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烘焙師在陸兩度創業 盼兩岸更“甜點”
中新社重慶12月25日電 題:台灣女烘焙師在陸兩(liang) 度創業(ye) 盼兩(liang) 岸更“甜點”
作者 梁欽卿
元旦臨(lin) 近,在重慶工作的台灣烘焙師林招君十分忙碌,奶油、雞蛋、麵粉等食材在她的搭配下變成精致的甜點,不斷送到顧客手中。近日,她在工作之餘(yu) 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說,甜點是一份用心傳(chuan) 遞的幸福,希望兩(liang) 岸關(guan) 係也能更“甜點”,吸引更多台灣朋友來大陸投資興(xing) 業(ye) 。
2011年,林招君的家人因工作調來重慶,她也隨之來渝發展。“換一個(ge) 地方,也是換一種生活方式。”她記得自己到重慶當晚,乘車經過渝澳大橋時燈火通明的場景,感歎“這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當即決(jue) 定到重慶生活。
創業(ye) 初期,林招君滿懷信心。那時重慶的烘焙行業(ye) 正處於(yu) 發展黃金時期,大品牌很少,發展空間很大。她在調研後發現,重慶人很喜愛既健康又美味的烘焙食品,於(yu) 是開了一家具有台式風格的烘焙店。
剛開始,林招君的烘焙店主要經營台灣甜品,吸引不少顧客,分店也越開越多,最多時達到11家。不過,店鋪多了,問題也來了,一方麵出在品控上,另一方麵則出在管理上。“以麵包發酵為(wei) 例,有的分店發過頭了,有的是時間沒發夠,品質參差不齊。”經過慎重思考,她關(guan) 閉了經營三年多的甜品店。
店鋪關(guan) 了之後,林招君選擇享受生活,通過旅遊來放空自己。休息期間,身邊有不少朋友都希望她重整旗鼓,也有朋友想給她投資或者合作開店。
“他們(men) 的支持給了我力量。”經過兩(liang) 年多休息,林招君重拾信心,和朋友一起重啟這份“甜蜜事業(ye) ”。再次進入烘焙行業(ye) ,她從(cong) 線下實體(ti) 店轉為(wei) 線上經營,在一個(ge) 200平方米的工作室裏開展工作,產(chan) 品全部通過線上售賣。
“剛開始顧客很少,產(chan) 品也隻有肉鬆蛋糕和芋頭布丁蛋糕兩(liang) 款。”她說,這兩(liang) 款產(chan) 品很有“台灣味”,銷售情況出乎意料地好。靠著客戶之間的口耳相傳(chuan) ,林招君積累了6萬(wan) 多的“粉絲(si) ”,微信群都建了十多個(ge) ,產(chan) 品也發展到20多款。
在林招君眼裏,休閑時間選擇到烘焙店喝個(ge) 下午茶,點一份甜點、品一杯咖啡,順便拍照發個(ge) 朋友圈,是當代人的生活樂(le) 趣。“現在很多商家把心思放在產(chan) 品的外觀創新上,我們(men) 反其道而行之,更注重品質,目的是讓顧客品嚐到家裏的味道。”
工作之餘(yu) ,林招君經常在重慶周邊城市走一走,一方麵是尋找具備地方特色的烘焙食材,另一方麵是分享自己的大陸生活,讓遠在台灣的朋友們(men) 能了解真實的大陸。她認為(wei) ,大陸近年來不斷出台惠台措施,為(wei) 台灣同胞“登陸”發展提供了深厚土壤,可以助力他們(men) 在大陸實現夢想。
心安之處即是家,林招君希望將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幸福的感悟,通過小小的甜品傳(chuan) 遞給更多人。她說:“這份‘甜蜜事業(ye) ’我會(hui) 一直堅持下去,把健康與(yu) 愛送達每一位兩(liang) 岸同胞的心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