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持續優化 為民企撐好知識產權“保護傘”

發布時間:2023-12-26 11:2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促進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麵落實一批舉(ju) 措。

  ——————————

  “古代的戰場需要排兵布陣,如今的市場競爭(zheng) 亦離不開專(zhuan) 利布局。”石家莊以嶺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以嶺藥業(ye) ”)研究院副院長李向軍(jun) 一邊指著牆上的專(zhuan) 利成果,一邊說道。環顧以嶺藥業(ye) 的展示大廳,企業(ye) 取得突破性技術成果的過程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近日,記者隨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助力京津冀優(you) 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新聞發布地方行活動,深入走訪京津冀多家民營企業(ye) ,探尋知識產(chan) 權助力企業(ye) 成長背後的故事。

  在采訪中,醫藥、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內(nei) 的多家民營企業(ye) 展示了近年來取得的專(zhuan) 利成果。“公司已申請國內(nei) 專(zhuan) 利1270項”“專(zhuan) 利總計482件,其中發明專(zhuan) 利占比近60%”“申請專(zhuan) 利已達110餘(yu) 項,授權近50件”……一串串激動人心的數字,展現了我國民營企業(ye) 在科技創新水平上的突破與(yu) 發展。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促進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麵落實一批舉(ju) 措。民營經濟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是民營企業(ye) 創新的保障,更是企業(ye) 核心力的源泉。

  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駛上“高速路”

  申請知識產(chan) 權的“速度”,成為(wei) 推動企業(ye) 創新發展的一道催化劑。

  “近兩(liang) 年發明專(zhuan) 利的審批速度越來越快。”李向軍(jun) 告訴記者,前不久,公司一項核心發明專(zhuan) 利計劃在澳門上市,原本新藥研發從(cong) 受理、初審到專(zhuan) 利授權要經曆一年左右的時間,但在河北專(zhuan) 利局的支持下,企業(ye) 通過快速預審通道遞交專(zhuan) 利,僅(jin) 在3個(ge) 月內(nei) 就拿到了該發明的授權通知書(shu) ,時間縮短了四分之三。

  “正是得益於(yu) 政府的快速辦理,企業(ye) 才能在國際市場競爭(zheng) 中獲得主動權。”李向軍(jun) 說,加速授權不僅(jin) 使民營企業(ye) 獲得相對較長的專(zhuan) 利保護期限,也極大推動了企業(ye) 的研發創新熱情,增強了“出海”信心。

  以嶺藥業(ye) 重視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知識產(chan) 權管理體(ti) 係。李向軍(jun) 介紹說,企業(ye) 以發明專(zhuan) 利為(wei) 主、外觀設計專(zhuan) 利為(wei) 輔的申請布局,通過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構建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體(ti) 係,形成以專(zhuan) 利、商標、中藥保護等為(wei) 主體(ti) 的多重保護網絡。截至目前,以嶺藥業(ye) 及子公司已申請國內(nei) 專(zhuan) 利1270項,獲得授權738項,外國授權專(zhuan) 利107項。

  同樣的“申請速度”也發生在天津市的專(zhuan) 利審查過程中。“真的是太快了。”天地偉(wei) 業(ye) 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地偉(wei) 業(ye) ”)董事長戴林對“天津速度”讚不絕口。他告訴記者,天地偉(wei) 業(ye) 是一家主要從(cong) 事智能安防軟硬件產(chan) 品和行業(ye) 解決(jue) 方案的科技公司,受益於(yu) 天津市專(zhuan) 利審查周期縮短和快速預審服務的完善,公司一項核心發明專(zhuan) 利僅(jin) 44天就收到了授權通知書(shu) ,一項重點新產(chan) 品外觀設計專(zhuan) 利僅(jin) 1天就得到授權。

  “之前發明專(zhuan) 利從(cong) 申請到授權需要二三年,外觀專(zhuan) 利也需要半年到1年。”該公司知識產(chan) 權部總監崔璨看到,審查周期的縮短不僅(jin) 鼓舞了技術研發人員的創新熱情,也進一步增強了民營企業(ye) 的發展信心。

  天津市知識產(chan) 權局局長吳挺表示,現在,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天津代辦處的紙件專(zhuan) 利申請受理壓縮到1個(ge) 工作日,專(zhuan) 利費用減繳備案審核時間壓縮到5個(ge) 工作日,專(zhuan) 利代辦32項業(ye) 務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

  優(you) 化營商環境,釋放民營企業(ye) 經濟發展潛力

  知識產(chan) 權不僅(jin) 為(wei) 企業(ye) 創新保駕護航,也為(wei) 民營經濟發展破冰除障。

  走進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眼神科技”),門口處懸掛的一排排專(zhuan) 利授權證書(shu) 吸引了記者的眼球。原來,北京眼神科技是第一批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是首家總部落戶雄安新區的人工智能企業(ye) ,在生物識別領域積累了一定優(you) 勢。

  該公司首席戰略官王姝琦告訴記者,發明專(zhuan) 利數量是企業(ye) 技術創新能力的體(ti) 現,也是民營企業(ye) 在行業(ye) 內(nei) “走得快”的關(guan) 鍵。北京眼神科技利用旗下某核心專(zhuan) 利組合進行知識產(chan) 權轉化,公司已增加營收10億(yi) 元,並帶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創收近百億(yi) 元。

  她坦言,民營經濟快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令王姝琦感觸頗深的是,政府提供的專(zhuan) 利申請減免與(yu) 貼息補助,有效降低了企業(ye) 的管理成本,為(wei) 民營企業(ye) 提供了實打實的幫助,“未來我們(men) 會(hui) 加大投入,重視科研成果的轉化,不斷加強市場化應用”。

  對此,雄安新區管委會(hui) 綜合執法局局長牛愛國表示,雄安新區高度重視知識產(chan) 權保護對優(you) 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重要促進作用,未來將進一步強化知識產(chan) 權協同保護機製,優(you) 化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布局,為(wei) 建設美麗(li) 雄安貢獻知識產(chan) 權力量。

  據了解,河北省利用多種形式拓展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融資渠道。截至今年9月,全省知識產(chan) 權質押登記金額116.15億(yi) 元,有效緩解中小企業(ye) 融資難題;天津通過建設知識產(chan) 權金融公共服務平台,目前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產(chan) 品儲(chu) 架達到20億(yi) 元;北京通過創新金融產(chan) 品,引導知識產(chan) 權運營平台等北京服務機構落戶天津,推動三地轉移轉化工作發展。

  政府提供的知識產(chan) 權指導培訓,讓天地偉(wei) 業(ye) 真切感受到政策的溫暖。崔璨告訴記者,2019年,公司產(chan) 品在出海過程中發現品牌商標“Tiandy”在當地被搶注。而他們(men) 缺乏應對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的能力和經驗,天津市知識產(chan) 權局得知消息後,為(wei) 他們(men) 展開了係統、全麵的培訓指導,最終該侵權商標被當地商標局注銷,“避免了近千萬(wan) 元的損失”。

  事實上,近年來,天津市一直致力於(yu) 優(you) 化營商環境。吳挺表示,天津通過打造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高地,不斷優(you) 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先後建成濱海新區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和天津市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為(wei) 創新主體(ti) 提供快速預審、快速維權、知識產(chan) 權導航等優(you) 質服務。

  京津冀聯動專(zhuan) 利開放許可試點

  民營企業(ye) 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創新不斷取得進展,但也有許多難點、堵點需要進一步攻克。

  北京五和博澳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和博澳”)成立於(yu) 2011年,專(zhuan) 注於(yu) 自主知識產(chan) 權、高技術壁壘的原創新藥。截至目前,該公司共申請專(zhuan) 利110餘(yu) 項,已授權發明專(zhuan) 利近50項件。該公司企業(ye) 發展部總監蔣玲敏告訴記者,行業(ye) 內(nei) 既精通法律,又了解知識產(chan) 權,還懂藥物研發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十分短缺。王姝琦也關(guan) 注到人才缺口的問題。她對記者說,有些高端人才願意選擇資產(chan) 實力雄厚的國企和大型民企,“作為(wei) 中小民營企業(ye) ,我們(men) 所吸納的知識產(chan) 權高層次人才,特別是懂國際知識產(chan) 權審核的人員有限”。

  除了人才問題,王姝琦認為(wei) ,以她所在的人工智能領域為(wei) 例,因其底層技術在持續升級,覆蓋的產(chan) 品種類也在不斷拓維,技術背後往往需要更豐(feng) 富的知識產(chan) 權生態參與(yu) ,但現在各家企業(ye) 的長板業(ye) 務趨同,短板相似,容易走向同質化競爭(zheng) 。

  “專(zhuan) 利申請應該在行業(ye) 內(nei) 形成一個(ge) 生態樹”。王姝琦呼籲,企業(ye) 間應加強合作,共同打造知識產(chan) 權上下遊生態鏈,以開放的心態擁抱知識產(chan) 權合作。在此過程中,“政府應起到主導作用,加強民營企業(ye) 、科研院所等機構間的合作,建立知識產(chan) 權聯盟,共同提升國家的核心技術競爭(zheng) 力”。

  為(wei) 此,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積極響應、快速行動,促進創新要素在京津冀自由合理流動。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副主任梁心新表示,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指導京津冀三地開展專(zhuan) 利開放許可試點,在區域內(nei) 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小企業(ye) 之間搭建促進專(zhuan) 利轉化運用的“鵲橋”,現已實現5300餘(yu) 項專(zhuan) 利開放許可數據在三地共享。

  事實上,為(wei) 了讓知識產(chan) 權成果惠及更多企業(ye) ,更好地支撐創新發展,京津冀一直在持續發力。

  在加強京津冀知識產(chan) 權發展聯盟建設的過程中,北京市開展了13場三地知識產(chan) 權重點企業(ye) “一對一、一對多”幫扶活動;河北深入開展“專(zhuan) 利轉化燕趙行”等特色活動,促進京津專(zhuan) 利技術在河北轉化1139次,河北專(zhuan) 利技術在京津轉化793次;天津市高度重視專(zhuan) 利轉化運用,建成天津市知識產(chan) 權生態園和專(zhuan) 利交易平台。

  “保護知識產(chan) 權就是保護技術創新。”蔣玲敏說,為(wei) 了更好發揮出知識產(chan) 權的含金量,企業(ye) 下一步將會(hui) 繼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勇於(yu) 突破核心技術難題,為(wei) 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李悅 記者 寧迪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