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專碩、專博擴招!教育部重磅發布

發布時間:2023-12-20 16:19:00來源: 人民網

  12月19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教育部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yu) 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有關(guan) 情況。《意見》提出,到2027年,兩(liang) 類學位分類發展實現格局性變化,學位與(yu) 研究生教育的治理體(ti) 係持續完善、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yu) 研究生教育司司長任友群介紹,2022年,我國在學研究生已達365萬(wan) 人,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當前,學術學位、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學術學位博士授權點數量較10年前實現翻番,專(zhuan) 業(ye) 學位授權點總數由10年前占學位授權點總數的37.6%提升至44.2%,其中博士專(zhuan) 業(ye) 學位授權點數量增長3倍。人才培養(yang) 規模上,專(zhuan) 業(ye) 學位授予人數占比從(cong) 2012年的32.29%增至2022年的56.4%。

  明確兩(liang) 類學位同等重要 分類規劃兩(liang) 類學位發展

  《意見》明確,學術學位與(yu) 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教育都是國家培養(yang) 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兩(liang) 類學位同等重要,培養(yang) 單位應在招生、培養(yang) 、就業(ye) 等方麵對兩(liang) 類學位予以同等重視,保證兩(liang) 類學位研究生的培養(yang) 質量。

  學術學位依托一級學科培養(yang) 並按門類授予學位,重在麵向知識創新發展需要,培養(yang) 具備較高學術素養(yang) 、較強原創精神、紮實科研能力的學術創新型人才。專(zhuan) 業(ye) 學位按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別培養(yang) 並授予學位,重在麵向行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培養(yang) 具備紮實係統專(zhuan) 業(ye) 基礎、較強實踐能力、較高職業(ye) 素養(yang) 的實踐創新型人才。

  《意見》提出,區分兩(liang) 類學位點重點布局方向,學術學位堅持高起點布局,重點布局博士學位授權點;專(zhuan) 業(ye) 學位堅持需求導向,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原則上隻開展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專(zhuan) 業(ye) 學位授權點為(wei) 主,同時具有學術學位與(yu) 專(zhuan) 業(ye) 學位的領域側(ce) 重布局專(zhuan) 業(ye) 學位授權點。

  專(zhuan) 碩招生規模將達到總規模的三分之二

  任友群表示,將以國家重大戰略、關(guan) 鍵領域和社會(hui) 重大需求為(wei) 重點,進一步提升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將專(zhuan) 業(ye) 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

  《意見》中提到,支持有條件的培養(yang) 單位進一步擴大推薦免試(初試)招收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的規模,選拔具備較高創新創業(ye) 潛質的應屆本科畢業(ye) 生。在專(zhuan) 業(ye) 學位招生中,鼓勵增加一定比例具有行業(ye) 產(chan) 業(ye) 實踐經驗的專(zhuan) 家參加複試(麵試)專(zhuan) 家組。

  專(zhuan) 碩可實行多元學位論文或實踐成果考核方式

  任友群表示,根據《意見》,將強化定位、標準、招生、培養(yang) 、評價(jia) 、師資等環節的差異化要求。招生階段區分兩(liang) 類學生招生時的重點考察方麵,強調行業(ye) 企業(ye) 專(zhuan) 家參與(yu) 專(zhuan) 業(ye) 學位招生。分類明確培養(yang) 方案、課程、教材、師資的具體(ti) 要求,學術學位應突出教育教學的理論前沿性,厚植理論基礎,拓寬學術視野,強化科學方法訓練以及學術素養(yang) 提升,強化科教融匯協同育人;專(zhuan) 業(ye) 學位應突出教育教學的職業(ye) 實踐性,支持與(yu) 行業(ye) 產(chan) 業(ye) 部門共同製定體(ti) 現專(zhuan) 業(ye) 特色的培養(yang) 方案,為(wei) 專(zhuan) 業(ye) 學位設置專(zhuan) 屬課程,強化產(chan) 教融合協同育人。

  《意見》要求,分類製訂學位論文基本要求和規範、評閱標準和規則及核查辦法,為(wei) 交叉學科、專(zhuan) 業(ye) 學位單獨設置學位評定分委員會(hui) 。特別是提出鼓勵碩士專(zhuan) 業(ye) 學位實行多元學位論文或實踐成果考核方式,如專(zhuan) 題研究類論文、調研報告、案例分析報告、產(chan) 品設計/作品創作、方案設計等。

  基礎學科主要定位於(yu) 培養(yang) 學術博士 提升直博比例

  《意見》還提出,支持具備條件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把基礎學科主要定位於(yu) 培養(yang) 學術學位博士生,進一步提高直博生比例。支持以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為(wei) 引領,創新聯合培養(yang) 機製,打造工程師技術中心、完善導師選聘和考核、重構核心課程等改革措施。

  強化學術學位與(yu) 專(zhuan) 業(ye) 學位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的分類審核與(yu) 評價(jia) ,學術學位授權點突出高水平師資和科研的支撐,專(zhuan) 業(ye) 學位授權點把校外導師、聯合培養(yang) 基地等作為(wei) 必要條件。具備條件的培養(yang) 單位可為(wei) 專(zhuan) 業(ye) 學位獨立設置院係或培養(yang) 機構,提供經費支持,聘任具有豐(feng) 富行業(ye) 產(chan) 業(ye) 經驗的人員擔任負責人,為(wei) 專(zhuan) 業(ye) 學位發展創造更好環境。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