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民健身添彩美好生活

發布時間:2024-01-11 11:1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1月7日,2024廈門馬拉鬆賽在福建省廈門市鳴槍開跑。路跑愛好者汪湧作為(wei) 官方配速員踏上賽道,用自己的經驗幫助眾(zhong) 多參賽選手順利完賽。8年多前,汪湧還是個(ge) 跑步“門外漢”,5公裏都難以跑完。而如今,他已完成30多個(ge) 全程馬拉鬆、100多個(ge) 半程馬拉鬆。

  跑步成了汪湧生活的一部分。從(cong) 北京二環的護城河邊,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健身步道,都留下他的足跡。“通過跑步,我收獲了健康和快樂(le) ,也結識了很多誌同道合的跑友,生活更加充實!”

  汪湧的感受,道出了參與(yu) 體(ti) 育活動帶給人們(men) 的滿滿獲得感。放眼神州大地,健身場地設施持續改善,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體(ti) 育公共服務不斷完善。從(cong) “要我練”轉變為(wei) “我要練”,健身深度融入生活,廣大群眾(zhong) 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享受健身快樂(le)

  促進身體(ti) 健康

  冬日的午後,浙江溫州鹿城南匯智慧百姓健身房內(nei) ,數十台健身器械整齊擺放,牆上的屏幕實時顯示健身者的鍛煉數據。市民劉暢是這裏的常客,“從(cong) 家出發走5分鍾就到,費用折合一天一元錢。”在溫州,百姓健身房已建成400餘(yu) 家,累計服務群眾(zhong) 超800萬(wan) 人次。

  鍛煉不鍛煉,效果看得見。幾年前,劉暢很少參與(yu) 體(ti) 育鍛煉,體(ti) 重一度飆升至近200斤。堅持健身,讓他不僅(jin) 恢複了身材,體(ti) 質和精氣神也明顯改善。“現在除了每周到健身房慢跑、做力量訓練,我還加入了騎行俱樂(le) 部,每次爬坡挑戰自我,特別解壓!”

  “當前群眾(zhong) 參與(yu) 體(ti) 育活動熱情高漲,反映出人們(men) 對身心健康的關(guan) 注達到新高度。”清華大學體(ti) 育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表示,隨著“健康第一”理念深入人心,參與(yu) 體(ti) 育活動逐漸成為(wei) 一種生活方式。

  以前常發愁“健身去哪兒(er) ”,現在就近鍛煉更加便捷。城市閑置邊角地變身運動空間、更多體(ti) 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15分鍾健身圈”遍及城鄉(xiang) ……截至2022年底,全國體(ti) 育場地增至422.68萬(wan) 個(ge) ,人均體(ti) 育場地麵積達2.62平方米。

  2023年,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hui) 上線約200項賽事,參與(yu) 人數超2000萬(wan) ;“奔跑吧·少年”主題健身活動開展43866場,參與(yu) 青少年達6329萬(wan) 人次……群眾(zhong) 體(ti) 育活動不斷創新形式,讓更多人感受到體(ti) 育的魅力。預計到2025年,我國經常參加體(ti) 育鍛煉人數比例將達到38.5%。

  從(cong) “常健身”到“會(hui) 健身”,成效既要看數量,更要看質量。目前,累計超300萬(wan) 名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深入基層,把科學健身知識和服務送到群眾(zhong) 身邊。國家體(ti) 育總局積極創編適用於(yu) 各個(ge) 年齡段人群的科普作品,推出“世界冠軍(jun) 教你健身”係列視頻,幫助人們(men) 正確鍛煉、少走彎路。

  人人參與(yu) 體(ti) 育,體(ti) 育造福人人。《第五次國民體(ti) 質監測公報》顯示,近年來我國國民體(ti) 質總體(ti) 呈上升趨勢,城鄉(xiang) 居民體(ti) 質水平差距逐步縮小,運動增強體(ti) 質作用明顯。

  “隨著全民健身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全民健身的理念與(yu) 行動正深度融入大眾(zhong) 生活,以越發豐(feng) 富的形式和內(nei) 涵為(wei) 美好生活增色添彩。參與(yu) 運動不僅(jin) 能強身健體(ti) 、愉悅身心,更有助於(yu) 豐(feng) 富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社會(hui) 風氣。”國家體(ti) 育總局群眾(zhong) 體(ti) 育司司長丁東(dong) 說。

  提振體(ti) 育消費

  帶動產(chan) 業(ye) 發展

  每當雪季到來,北京大都市購物城人流如織。這幢三層樓裏聚集著近60家雪具店,開業(ye) 17年的冷山磁器口總店稱得上其中的“老字號”。步入店鋪,滑雪板、滑雪杖、滑雪服等各式裝備琳琅滿目。“近5年來,店鋪每年的營業(ye) 額都能達到2000萬(wan) 元。”店長路偉(wei) 說。

  說話間,一家四口前來購買(mai) 雪具。“我大女兒(er) 今年11歲,準備這個(ge) 寒假開始正式學滑雪。”母親(qin) 張雅娟忙著給女兒(er) 試穿滑雪鞋。路偉(wei) 介紹,以前人們(men) 習(xi) 慣租滑雪裝備,現在更傾(qing) 向於(yu) 擁有自己的裝備,“2023年11月一個(ge) 月,光是滑雪鞋就賣出400多雙。”

  北京冬奧會(hui) 後,“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熱度不減,不但拉動大眾(zhong) 冰雪消費升級,更助推裝備製造、場地運營、冰雪旅遊等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共同發展。截至2022年底,全國冰雪場地增至2452個(ge) 。《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國冰雪產(chan) 業(ye) 總規模將達到1萬(wan) 億(yi) 元。

  群眾(zhong) 健身氛圍愈加濃厚,帶動的不隻是冰雪產(chan) 業(ye) 。2023年,國內(nei) 共舉(ju) 辦路跑賽事580場、參賽總人次550萬(wan) 。高峰期時,一個(ge) 周末就舉(ju) 辦20餘(yu) 場馬拉鬆賽。很多跑友“跟著賽事去旅行”,運動服裝、跑鞋等國產(chan) 體(ti) 育產(chan) 品銷量也穩步攀升。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體(ti) 育產(chan) 業(ye) 總規模達33008億(yi) 元,增加值為(wei) 13092億(yi) 元。與(yu) 上年相比,體(ti) 育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出增長5.9%,增加值增長6.9%。數據背後,是社會(hui) 公眾(zhong) 廣泛參與(yu) 體(ti) 育健身的強大支撐。

  當前,群眾(zhong) 參與(yu) 體(ti) 育的方式呈現個(ge) 性化趨勢,消費方式逐步從(cong) 實物型消費向參與(yu) 型消費轉變,願意為(wei) 體(ti) 育鍛煉和休閑付費的人越來越多。在中央財經大學體(ti) 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看來,“大力發展全民健身引領體(ti) 育消費,通過供給側(ce) 創新提供更豐(feng) 富的體(ti) 育產(chan) 品和服務,帶動了體(ti) 育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

  大眾(zhong) 日趨養(yang) 成運動習(xi) 慣,形成多元化消費場景的同時,也在開掘新的產(chan) 業(ye) 增長點。近兩(liang) 年,徒步、騎行、登山、露營、衝(chong) 浪等戶外休閑運動廣受歡迎。“以雲(yun) 南為(wei) 例,各級各類戶外協會(hui) 組織蓬勃發展,每周進行一次以上戶外運動的人數超2200萬(wan) 。”雲(yun) 南省體(ti) 育局局長楊中華說。

  順應這一趨勢,多部門聯合出台的《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yu) 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動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總規模達到3萬(wan) 億(yi) 元。全民健身與(yu) 經濟社會(hui) 更多領域產(chan) 生“化學反應”,正打開一片廣闊的藍海。

  培育村賽品牌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隊旗招展、蘆笙悅響、鑼鼓喧天,啦啦隊載歌載舞,球場邊座無虛席……1月6日,2024年“村超”在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開賽。“新賽季吸引了大批新球隊參賽,從(cong) 去年20支隊伍增加至今年62支隊伍1800餘(yu) 名球員。”“村超”組委會(hui) 成員之一、榕江縣第一中學體(ti) 育教師賴洪靜說。

  人口不足40萬(wan) 的榕江縣,因為(wei) 這項極具煙火氣的鄉(xiang) 村足球聯賽,在過去一年“吸睛”又“吸金”。據榕江縣“村超”辦公室統計,2023年5月13日至12月31日,“村超”相關(guan) 賽事產(chan) 生超580億(yi) 次的話題瀏覽量,全網在線直播觀看人次累計超6億(yi) ;榕江縣累計吸引遊客733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1.13億(yi) 元。

  “村超”的火爆,依托於(yu) 當地深厚的足球群眾(zhong) 基礎。上世紀90年代,榕江縣村民就自發組織在露天球場比賽。如今,全縣擁有25塊足球場地、35支注冊(ce) 球隊、41所縣級足球特色學校,近5萬(wan) 人會(hui) 踢足球。

  多年深耕群眾(zhong) 體(ti) 育沃土,依靠鄉(xiang) 村賽事大放光彩的,“村超”不是唯一。同處貴州黔東(dong) 南州的台江縣台盤村,素有“逢節必比賽、比賽先籃球”的傳(chuan) 統,“村BA”擦亮金字招牌;在海南文昌,村村有球場、人人打排球,“村排”從(cong) 線下火到線上……村賽孕育於(yu) 鄉(xiang) 村,也反哺鄉(xiang) 村。接地氣、聚人氣,激發出鄉(xiang) 村體(ti) 育的多元價(jia) 值。

  比賽間隙,特色文化表演精彩展示;賽場外,電商直播、文創產(chan) 品火熱登場。“體(ti) 育+”賦能旅遊、文化產(chan) 業(ye) ,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探索新路徑。乘著辦賽東(dong) 風,貴州的特色美食、農(nong) 特產(chan) 品、非遺產(chan) 品走出大山,一批旅遊項目應運而生,就業(ye) 崗位隨之增加。線上數據流量轉化為(wei) 線下客流量,百姓得到了實惠。

  紅紅火火的鄉(xiang) 村賽事,讓更多人領略體(ti) 育魅力、感受競技激情。村民為(wei) 球隊籌集費用、縫製隊徽,比賽時把看台讓給遊客、自發組織誌願車隊……“村超”解說員楊兵感慨,以體(ti) 育為(wei) 紐帶凝聚人心,榕江群眾(zhong) 對家鄉(xiang) 文化更有自信。

  紮根鄉(xiang) 土的群眾(zhong) 體(ti) 育活動不斷釋放活力,給舉(ju) 辦地帶來新氣象。“村超”期間,返鄉(xiang) 創業(ye) 大學生直播助農(nong) ;“村BA”的輻射效應顯現,周邊不少村寨吃上了“籃球飯”。

  “體(ti) 育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過去10年我國體(ti) 育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大亮點,產(chan) 生了很多成功案例。榕江縣和台江縣的創新實踐,對於(yu) 文體(ti) 旅融合帶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借鑒價(jia) 值。”王雪莉說。(記者 鄭軼 季芳 範佳元 孫龍飛)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