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共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超10萬項
光明日報北京1月3日電 記者韓業(ye) 庭從(cong) 文化和旅遊部獲悉,截至目前,我國共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超過10萬(wan) 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57項;各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9萬(wan) 餘(yu) 名,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3056名。同時共有43個(ge) 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ce) ,為(wei)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貢獻了中國色彩。
非遺代表性項目和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不斷增加的背後,是非遺保護傳(chuan) 承體(ti) 係的全麵建立和保護傳(chuan) 承渠道途徑的不斷拓展。據文化和旅遊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已建立一係列非遺名錄製度、認定製度、評估製度,有力有效促進了非遺的保護和傳(chuan) 承。另外,我國還建立了非遺中心、非遺工坊、國家文化生態保護區、非遺保護示範基地等多種非遺保護傳(chuan) 承渠道和途徑。比如,全國設立了6700餘(yu) 家非遺工坊,覆蓋了脫貧縣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縣,對於(yu) 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又如,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已經設立了23個(ge) ,國家級非遺生產(chan) 性保護示範基地已經設立了100家。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4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