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開年首場國常會“點題”壯大銀發經濟 運用市場機製滿足多樣化需求

發布時間:2024-01-08 15:51:00來源: 證券日報

  1月5日召開的今年首場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研究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政策舉(ju) 措。會(hui) 議強調,發展銀發經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ju) 措,既利當前又惠長遠。

  民政部2023年12月份發布的《2022年民政事業(ye) 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萬(wan) 人,占總人口的19.8%,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萬(wan) 人,占總人口的14.9%。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銀發經濟涵蓋了養(yang) 老服務、健康醫療、老年教育、休閑旅遊等多個(ge) 領域,這些領域的市場需求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而增長,因此銀發經濟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發展銀發經濟正當其時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發展銀發經濟,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

  “我國養(yang) 老服務亟須實現專(zhuan) 業(ye) 化、規範化和集約化。”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供給不足、質量不高、價(jia) 格較高等是當前養(yang) 老服務的短板。需要關(guan) 注養(yang) 老服務法治環境和產(chan) 業(ye) 政策,專(zhuan) 業(ye) 服務人員的供給和老年人消費觀念的改善等方麵。

  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黨(dang) 組成員、副主任叢(cong) 亮日前在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銀發經濟:全球人口老齡化的新機遇”分論壇上所說,人口老齡化趨勢下,滿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銀發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從(cong) 需求端看,銀發經濟發展正當其時。從(cong) 供給端看,銀發經濟蘊藏無限潛能、前景廣闊。從(cong) 國際經驗看,銀發經濟可以有效提振經濟、增進福祉。

  複旦大學老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銀發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將達到19萬(wan) 億(yi) 元,屆時將占總消費的28%,占GDP的9.6%。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供給內(nei) 容仍然集中在餐飲、護理、保健等基礎養(yang) 老服務方麵,尚未形成優(you) 質、精準的產(chan) 品供給和服務體(ti) 係,也難以滿足較高層次的養(yang) 老需求。此外,我國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目前市場化程度偏低,相關(guan) 政策體(ti) 係不夠完善且實操性較差,部分老年人依然持有傳(chuan) 統觀念,這些因素都製約著“銀發經濟”的發展壯大。

  進一步發揮各方合力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對發展銀發經濟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具體(ti) 來看,要切實履行政府保基本、兜底線職責,加強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增加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要運用好市場機製,充分發揮各類經營主體(ti) 和社會(hui) 組織作用,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共同促進銀發經濟發展壯大。要持續完善相關(guan) 政策措施,重點解決(jue) 好老年人居家養(yang) 老、就醫用藥、康養(yang) 照護等急難愁盼問題,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巨豐(feng) 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於(yu) 曉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來看,養(yang) 老服務供給是不足的,預計後續將出台更多政策舉(ju) 措支持銀發經濟的發展,以提供更高質量的基本公共服務。同時,通過智能化養(yang) 老、互助養(yang) 老、社區養(yang) 老、旅遊養(yang) 老、醫養(yang) 結合等,為(wei) 老年人提供更便捷、個(ge) 性化的服務。此外,加強養(yang) 老服務業(ye) 的人才培養(yang) ,推動養(yang) 老服務業(ye) 的創新,以及加強城鄉(xiang) 區域的協調發展、確保養(yang) 老服務資源的均衡配置,將是下一步促進銀發經濟發展的著力點。

  談及如何運用好市場機製、充分發揮各類經營主體(ti) 和社會(hui) 組織作用,明明表示,首先,要加強對老年人居家養(yang) 老、就醫用藥、康養(yang) 照護等方麵的政策支持,解決(jue) 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提高養(yang) 老服務的覆蓋麵和質量;第二,要運用市場機製,鼓勵和引導私營企業(ye) 、非營利組織等多元化經營主體(ti) 參與(yu) 到銀發經濟中,提供更加多樣化和個(ge) 性化的服務;第三,要持續完善相關(guan) 政策措施,為(wei) 各類經營主體(ti) 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勵,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促進創新和競爭(zheng) 。

  對於(yu) 可以為(wei) 經營主體(ti) 提供哪些政策支持和激勵,田利輝建議,可通過政策扶持、稅收優(you) 惠等措施,鼓勵各類經營主體(ti) 和社會(hui) 組織積極參與(yu) 銀發經濟的發展,激發各類經營主體(ti) 和社會(hui) 組織的活力。在監管方麵,要保障相關(guan) 主體(ti) 的合法權益,防止不正當競爭(zheng) ,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此外,可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做法,引進國際優(you) 質資源,加強與(yu) 國際養(yang) 老服務機構的合作,共同開發養(yang) 老服務市場,提高我國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

  記者 劉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