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建設高標準農田 讓更多糧田變良田

發布時間:2024-01-11 10:5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專(zhuan) 家訪談】

  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 讓更多糧田變良田

  ——訪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田建設管理司司長郭永田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今年要堅持不懈抓好“三農(nong) ”工作,明確提出“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製度,提高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投入標準”。

  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地之不存,糧將焉附?要抓好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端穩中國飯碗,必須要做好耕地文章。在守好耕地保護紅線的同時,近年來,我國大力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有何意義(yi) ?取得了哪些成績?為(wei) 何要提高投入標準?對此,記者專(zhuan) 訪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田建設管理司司長郭永田。

  記者:我國耕地整體(ti) 狀況如何?高標準農(nong) 田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糧食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郭永田:我國耕地資源自然稟賦相對較差,耕地質量總體(ti) 不高,光熱水土匹配良好的比例不高,坡耕地、碎片化耕地多,土壤相對瘠薄,加上工業(ye) 化、城鎮化快速推進造成耕地空間布局變化,以及此前高投入高產(chan) 出的化肥農(nong) 藥利用方式導致局部區域耕地質量退化,總體(ti) 看,我國耕地保護與(yu) 建設還麵臨(lin) 一些困難挑戰。

  強國必先強農(nong) ,農(nong) 強方能國強。大力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是利當前、管長遠的大事要事,對於(yu)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yi) 。實踐表明,通過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耕地產(chan) 出能力將大幅度提高,糧食產(chan) 能一般可以提高10%—20%;抗災減災能力將明顯增強,旱能澆、澇能排,實現大災少減產(chan) ,小災不減產(chan) ,無災多豐(feng) 收;資源利用效率將顯著提升,肥、藥、水的利用率一般提升15%—30%;農(nong) 業(ye) 綜合效益將明顯改善,高標準農(nong) 田畝(mu) 均節本增效500多元。

  從(cong) 糧食穩產(chan) 保供看,以農(nong) 田質量的有效提升彌補我國耕地數量相對不足的短板,讓更多糧田變良田,可以有效破解人多地少水缺的資源製約瓶頸。我國預計把15.46億(yi) 畝(mu) 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同步改造提升4.55億(yi) 畝(mu) 已建高標準農(nong) 田,糧食安全基礎將更加牢固。此外,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能有效拉動內(nei) 需,是拓寬農(nong) 民就業(ye) 渠道、增加農(nong) 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記者:我國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規模持續擴大、布局不斷優(you) 化。近年來,我國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取得哪些成績?

  郭永田:近年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統籌部署推進農(nong) 田建設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加強資金保障,大力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2021年、2022年每年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麵積超過1億(yi) 畝(mu) ,到2022年底,我國已累計建成10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去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加快編製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實施方案,同步推進新建4500萬(wan) 畝(mu) 、改造提升3500萬(wan) 畝(mu) 年度建設任務落地。2023年1-11月,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nong) 田7927萬(wan) 畝(mu) ,完成年度任務量的99%。

  從(cong) 區域分布看,13個(ge) 糧食主產(chan) 省共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約占全國建成麵積的70%。總體(ti) 上,全國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為(wei) 保護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連續多年確保全國糧食產(chan) 量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從(cong) 各地的實踐來看,除了進一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還推動了農(nong) 業(ye) 轉型升級和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集中連片,統一規劃布局田塊,統一配套道路、水利、防護林網、農(nong) 電設施等的高標準農(nong) 田,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有效促進了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數據顯示,高標準農(nong) 田規模化經營比例比一般農(nong) 田高30—40個(ge) 百分點。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有效促進了農(nong) 業(ye) 機械化、水利化、信息化、標準化生產(chan) ,其機械化水平比一般農(nong) 田高15—20個(ge) 百分點,有效防止了耕地撂荒問題發生。此外,高標準農(nong) 田顯著提高了化肥、農(nong) 藥等利用效率,促進了生態農(nong) 業(ye) 發展;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為(wei) 打造生態宜居鄉(xiang) 村創造了條件,許多地方的高標準農(nong) 田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鄉(xiang) 村旅遊新亮點。

  記者: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提高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投入標準。為(wei) 何要提高投入標準?提高投入標準的錢從(cong) 哪裏來?如何做好建後管護,讓高標準農(nong) 田更好發揮效益?

  郭永田:提高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項目投資標準,是近年來各地普遍反映和共同關(guan) 心的一項重要工作。2011年以來,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按照先易後難有序實施,目前剩餘(yu) 未建的基本都是位置相對偏遠,分布相對零散,建設條件相對較差,建設成本較高的地塊。

  高標準農(nong) 田是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公益性強,項目建設資金主要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為(wei) 主,同時鼓勵和支持金融和社會(hui) 資本投入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提高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投入標準。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會(hui) 同財政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已通過增發國債(zhai) 支持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項目規模共計5400萬(wan) 畝(mu) ,安排增發國債(zhai) 資金1254億(yi) 元,大幅提高了中央畝(mu) 均投資補助標準。地方投入部分主要由省級承擔,進一步強化項目建設投入保障。

  農(nong) 田建設“三分建、七分管”,做好建後管護是確保工程設施長期發揮效益的關(guan) 鍵。近年來,各地基本建立了縣級政府為(wei) 主,鄉(xiang) 鎮或村級集體(ti) 組織具體(ti) 實施的管護製度,主要包括以“網格化/田長製”為(wei) 代表的政府主導型管護模式,以“大托管”為(wei) 代表的政府市場協作型管護模式,以“上保險”為(wei) 代表的市場主導型管護模式等。

  下一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進一步加大管護力度:一是推動管護政策製度出台。高標準農(nong) 田工程設施管護辦法已多次征求地方意見,目前正征求相關(guan) 部門意見。辦法明確了高標準農(nong) 田管護主體(ti) 、責任、標準、內(nei) 容,以及資金來源等,對各地加強農(nong) 田建設管護工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二是督促落實管護工作。將管護工作納入年度農(nong) 田建設重點工作開展考核評價(jia) ,督促各地落實管護製度有關(guan) 要求,健全務實管用、運行有效的工作機製,確保建成的高標準農(nong) 田長期發揮效益。三是加強管護模式總結和宣傳(chuan) 。加強管護工作宣傳(chuan) 推廣力度,鼓勵各地結合實際,積極借鑒好經驗、好做法,建立適合當地特色的管護模式,鼓勵農(nong) 民群眾(zhong) 、家庭農(nong) 場等各方主體(ti) 積極參與(yu) 農(nong) 田建設管護工作。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11日 15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