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產業鏈條 贏得競爭主動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專(zhuan) 家視點】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舉(ju) 世矚目的成就,連續八年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規模第一。新能源汽車為(wei) 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提供了新“賽道”,為(wei) 我國外貿結構提質增效提供了新動力。
但是也要看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仍麵臨(lin) 一些較為(wei) 嚴(yan) 峻的挑戰,主要表現為(wei) 部分關(guan) 鍵技術還受製於(yu) 人,支撐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等。作為(wei) 新能源汽車的標杆城市,深圳已形成良好的新能源汽車全產(chan) 業(ye) 鏈生態,具備適度超前布局超充等新能源基礎設施的條件。2023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97萬(wan) 輛,居世界前列,有2.4萬(wan) 家新能源和數字能源企業(ye) ,已在新能源整車、電池材料等主要環節處於(yu) 全球領先地位,尤其在充電模塊製造、充電樁運營等領域,具備適度超前布局超充基礎設施的技術條件與(yu) 市場環境。
可以看到,相關(guan) 配套設施的完備將為(wei) 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普及提供助力和保障。首先,彌補產(chan) 業(ye) 高速增長短板,推動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協同發展。當前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進入到以成本優(you) 勢和技術優(you) 勢為(wei) 核心的競爭(zheng) 階段。我國審時度勢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列為(wei) 我國“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各地積極部署超充基礎設施建設,將在產(chan) 業(ye) 層麵產(chan) 生兩(liang) 個(ge) 協同效應,即推動新能源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以及吸引國際先進企業(ye) 參與(yu) 新能源基礎設施投資。
其次,化解“充電焦慮”,激活新能源車消費市場,助推國家“雙碳”目標實現。根據工信部的規劃,隨著各地陸續建設“超充之城”,到2025年,車樁比將由現在的2.5∶1降為(wei) 2∶1,將大大緩解新能源車主的“充電焦慮”。已有研究顯示,充電速度是影響消費者購買(mai) 新能源車意願的最大製約因素。各地推動將數字技術與(yu) 充電樁設施融合,提高充電效率,將大幅度激活消費者的購買(mai) 積極性,提升電動汽車在我國的普及率。
此外,有利於(yu) 形成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相關(guan) 標準,在全球電動車競爭(zheng) 格局取得領先優(you) 勢。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站在全球第一梯隊,形成了獨立自主的生產(chan) 和配套能力,在充電設施方麵陸續形成了一套可行的配套標準體(ti) 係。未來可以在全國甚至全球的城市、高速公路等領域大規模推廣應用,從(cong) 而在全球電動車競爭(zheng) 格局中爭(zheng) 取更多主動。
展望未來,實現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各城市、各地區需將視野放眼全球科技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格局,緊盯新能源產(chan) 業(ye) 科技趨勢與(yu) 新型基建建設動態,突破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技術短板與(yu) 城市發展瓶頸,為(wei) 深入實施國家“雙碳”戰略、參與(yu) 全球科技產(chan) 業(ye) 鏈樹立典範。
(作者:曾憲聚係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段哲哲係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