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2023年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四大看點

發布時間:2023-12-26 11:2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2023年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四大看點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今年1月至9月偵(zhen) 辦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68.9萬(wan) 起;緬北向我移交3.1萬(wan) 名電詐犯罪嫌疑人;見麵勸阻1389萬(wan) 人次,緊急攔截涉案資金3288億(yi) 元;起草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guan) 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

  麵對發案極多、人民群眾(zhong) 深惡痛絕的電詐犯罪,2023年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依法治理、多方聯動、綜合施策,打擊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新華視點”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

  看點一:緬北向我移交3.1萬(wan) 名電詐犯罪嫌疑人

  當前,以“工業(ye) 園區”“科技園區”為(wei) 幌子的超大犯罪集團盤踞境外,形成規模龐大的詐騙犯罪網絡,成為(wei) 打擊治理電詐違法犯罪必須鏟除的“毒瘤”。

  今年9月以來,在公安部和雲(yun) 南省公安廳指揮部署下,西雙版納、普洱、臨(lin) 滄等地公安機關(guan) 與(yu) 緬甸相關(guan) 地方執法部門開展邊境警務執法合作,開展了一係列打擊行動。

  緬北果敢自治區電詐犯罪集團重要頭目明國平、明菊蘭(lan) 、明珍珍被成功抓獲並移交我公安機關(guan) ,明學昌畏罪自殺身亡,一大批境外詐騙窩點被成功鏟除,10餘(yu) 名電詐集團重要頭目被公開通緝……一係列措施狠狠打擊了境外詐騙集團的囂張氣焰。

  截至目前,緬北相關(guan) 地方執法部門共向我方移交電詐犯罪嫌疑人3.1萬(wan) 人,其中幕後“金主”、組織頭目和骨幹63名,網上在逃人員1531名。

  隨著打擊治理特別是境外抓捕力度加大,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起訴電詐犯罪嫌疑人3.4萬(wan) 餘(yu) 人,同比上升近52%。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廳長張曉津介紹,近期政法機關(guan) 對跨境電詐犯罪集團開展重點打擊,大批在境外從(cong) 事詐騙犯罪的人員集中被抓捕回國,今後一段時期起訴的電詐案件數量將呈持續上升態勢。

  境外抓捕也帶動了一些地區電詐發案數的下降。海南省海口市從(cong) 今年8月開始,發案數已連續4個(ge) 月同比下降,日均發案降至個(ge) 位數;浙江省嘉興(xing) 市今年9月、10月發案降幅明顯,日均發案從(cong) 30多起下降到10多起。

  “今年以來,電詐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17.6%,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同比上升5.6%。”內(nei) 蒙古通遼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大隊長王大偉(wei) 說,公安部組織打擊緬北涉我電詐犯罪,帶動全市電詐發案數持續下降,抓獲境外涉案嫌疑人數明顯上升。

  看點二:依法對21.05萬(wan) 人次進行行政處罰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為(wei) 打擊治理電詐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撐。記者從(cong) 海口市公安機關(guan) 采訪了解到,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出台後,當地電詐案件刑事強製措施率由去年的48%下降至33%,而行政處罰率由去年的5.8%上升至27%。

  “行政處罰對那些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組織、策劃、實施、參與(yu) 電詐活動違法人員形成了有力震懾。”海口市公安局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民警黃嶽文說。

  一年來,公安機關(guan) 依照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對21.05萬(wan) 人次進行行政處罰,主要針對非法製造、買(mai) 賣、使用GOIP、“貓池”等黑產(chan) 設備,非法買(mai) 賣、出租、出借電話卡、銀行賬戶、支付賬戶和互聯網賬號等為(wei) 實施電詐活動提供支持或幫助,以及提供實名核驗幫助和假冒身份開卡開戶等違法行為(wei) 。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的行政處罰措施,有效懲治了相關(guan) “黑灰產(chan) ”違法行為(wei) ;檢察機關(guan) 起訴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數量雖然仍高位運行,但上漲幅度逐步放緩。最高人民檢察院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起訴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11.5萬(wan) 餘(yu) 人,同比上升近13%,漲幅同比下降2.2個(ge) 百分點。

  看點三:聯合懲戒措施正在製定

  根據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有關(guan) 規定,今年11月,公安部會(hui) 同有關(guan) 主管部門起草完成《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guan) 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征求意見稿)》,並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規定了金融懲戒、電信網絡懲戒、信用懲戒以及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等懲戒措施,對於(yu) 因實施電詐及其關(guan) 聯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懲戒期限為(wei) 3年;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guan) 認定的懲戒對象,懲戒期限為(wei) 2年。

  “懲戒辦法征求意見稿列出針對哪些人實施懲戒、針對哪些行為(wei) 實施懲戒,主要目的是為(wei) 了讓公眾(zhong) 清楚認知實施電詐及其關(guan) 聯違法犯罪行為(wei) 將承擔的法律責任,從(cong) 而實現警示教育、預防犯罪的效果。”公安部刑偵(zhen) 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

  ““斷卡”行動以來,一些詐騙窩點出現“卡荒”,導致有人因利益誘惑,鋌而走險出租出借出售個(ge) 人銀行卡、電話卡給電詐犯罪分子。”嘉興(xing) 市公安局偵(zhen) 查中心執行副主任孫偉(wei) 認為(wei) ,出台聯合懲戒措施,將有助於(yu) 社會(hui) 誠信建設,警示因貪圖利益出租出借出售個(ge) 人“兩(liang) 卡”的人,防止他們(men) 成為(wei) 電詐犯罪的“幫凶”。

  為(wei) 體(ti) 現懲戒的適度性,征求意見稿規定,支付賬戶餘(yu) 額可以轉出、提現,為(wei) 懲戒對象保留一張非涉案電話卡等,保留懲戒對象基本的金融、通信服務,確保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看點四:協同治理、源頭治理邁上新台階

  今年2月20日,昆明反詐中心接到群眾(zhong) 舉(ju) 報稱,自己可能接到一個(ge) 詐騙電話。接警員立即將號碼推送至中國電信昆明分公司進行查詢。電信部門3分鍾內(nei) 即反饋了該號碼的開戶信息。同時,雲(yun) 南省公安廳也推送了一條固話線索,兩(liang) 個(ge) 號碼均指向昆明市呈貢區某酒店。昆明市公安局立即行動,抓獲嫌疑人4名,查獲GOIP設備3台,路由器3台。

  “得益於(yu) 公安機關(guan) 與(yu) 電信、聯通、移動公司等企業(ye) 建立涉詐電話線索快速核查工作機製,我們(men) 可爭(zheng) 取用最短時間發現和鏟除非法窩點。”昆明反詐中心民警熊孟說。

  為(wei) 應對不斷迭代升級的電詐新伎倆(lia) 、新手段,各地區各部門加強協同治理,不斷探索新戰法新技法。

  從(cong) 全國層麵看,一年來,源頭治理不斷深化,整體(ti) 合力不斷加強: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hui) 議辦公室對源頭管控問題突出的8個(ge) 涉詐重點地區實行動態掛牌整治;工信部壓實企業(ye) 反詐責任,先後組織開展5批次檢查,涵蓋全國22家電信企業(ye) 、互聯網企業(ye) ;中國人民銀行加強行業(ye) 監管,先後對17家機構進行專(zhuan) 項執法檢查,壓實機構主體(ti) 責任……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府法製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天昊認為(wei) ,一年來,打擊治理工作的跨領域、跨部門交叉合作走深走實。今後,構建長期、持續的協同治理機製,對於(yu) 不斷適應犯罪手段的演變和升級,預防、遏製電詐違法犯罪將起到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記者熊豐(feng) 、劉碩、王研、劉懿德、劉鄧)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