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如何變“長紅”?——“熱雪”沸騰的背後
這個(ge) 冬天,冰雪旅遊成了“現象級網紅”。從(cong) “爾濱”到長白山,從(cong) 沈陽到呼倫(lun) 貝爾……一車車可愛的“小土豆”“小金桔”湧向北方,“攻占”各大景點、洗浴中心、早市,各地文旅局長們(men) 也搶抓熱度“整活”。
冰雪旅遊為(wei) 何突然成了“網紅”?“網紅”能否變“長紅”?“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冰雪火出圈
鬆花江上升起的熱氣球、掛在索菲亞(ya) 大教堂上空的人造月亮、鄂倫(lun) 春族的馴鹿、動物園裏“乖巧”的東(dong) 北虎……迎來冰雪旅遊旺季的哈爾濱,成為(wei) 這個(ge) 冬天最火的旅遊城市。網友們(men) 紛紛表示,“爾濱”的待客之道熱情得讓人招架不住。
推陳出新的“花活”,細致入微的服務,加上當地人的熱情……如今的哈爾濱到處都是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模樣。相關(guan) 統計顯示,元旦假期哈爾濱旅遊熱度同比上漲240%。據大數據測算,全市遊客量超過300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9億(yi) 元,均達到曆史峰值。
“熱雪”沸騰的冬季旅遊場景,在北方多省區鋪展開來。在遼寧沈陽的一些“網紅”洗浴中心,大廳裏擠滿了來體(ti) 驗東(dong) 北洗浴文化的遊客。在吉林省,東(dong) 部的長白粉雪,中部的霧凇樹掛,西部的冰湖騰魚,一張張冰雪“金名片”吸引遊客紛至遝來。借力舉(ju) 辦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hui) ,內(nei) 蒙古也推出特色冰雪運動、冰雪旅遊項目。
“我們(men) 今天來冰雪大世界搭乘的是免費大巴,暖心啊。”從(cong) 雲(yun) 南大理來哈爾濱旅遊的趙雯說,這次旅行真正被東(dong) 北人的熱情感動了。
冷冰雪帶火了熱飲食。東(dong) 北飲食花樣多、分量大,像極了東(dong) 北人豪放熱烈的性情。直徑半米的大鐵鍋,雞翅、土豆、排骨、牛腩、玉米等各種食材一股腦地倒進去,屋裏熱氣騰騰,這就是人間煙火氣。
“太喜歡吃東(dong) 北菜了!”來自江西的劉女士說,聽說下雪天就要吃鐵鍋燉大鵝,雖然為(wei) 此排了一個(ge) 多小時的隊,但是覺得很值。哈爾濱一家鐵鍋燉連鎖店的總經理姚立龍告訴記者,很多店家都發出“不隨意漲價(jia) ”的倡議,並推出免費熱茶、延長營業(ye) 時間等服務。
鄂倫(lun) 春族的馴鹿走上哈爾濱的中央大街後,迅速實現“引流”。“我是被網上很火的鄂倫(lun) 春族麅角帽吸引來的,這裏不僅(jin) 有可愛的服飾、豐(feng) 富的文化、原生態的自然景觀,還有刺激好玩的體(ti) 育活動。”身穿鄂倫(lun) 春族傳(chuan) 統服飾,在內(nei) 蒙古鄂倫(lun) 春自治旗雪地裏拍照的河北遊客張淩說。
“網紅”變“長紅”還需補短板
冰雪旅遊在東(dong) 北一些城市大火背後,並非偶然。
“我們(men) 用了一年時間來‘訓練’,不斷增強市場化思維和服務意識。”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何晶說,從(cong) 2023年初開始,當地便開始運用新媒體(ti) 平台,邀請文旅頭部博主,多維度宣傳(chuan) 黑龍江,如索菲亞(ya) 大教堂、紅專(zhuan) 街早市,都已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同時,當地關(guan) 注遊客評論,遊客對什麽(me) 不滿意就改進什麽(me) ;比如,有遊客說,在索菲亞(ya) 大教堂旅拍時有個(ge) 月亮就更好了,當地就弄了一個(ge) 大大的人工月亮。
自身努力加上自媒體(ti) 加持,讓哈爾濱率先爆火。但記者走訪多個(ge) 北方城市發現,與(yu) 夏季旅遊市場相比,目前冬季旅遊市場開發還隻是“毛毛雨”,冰雪旅遊遠沒有帶動整個(ge) 市場,更多還停留在個(ge) 別點、個(ge) 別城市。
“發展冬季旅遊,北方很多城市的當務之急是補短板。”中國傳(chuan) 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教授劉京晶說。
冰雪資源一直都在,提高含金量是關(guan) 鍵。目前,各地發展冰雪旅遊,多是“靠資源”“賣風光”,同質化競爭(zheng) 問題明顯,高質量冰雪旅遊還缺少業(ye) 態創新。在冰雪旅遊火爆的地區,以觀光為(wei) 主導的冰雪旅遊產(chan) 品仍占主導,一站式冰雪旅遊景點較為(wei) 發達,以看冰燈、賞雪、滑雪滑冰為(wei) 主要內(nei) 容;而冰雪旅遊度假區、冰雪旅遊綜合體(ti) 等綜合性冰雪旅遊目的地的供給較為(wei) 有限,尚不能完全滿足遊客對休閑型、體(ti) 驗型冰雪旅遊產(chan) 品的需求。
“雪都是一樣的雪,去哪裏看都差不多。”內(nei) 蒙古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專(zhuan) 家張敏說,冰雪旅遊哪家強,最終還得看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過去幾年,遊客吐槽最多的還是“坑客”“宰客”、服務“粗放”等問題,提升服務質量依然任重道遠。
除了要豐(feng) 富旅遊體(ti) 驗,與(yu) 旅遊相伴的冰雪運動,安全問題也需引起高度重視。近年來,各地因滑雪、滑冰意外事故導致的骨折、腦震蕩等傷(shang) 者頗多。專(zhuan) 家指出,滑雪市場中,大部分是一次性體(ti) 驗人群;傷(shang) 亡事故很容易導致初學者“望雪卻步”,影響冰雪產(chan) 業(ye) 消費人群的擴大。
產(chan) 業(ye) 升級呼喚“冰雪+”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我國冰雪休閑旅遊人數將超5億(yi) 人次,國內(nei) 冰雪旅遊收入超1.1萬(wan) 億(yi) 元。
“東(dong) 北的冰雪旅遊往年也有一定熱度,隻是在這個(ge) 冬天大火了。從(cong) 市場需求端來說,長期以來冬季國內(nei) 旅遊市場是缺產(chan) 品的,老百姓往往選擇以避寒為(wei) 主的南方。”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yu) 資源研究所生態研究室副主任王靈恩認為(wei) ,這幾年,隨著北方對冰雪市場的挖掘和相關(guan) 保障產(chan) 品的配套,消費者來北方旅遊的意願增強,尤其是新的消費群體(ti) 對於(yu) 差異化體(ti) 驗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就看市場有沒有好的旅遊產(chan) 品供給。
王靈恩說,未來的冰雪旅遊發展,以重資產(chan) 、重體(ti) 量投資為(wei) 主的模式是行不通的。北方一些地區地廣人稀,有些地區還屬於(yu) 生態保護區,發展旅遊不適宜搞大規模開發,要多考慮輕體(ti) 量、精品化的模式。
目前冬季旅遊除了傳(chuan) 統的觀光、體(ti) 育賽事遊樂(le) 之外,尤其缺少極寒環境中的休閑度假產(chan) 品。基於(yu) 冰雪資源的旅遊產(chan) 品需要持續創新。劉京晶說,要深度挖掘冰雪旅遊內(nei) 涵,多開發特色冰雪旅遊產(chan) 品,如泡溫泉賞雪、雪野徒步探險、冰雪研學、雪地趣味運動會(hui) 、冰雪寫(xie) 生等。同時,加大與(yu) 在地文化的結合,融入地方民俗、節慶、演藝活動,以旅彰文,提升冰雪旅遊的文化體(ti) 驗感。
冬季旅遊的產(chan) 業(ye) 鏈和人才鏈亟待延伸。東(dong) 北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餘(yu) 誌剛說,當下,各地發展冰雪旅遊要把握機遇,完善相應的產(chan) 業(ye) 鏈,比如防寒保暖裝備、冬季交通等都有待進一步升級。同時,也要注重人才培育,吸引更多人參與(yu) 冬季旅遊產(chan) 業(ye) 鏈開發。
寒假和春節即將到來,為(wei) 促進冰雪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受訪專(zhuan) 家建議,各地要高度重視安全問題,堵住安全管理漏洞;遊客應提高安全風險意識,做自身安全的第一守護者;體(ti) 育、應急、市場監管等部門要進一步落實監管責任,對本地區冰雪運動場所開展全覆蓋督導檢查;相關(guan) 部門應盡快出台冰雪運動安全管理統一標準,引導行業(ye) 健康發展。(張麗(li) 娜、張玥、魏婧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