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弘揚“四下基層”精神 走好黨的群眾路線

發布時間:2024-01-09 14:52:00來源: 文匯

  “四下基層”,即領導幹部“宣傳(chuan) 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這是習(xi) 近平同誌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並身體(ti) 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製度,是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群眾(zhong) 觀點,踐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的新時代創舉(ju) 。

  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yi) 的根本政治立場。唯物史觀認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曆史車輪滾滾向前的重要力量。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群眾(zhong) 觀點,就是要求廣大黨(dang) 員幹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的群眾(zhong) 路線。隻有實踐在基層、執政在基層,才能形成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才是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執政理念,才能在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新征程上凝聚民心、匯聚民力。

  密切聯係群眾(zhong) 宣傳(chuan) 理論思想深入民心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zhong) ,也會(hui) 變成物質力量。”人民創造曆史的實踐偉(wei) 力在於(yu) ,通過掌握先進理論,並將理論運用於(yu) 實踐,從(cong) 而使得理論轉化成為(wei) 改造世界的強大的物質力量。由此可以看出,群眾(zhong) 掌握理論是改造世界創造曆史的思想前提。“宣傳(chuan) 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就是要確保黨(dang) 的政策主張真正落地基層,深入民心,為(wei) 民所掌握。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為(wei) 全體(ti) 中國人民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全體(ti) 中華兒(er) 女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掌握科學理論和先進思想的基礎上,有效推動社會(hui) 曆史朝著正確積極的方向發展,以磅礴偉(wei) 力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當然,人民群眾(zhong) 對政策需求和理論接受的特點要求廣大黨(dang) 員幹部在宣傳(chuan) 時不能生搬硬套、照本宣科。要以密切聯係群眾(zhong) 、廣泛動員群眾(zhong) 為(wei) 宣傳(chuan) 工作的出發點,把握宣傳(chuan) 規律、創新宣傳(chuan) 形式,用人民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表達方式講好新時代故事,把“講清楚”和“聽明白”結合起來,找準共情共鳴的切入點,讓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潤物無聲地內(nei) 化在人民群眾(zhong) 的心裏。

  紮根實踐沃土 調查研究體(ti) 察民意民情

  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men) 黨(dang) 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chuan) 家寶。理論來自實踐,並要經受實踐檢驗。現實的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是坐在辦公室裏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深耕廣袤大地、紮根基層一線,一村一舍、一街一鎮,一步一個(ge) 腳印“走”出來的。尊重群眾(zhong) 的首創精神,善於(yu) 向人民求教,問需於(yu) 民、問計於(yu) 民,隻有在“調查研究下基層”的躬身踐行中了解民意、體(ti) 察民情,汲取群眾(zhong) 智慧,才能在工作中做出科學的評估決(jue) 策,避免一葉障目。當然,要了解和掌握真實情況就必須做到調查研究由此及彼,由表及裏,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隻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隻看自己想看的發展。這樣以偏概全的調研隻是流於(yu) 形式,既無法查找問題,也無法正視問題,更不能分析和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的實際問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目的就是為(wei) 了全麵了解民心所向,及時發現民意所需,在實踐中透析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矛盾,努力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傾(qing) 聽人民心聲 暢通渠道化解矛盾萌芽

  信訪工作是黨(dang) 和政府聯係群眾(zhong) 的橋梁,是黨(dang) 的群眾(zhong) 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察民情、解民意、化民憂,是貫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的重要內(nei) 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信訪工作,把傾(qing) 聽人民心聲,暢通利益訴求,化解矛盾問題的信訪工作擺在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要位置。“信訪接待下基層”,不僅(jin) 是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調解、疏導等辦法,把群眾(zhong) 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jue) 好,更要求廣大黨(dang) 員幹部發揚曆史主動精神,加強源頭治理,把“送上門來的群眾(zhong) 工作”化解在基層、消弭在萌芽,“避免小問題拖成大問題,避免一般性問題演變成信訪突出問題。隻有變被動為(wei) 主動,變“上訪”為(wei) “下訪”,聚焦民生的堵點難點痛點,切實轉變信訪接待的工作態度,真正把解決(jue) 信訪問題的過程作為(wei) 踐行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做好群眾(zhong) 工作的過程,才能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信訪工作存在的意義(yi) ,時刻保持黨(dang) 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

  轉變幹部作風 主動解決(jue) 人民急難愁盼

  基層是黨(dang) 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在福建工作期間,習(xi) 近平同誌極力倡導“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馬上就辦”很快成為(wei) 福州打造效能政府、加強作風建設的一個(ge) 重要突破口。把問題解決(jue) 在基層,不僅(jin) 是口頭承諾,更力求卓有成效。“現場辦公下基層”,極大促進了基層治理效能的提升,針對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又久拖不決(jue) 的問題,集中精力現場“會(hui) 診”,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將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的心坎上。把辦公地點搬到一線,要求廣大黨(dang) 員幹部為(wei) 基層提供精準高效細致的服務,把為(wei) 民辦實事、為(wei) 民謀幸福作為(wei) 自己最大的政績。要求廣大黨(dang) 員幹部轉變工作作風,打破條塊分割的工作機製,杜絕互相推諉的扯皮現象,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要求廣大黨(dang) 員幹部堅持係統觀念,樹立全局思想,在統籌協調中強化政治擔當、勇擔職責使命,為(wei) 群眾(zhong) 打造“一站式”服務和“項目式”推進。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傳(chuan) 承弘揚“四下基層”的優(you) 良作風,是我們(men) 黨(dang) 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群眾(zhong) 觀點,飽含人民情懷、站穩人民立場的重要實踐,彰顯著曆久彌新的時代價(jia) 值和實踐意義(yi) 。我們(men) 要以主題教育為(wei) 契機,不斷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更加堅定自覺地牢記好傳(chuan) 統,發揚好作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走好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