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為人民燃盡光熱的好法官——鮑衛忠

發布時間:2024-01-05 11:08:00來源: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時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組織宣傳(chuan) 的全國重大先進典型。2023年12月18日,中宣部追授鮑衛忠同誌“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他長期紮根我國西南邊陲,對黨(dang) 忠誠、公正司法,為(wei) 民族地區繁榮穩定貢獻法治力量;他始終珍視民族團結,深入村寨普法釋法,依法保護各族群眾(zhong) 合法權益,被當地群眾(zhong) 親(qin) 切地稱為(wei) 佤山法治“老黃牛”;他嚴(yan) 於(yu) 律己、清正廉潔,彰顯了新時代人民法官的政治本色。

  生前作為(wei) 雲(yun) 南省臨(lin) 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的鮑衛忠,紮根邊疆基層法院工作24年,他奮鬥在執法辦案、服務群眾(zhong) 最前沿,書(shu) 寫(xie) 了不平凡的一生。

  執行被稱作是案件完結的最後一公裏。一頭是申請執行人,一頭是被執行人,就像是天平的兩(liang) 端,拿捏不準就容易失衡。

  做好這份工作,鮑衛忠有自己的一套“規矩”:首次去被執行人家裏,隻要距離不遠,都不穿製服、不開警車。“農(nong) 村群眾(zhong) 看到警車會(hui) 議論,對被執行人影響不太好,不利於(yu) 我們(men) 開展工作。”

  “一次不行就去兩(liang) 次,兩(liang) 次不行就去三次!”麵對執行難題,他的辦法就是用耐心“磨案子”,用雙腳“跑案子”。在阿佤山的村村寨寨,在群眾(zhong) 家的火塘邊、田地裏,都留下了鮑衛忠不知疲倦的身影。“我們(men) 邁出去的是腳步,帶回來的是民心。雖然辛苦,但卻值得!”

  這看似笨辦法,卻是他維護法律尊嚴(yan) 的堅守,帶著大夥(huo) “磨”掉650件積累多年的“釘子案”。

  “一遍不行就多去幾遍,用佤語跟他們(men) 拉家常,老百姓最終都會(hui) 理解。”為(wei) 避免產(chan) 生新矛盾,辦理執行時,鮑衛忠會(hui) 先用佤語跟群眾(zhong) 嘮家常,拉近距離。工作中,他很少采取強製措施,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許多被執行人主動交來執行款。

  在當地佤族傳(chuan) 說裏,有位叫三木羅的英雄,把大事小情斷得公正。後來,佤族人稱他為(wei) “江三木羅”,意為(wei) “公平公正的三木羅”。大家說,鮑衛忠就是現實生活裏的“江三木羅”。

  然而這一切,都定格在了鮑衛忠被推進病房搶救的那個(ge) 下午……2021年10月21日,鮑衛忠突發疾病,倒在辦公桌旁。兩(liang) 天後,因醫治無效,年僅(jin) 45歲的鮑衛忠離開了他無比熱愛的司法事業(ye) 。

  妻子周紅多麽(me) 希望這一切都隻是個(ge) 噩夢。一覺醒來,她的尼茸(鮑衛忠的佤族名)依然還在,哪怕他經常加班、出差……

  當地的佤鄉(xiang) 群眾(zhong) 也不願相信這位為(wei) 了人民燃盡光熱的好法官離開了,更願說他太累了,要好好歇歇了。

  鮑衛忠在入黨(dang) 申請書(shu) 中寫(xie) 道:“要成為(wei) 一個(ge) 有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人,一個(ge) 對人民有利的人,像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先進人物一樣,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的事業(ye) 鞠躬盡瘁。”

  他用生命,實現了這個(ge) 誓言。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