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留學生:“我很喜歡中國,我想讓更多人了解中國”
來自肯尼亞(ya) 的留學生諾亞(ya) 在上海交大學習(xi) 新聞傳(chuan) 播學專(zhuan) 業(ye) ,還沒畢業(ye) ,就把自己練成了抖音、B站及多個(ge) 海外社交平台上的“網紅”。
他拍攝的視頻短小有趣,有中文、英文、法文,有的是介紹自己的學習(xi) 狀態、學校風景、美食,有的是介紹中國的美麗(li) 鄉(xiang) 村。他甚至能清楚地區分上海郊區奉賢區、嘉定區和崇明區。
“你們(men) 看,這是兩(liang) 麵黃。兩(liang) 麵都是金黃色、脆脆的,內(nei) 心軟軟的,特別好吃。來上海,一定要嚐嚐兩(liang) 麵黃。”在近期舉(ju) 行的上海交通大學“留學生之星”評選活動現場,他向現場的觀眾(zhong) 分享。
在這場活動現場,聚集了膚色不同的留學生。他們(men) 有的帶上了發光的LED小廣告牌,有的準備了沙沙作響的塑料棒,為(wei) 自己的同學助威。
留學生在這個(ge) 舞台上,既要講述自己的留華故事,又要進行“中國文化認知風采展示”;既要展示自己的學術成就、平均績點,還要有拿得出手的中國文化節目。
“中文啟發了我的過去,影響著我的當下,也將塑造我的未來。”諾亞(ya) 在現場朗誦了一段毛澤東(dong) 的《沁園春·雪》,“我很喜歡中國,我想讓更多人了解中國”。
他多次走進上海、江蘇、河南、浙江等地的鄉(xiang) 村,與(yu) 當地農(nong) 民交談,與(yu) 中國同學一起調研並體(ti) 驗當地的風土人情,觀察和記錄中國美麗(li) 鄉(xiang) 村的新氣象。他在“我眼中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全球短視頻大賽中獲得第三名,在中肯友好攝影大賽中獲得第三名,在“一帶一路”故事大賽中獲得第二名。
“中國政府給人民作了一個(ge) 承諾,就是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共同富裕。我目睹了這個(ge) 承諾一步一步地兌(dui) 現。”2022年,諾亞(ya) 作為(wei) 首屆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國際學生代表,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分享了在中國的收獲和成長。
來自伊朗的留學生月亮笑起來充滿自信,她目前在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整複外科實習(xi) 。
“早上我給一位女士做了乳房重建手術,又給一名13歲男孩做了上眼瞼下垂矯正手術。不好意思,我在出租車上化了一個(ge) 妝就來比賽了,有點緊張。”緊張的月亮,獲得了這次“留學生之星”的最佳人氣大獎,她上場給大家演唱了一首《中國話》RAP,帶“火”了現場的觀眾(zhong) 們(men) 。
月亮翻出了自己小時候參加中央電視台綜藝節目時的視頻,當時,她對著主持人說,“我很擔心我將來做不了醫生或者空姐,不能為(wei) 人民服務”。這段話令好多懂中文的人驚訝不已——一個(ge) 白皮膚、金頭發的女孩竟然知道“為(wei) 人民服務”。
她還特別喜歡中醫,她的手機裏,存著很多自己給家人、朋友、留學生同學“紮針”的圖片,她用一張自己紮得滿頭是針的照片來給朋友們(men) “安利”中國的針灸,“一點也不疼,真的,你們(men) 來試試”。
在醫院,她不僅(jin) 學會(hui) 了光電抗衰等醫美項目,還學會(hui) 了先進的外科手術,學會(hui) 了針灸、艾灸和拔火罐,“我想以後在伊朗開一個(ge) 中醫館”。
美國人Abraham Zamcheck有一個(ge) 特別東(dong) 方的名字——東(dong) 鴻。他擁有哈佛大學的本碩學位、麻省理工的碩士學位,因對中國文化、曆史、建築的喜愛,到上海交大來讀博。
他來到中國後,長期致力於(yu) 研究中國的建築文化,並利用自己的跨文化優(you) 勢通過研究成果將中國建築文化向全世界介紹。他在上海交大設計學院建築學光啟講席教授阮昕的指導下開展博士研究,完成題為(wei) 《Positioning the Chashou Roof Support in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在中國建築曆史上的“叉手”屋頂建築研究》)的學術論文,原創性地探究了“叉手”這一傳(chuan) 統建築元素是如何被挖掘。
這名美國來的博士還為(wei) 《中國營造曆史》課程開設專(zhuan) 題講座,為(wei) 學院翻譯編撰網站頁麵100多篇,促進學術交流。
加納女生瑞秋身材頎長,能在舞台上邊唱邊跳,盡管音不準,但能把全場氛圍帶動起來。舞台上蹦蹦跳跳的她,實際上來自一個(ge) “硬核”專(zhuan) 業(ye) ——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學院的機械專(zhuan) 業(ye) 。2023年9月,她赴中國商飛公司實習(xi) ,參與(yu) C919、ARJ21等機型的市場分析和定價(jia) 策略構建。她成了中國商飛首名非洲女性飛機估值實習(xi) 生。
孟加拉國的留學生薩夫有一個(ge) 可愛的孩子,他一上台,孩子和妻子就在台下為(wei) 他瘋狂“打Call”。薩夫在孟加拉國開設的黃麻手工藝品工廠已經從(cong) 6年前的7人小作坊,變成了擁有2500名員工的大工廠,其中,超過2000名員工都是孟加拉國家境貧困的女性。
“在上海交大的學習(xi) 中,‘跨文化溝通’‘新媒體(ti) 在商業(ye) 中的應用’‘品牌傳(chuan) 播與(yu) 管理’等課程吸引了我,讓我產(chan) 生了創業(ye) 的想法。”薩夫說,在中國學習(xi) 的決(jue) 定改變了他的人生和職業(ye) 生涯,“我原本隻是想來中國學習(xi) 一下、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2018年至今,他6次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利用中國商業(ye) 平台向中國和全球各地成功出口了許多黃麻手工藝品,同時將中國現代與(yu) 傳(chuan) 統的各類產(chan) 品引入孟加拉國。
薩夫說,通過媒體(ti) 的宣傳(chuan) ,現在許多孟加拉國的年輕人將他視為(wei) 榜樣,對中國的教育體(ti) 係、文化和曆史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