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展出一批“龍”相關珍貴文物
中新社重慶1月8日電 (記者 鍾旖)戰國時期的鳥首雙龍紋銅帶鉤、東(dong) 漢“青蓋”銘文龍虎紋鏡、清代青紗拚金繡龍紋馬蹄袖袍……8日,169件(套)與(yu) “龍”相關(guan) 的珍貴館藏文物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完成布展,將於(yu) 9日正式開放。
據介紹,該展為(wei)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一年一度的新春文化係列生肖展,以“龍舞中華”為(wei) 主題。博物館通過文字釋義(yi) 、文物展陳、聲光電手段等形式,分“百蟲之長”“物之靈者”“紫氣東(dong) 來”三個(ge) 板塊,向民眾(zhong) 詳解“龍”如何一步步成為(wei) 集智慧、力量、祥瑞等象征性於(yu) 一身的文化符號。
龍是十二生肖動物中唯一不存在於(yu) 現實世界的動物。策展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文博研究員杜芝明介紹,作為(wei) 靈物崇拜的龍形象經曆了石器時代、商周、秦漢、唐宋的發展演變曆程,在元明清進入全盛時期。這一曆程,也是龍形象向不同器物不斷延伸的過程,出現於(yu) 青銅器、玉器、銅鏡、絲(si) 織品、瓷器等器物上。在曆史發展長河中,龍逐步匯聚起豐(feng) 富的文化內(nei) 涵與(yu) 美好寓意,成為(wei) 人們(men) 精神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宗教、民俗、民族、藝術等諸多方麵。
“我們(men) 從(cong)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上千件和龍有關(guan) 的館藏文物中,精心挑選了169件(套)進行展示。”杜芝明介紹,展出文物主要涉及玉器、銅器、陶器、瓷器、服飾、織繡、石刻、拓片、年畫、版畫、剪紙等,其中已定級的文物達67件(套),“戰國的龍形玉牌、清代‘大清嘉慶年製’款描金龍紋印盒、清代翡翠珊瑚蒼龍教子紋帶鉤等都非常珍貴,有些文物是首次麵世”。
據悉,展覽將持續開放至2024年3月10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還將陸續推出“龍舞中華”新春非遺體(ti) 驗、“龍年有禮”新春送福等活動,民眾(zhong) 可在博物館內(nei) 享一場“龍騰盛世”的文化盛宴。(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