,18-24歲占29%,25-34歲占26%,35-44歲占25%。18-34歲占比達到5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2022年版)》的1639個(ge) 職業(ye) 中,短視頻平台快手覆蓋八成以上的數字職業(ye) ,為(wei) 勞動者提供了更廣闊的職業(ye) 發展空間。
在數字經濟的大潮下,被稱為(wei) 新職人的新職業(ye) 從(cong) 業(ye) 者麵臨(lin) 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麵對無邊的網絡,他們(men) 將獲得怎樣的發展空間?
一塊小屏帶出五花八門新職業(ye)
“網絡越來越發達,客戶想了解的也越來越多。”王影介紹,她選擇加入快手的線上探房隊伍的原因是,順應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
在她看來,與(yu) 傳(chuan) 統房地產(chan) 經紀人相比,線上用戶群更廣,因此,房產(chan) 主播經紀人需要了解更多的市場行情、相似樓盤特點等信息,通過小視頻或直播向客戶推送,客戶達成看房意向後,再從(cong) 線上轉向線下繼續服務。
王影粗略算了算,拍攝探房視頻之前,她一個(ge) 月能與(yu) 二三十組客戶建立聯係,如今,這個(ge) 數字翻了近十倍。隨著客戶成倍地增加,王影的團隊也越來越龐大,除出鏡講解的房產(chan) 主播經紀人外,攝影師、線下選房師等也成了探房團隊的標配。
北京退休職工吳姐也在從(cong) 事與(yu) “探”相關(guan) 的工作。吳姐常在飯點前半小時按下錄製按鈕,到北京大街小巷的美食店嚐鮮。
吳姐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從(cong) 第一次拿起手機拍探店視頻,到自信地給網絡另一端的同齡人推薦特色小店,隻花了不到半年時間。
剛退休的時候,吳姐覺得,“挺高興(xing) 的,不用上班了”。沒過多久,她開始想著找點事幹。在孩子的建議下,她決(jue) 定進駐短視頻平台,當探店達人。
與(yu) “互聯網原住民”相比,吳姐對拍攝機位、視頻剪輯和直播隻略知一二,提及“完播率”“人均在線時長”“GMV(商業(ye) 交易總額)”這些詞,更是一竅不通。按她的理解,看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在吳姐的短視頻中,她總是在飯點前進入北京的餐飲連鎖店或特色小餐館,用稍慢的語速介紹菜品和打折信息,並且根據不同年齡段用戶的需求,推薦相應的菜品或小食。
“我原本以為(wei) 我的普通話不標準,也不像年輕人那麽(me) 能說會(hui) 道,對直播成績沒有抱太高的期望。”吳姐說,直到看到視頻評論區有用戶留言“催更”,身邊還有朋友上門想搭夥(huo) 兒(er) 直播,她才意識到,這份職業(ye) 也能帶來成就感。
以探店達人的身份再就業(ye) 後,吳姐直播時拿過單場超8萬(wan) 元的成交額,也衝(chong) 上過快手直播榜前20名,今年9月,她的直播成交額超過了20萬(wan) 元。
在短視頻平台上,吉林省鬆原市前郭縣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局就業(ye) 服務中心、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董科奇,把服務就業(ye) 的工作延伸到了線上。
此前,董科奇已經幫助鄉(xiang) 親(qin) 們(men) 找了20多年工作,為(wei) 了“送崗下鄉(xiang) ”,他走遍前郭縣幾百個(ge) 村辦招聘會(hui) ,等到大家開始使用QQ、微信,他又嚐試在這些軟件上發布招聘信息,但取得的效果並沒有理想中好,“企業(ye) 找到合適的工人太難了”。
董科奇介紹,藍領找工作常常是“老鄉(xiang) 帶老鄉(xiang) ”,但“老鄉(xiang) 幹得滿意,不一定自己就滿意”。老鄉(xiang) 介紹工作不對口、不精準,是困擾藍領求職者的問題。
2019年,董科奇看到有人通過直播的形式與(yu) 求職者溝通,發現一對一講解、即時互動的形式特別精準,就此萌生了直播帶崗的想法。
2021年,機遇來了。在快手上的第一場直播中,董科奇單槍匹馬,坐在辦公室裏開始了吆喝。這個(ge) 直播間沒有精致的場景、沒有美顏的濾鏡,憑的實力是盡可能全麵的招工信息。一口東(dong) 北口音的他,自稱“嘮的都是家常嗑”,“一些找工作的藍領,文化程度相對不高,必須說得特別直白,他們(men) 才記得牢”。
直播前,他的賬號隻有200多個(ge) 粉絲(si) ,且多是親(qin) 朋好友。兩(liang) 個(ge) 小時後,他漲了2000多個(ge) 粉絲(si) 。
如今,“董科長”的團隊已經為(wei) 158家企業(ye) 直播招工18820次,發布短視頻4.25萬(wan) 條,累計觀看人次超5.4億(yi) ,通過直播帶崗的形式為(wei) 企業(ye) 招收員工3萬(wan) 多人,勞務工資創收21.39億(yi) 元人民幣。
新職人首要看重的是實現自身價(jia) 值,收入排第二
隨著新職業(ye) 不斷湧現,不少“新職人”開始思考更長遠的未來。實際上,大多數“新職人”是把新平台當作人生價(jia) 值實現的試金石。
《短視頻直播生態催生新職業(ye)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報告》顯示,從(cong) 事短視頻直播的用戶對新職業(ye) 價(jia) 值的認知上,排在首位的是“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接下來才是“獲得可觀收入”。
95後“好運”從(cong) 事網絡主播職業(ye) 已有3年,播過的商品涉及美妝、護膚等品類。她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不同品類的直播對應的時薪水平不一樣,而主播很難“跨界”。她剛入行時主要針對美妝、護膚類產(chan) 品進行直播,現在希望“跨”向時薪更高的本地生活類產(chan) 品,但不太容易被品牌方錄用。
“主播這一行比較‘耗人’。”“好運”解釋,作為(wei) 一個(ge) 成熟的主播,需要隨身備著喉片,偶爾還要到醫院做霧化。此外,在4-5個(ge) 小時的直播時間內(nei) ,需要連續不斷地講解,“你不能隻是在講話,還需要代入情緒”。
家庭主婦魏欣在董科奇的影響下幹了兩(liang) 年多直播帶崗主播。每到春節後的招聘旺季,她能幫助百來位應聘者找到工作。通過這份工作,她不僅(jin) 能賺到企業(ye) 的傭(yong) 金,有了一份可觀的收入,也從(cong) 中切實感受到了自身價(jia) 值的實現,“原來借助互聯網我真的能幫到有需要的人”。
魏欣認為(wei) ,做網絡主播需要“堅持”“有耐心”。她和很多人一樣參加了“職業(ye) 經紀人培訓班”,但真的注冊(ce) 賬號、拍攝作品並堅持直播超過兩(liang) 年的,她算是為(wei) 數不多的一個(ge) ,“當時跟我們(men) 一起參加培訓的有幾千人,但目前我們(men) 這個(ge) 團隊留下的隻有100多人”。
魏欣希望平台能夠給予她們(men) 更成熟的方法論指導與(yu) 相應的流量扶持,“我們(men) 起初是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她表示,關(guan) 於(yu) 視頻拍攝剪輯的技術、直播帶崗的流程、主播的專(zhuan) 業(ye) 話術等方麵,都還有優(you) 化的空間,此外,平台如果能對帶崗內(nei) 容有更多流量傾(qing) 斜,他們(men) 也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
為(wei) 新職人打開更多成長空間
同樣是董科奇“徒弟”的於(yu) 萬(wan) 臣,關(guan) 心的是直播帶崗這一職業(ye) 未來的發展路徑。開播兩(liang) 年多,根據賬號後台數據統計,已有10萬(wan) 多人投遞簡曆,他也幫助幾千人實現了成功就業(ye) 。“目前,50歲以上的老齡工人越來越多,如何幫助他們(men) 精準匹配用工單位、解決(jue) 就業(ye) 需求?”在他看來,作為(wei) 一個(ge) 職業(ye) 經紀人,他需要更多專(zhuan) 業(ye) 知識以解決(jue) 這些問題。
今年2月,快手直播宣布推出“超級新生代”主播激勵計劃,為(wei) 年滿18歲的在校生或畢業(ye) 兩(liang) 年內(nei) 的青年群體(ti) 提供現金和流量,幫助他們(men) 通過短視頻+直播實現就業(ye) 。據悉,今年全年,快手直播將持續拿出現金、流量等資源,推出係統的主播培訓及成長課程,攜手直播上下遊產(chan) 業(ye) 機構,持續扶持大學生等青年群體(ti) 實現就業(ye) 。
快手直播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主播是平台的寶貴資產(chan) ,大學生群體(ti) 的引入,一方麵可以更加活躍快手直播內(nei) 容生態,另一方麵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接受程度較高、學習(xi) 能力較強,也能帶動平台其他主播的共同成長。借助持續的激勵計劃和運營扶持,希望能夠吸納和引入更多優(you) 質的大學生群體(ti) ,持續帶動運營、媒介、文案、數據分析等新型就業(ye) 崗位的繁榮。
直播行業(ye) 正受到求職者青睞。曙光一線公會(hui) 負責人王曙光表示,在2023年應聘的新人主播中,有超過200位是剛畢業(ye) 不久的大學生,與(yu) 往年相比,比例有明顯提升。談及應聘理由,“上限高”“能鍛煉自己”占了大多數。而大學生“學習(xi) 能力快”“網感強”的特點,也讓公會(hui) 對這批“高學曆苗子”的前景充滿期待。
“政府、平台、個(ge) 人三方聯動,讓短視頻直播創作者所從(cong) 事的新職業(ye) 大有可為(wei) 。”中國職業(ye) 技術教育學會(hui) 副會(hui) 長、人社部中國就業(ye) 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原黨(dang) 委書(shu) 記陳李翔認為(wei) 。
近年來,人社部通過加大新職業(ye) 培訓和人才評價(jia) 的工作力度、探索將更多新職業(ye) 納入職稱評審範圍等舉(ju) 措,為(wei) 新職業(ye) 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土壤;快手平台為(wei) 更多的普通人,特別是青年提供了新職業(ye) 學習(xi) 和就業(ye) 的新機會(hui) 、新場景;越來越多的青年也在積極擁抱新職業(ye) ,把數字技術與(yu) 數字化工作和個(ge) 人職業(ye) 發展結合起來,不斷創新就業(ye) 形態。短視頻直播行業(ye) 吸納大量就業(ye) ,形成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化的新職業(ye) 生態。隨著短視頻直播生態與(yu) 產(chan) 業(ye) 深入融合,更多新業(ye) 態和新職業(ye) 不斷成長。“短視頻和直播平台與(yu) 實體(ti) 經濟相融合,賦能傳(chuan) 統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可以增強數字時代創業(ye) 的就業(ye) 倍增效應。”他說。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hui) 會(hui) 長、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原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副部長楊誌明表示,經濟轉型中,新需求引導新供給,新供給創造新市場,新職業(ye) 開發新領域,新業(ye) 態帶動新就業(ye) 。2019年以來發布的新職業(ye) 中,很大一部分與(yu) 數字化、智能化緊密關(guan) 聯。例如,人工智能訓練師將改變生產(chan) 線上的枯燥勞動,裝配式建築施工員將吸引新生代勞動者投身建築業(ye) ,網約配送員給“快遞小哥”新的稱謂,健康照護師激勵著家庭服務業(ye) 人員技能提升,奶茶店、甜品店的服務員擁有了“調飲師”的職業(ye) 身份。“列入國家職業(ye) 目錄的新職業(ye) ,正在增加新生代勞動者的勞動興(xing) 趣,使他們(men) 感受到新技能勞動帶來的快樂(le) 感。”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尹希寧 劉胤衡 記者 黃衝(chong)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