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造福人民 成就夢想

發布時間:2024-01-03 16:3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評論員

  剛剛過去的2023年,我們(men) 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已然到來的2024年,我們(men) 豪情壯誌、信心滿懷。辭舊迎新之際,笑容洋溢在每個(ge) 人的臉上,溫暖充盈在每個(ge) 人的心間。

  新年前夕,習(xi) 近平主席發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字字溫暖人心:“我們(men) 要營造溫暖和諧的社會(hui) 氛圍,拓展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創造便利舒適的生活條件,讓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men)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聲聲關(guan) 切、宛若暖陽。

  國以民為(wei) 本,社稷亦為(wei) 民而立。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hui) 和諧之本。一直以來,我們(men) 始終秉承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過去的一年裏:產(chan) 業(ye) 體(ti) 係更加健全、糧食生產(chan) “二十連豐(feng) ”、綠水青山成色更足、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麵推進,為(wei) 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生活水平夯實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體(ti) 育盛會(hui) 精彩紛呈、假日旅遊人潮湧動、電影市場紅紅火火、低碳生活漸成風尚,為(wei) 豐(feng) 富精神生活、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的力量源泉。在每一個(ge) 平凡的日子裏,各行各業(ye) 的人們(men) 都在用辛勤的汗水和勞動澆灌生活的燦爛芳華;在一些企業(ye) 麵臨(lin) 經營壓力,一些群眾(zhong) 就業(ye) 、生活遇到困難,一些地方發生洪澇、台風、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更有無數人不懼風雨、守望相助,一起直麵挑戰、攻堅克難!

  治國有常,利民為(wei) 本。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men) 黨(dang) 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係列開創性成就。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孩子的撫養(yang) 教育、年輕人的就業(ye) 成才、老年人的就醫養(yang) 老等問題上持續發力,緊緊抓住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時刻關(guan) 心百姓安危冷暖,千方百計幫助群眾(zhong) 排憂解難,方能讓人們(men) 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hui) 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ou) 美的環境,讓日子更有“奔頭”、生活更有“勁頭”。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ge) 中國人的夢。我們(men) 的目標很宏偉(wei) ,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未來,更要勠力同心、攜手同行,不斷為(wei) 人民造福、增進人民福祉,讓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匯聚起磅礴力量!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3日 01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