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現代化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發布時間:2024-01-11 11:19:00來源: 經濟日報

  鐵路客運創曆史最好水平,高峰日發送旅客突破2000萬(wan) 人次,全年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36.8億(yi) 人次,均創曆史新高;鐵路貨運持續增長,全年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9.1億(yi) 噸,再創曆史新高;鐵路建設成果豐(feng) 碩,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7645億(yi) 元、同比增長7.5%,投產(chan) 新線3637公裏,其中高鐵2776公裏……2023年,麵對國內(nei) 外複雜經濟形勢,我國鐵路頂住壓力、克服困難,創下多項曆史新高,現代化的鐵路網縱橫延展,鋪就了一條條幸福路。

  “2023年,圍繞服務和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鐵路埋頭苦幹、勇毅前行,開展了一係列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組書(shu) 記、董事長劉振芳如是說。

  客運創曆史最好水平

  2023年12月27日,由中鐵隧道局等單位參建的杭昌高鐵黃山至南昌段建成通車,標誌著杭昌高鐵全線貫通運營。杭昌高鐵是繼滬昆高鐵杭州至南昌段後,連接杭州至南昌的又一條高鐵大通道,途經眾(zhong) 多著名旅遊景區,串起一條世界級黃金旅遊線。

  借助日益完善的高鐵網絡,國鐵集團2023年優(you) 化列車開行方案,加大高峰時段客運能力供給,全年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36.8億(yi) 人次,高峰日發送旅客突破2000萬(wan) 人次,日均發送旅客突破1000萬(wan) 人次,全年和高峰日旅客發送量均創曆史新高。成都大運會(hui) 、杭州亞(ya) 運會(hui) 等運輸服務保障任務也圓滿完成。

  客流量增加的同時,乘坐火車的體(ti) 驗也在同步提升,這源於(yu) 鐵路部門不斷提高服務軟硬件水平。鐵路部門推出學生票優(you) 惠資質在線核驗功能、按年齡實行兒(er) 童優(you) 惠票、在線選鋪、優(you) 化旅客信息通知等服務新舉(ju) 措,旅客購票、進站、乘車等體(ti) 驗都有了提升。

  “2024年,國鐵集團將深化運輸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開發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客運產(chan) 品,全麵提升服務質量,努力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美好出行需要。”國鐵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按照創新供給、帶動需求的思路,鐵路部門將開展客運產(chan) 品譜係化設計,完善優(you) 化客運產(chan) 品供給體(ti) 係。通過創新客運產(chan) 品,充分激發有潛能的客運消費。鞏固擴大優(you) 勢動車組產(chan) 品,增開夕發朝至旅客列車,增加縣城站列車停靠,大力開發縣城站客流。推進旅遊列車市場化經營,靈活實施高鐵票價(jia) 市場化機製,促進客流增長,助力發展旅遊經濟,帶動發展銀發經濟。

  貨運量再創曆史新高

  2023年,我國西煤東(dong) 運大通道瓦日鐵路全年貨運量達到1.004億(yi) 噸,連續第二年突破1億(yi) 噸大關(guan) ,標誌著這條重載鐵路正穩步邁入億(yi) 噸級能源動脈。

  隨著瓦日鐵路貨運量持續攀升、萬(wan) 噸列車加密開行,拓寬了山西中、南部能源運輸通道,與(yu) 山西北部的大秦鐵路形成南北互補,對增強路網機動性、加強晉豫魯三省間經濟合作、提高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yi) 。

  除了保障人們(men) 出行,作為(wei) 大運力、長距離的交通工具,鐵路在保障物資供給、滿足生產(chan) 生活需要、暢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方麵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2023年,國鐵集團全力保障電煤、糧食、化肥等重點物資運輸,加大集疏港運輸和“公轉鐵”力度,積極推進鐵水多式聯運、物流總包開發,試點推出高鐵快運整列批量運輸,不斷提升貨運服務質量。適應貨運市場形勢變化,靈活實施市場化運價(jia) ,加強跨區域營銷協調,盡最大努力增運上量。全年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9.1億(yi) 噸,再創曆史新高。

  整體(ti) 運量增長的同時,鐵路貨運在發展質量和均衡性方麵也有了明顯提升。補短板方麵,開好公益性“慢火車”、農(nong) 產(chan) 品專(zhuan) 列,脫貧地區運送旅客2.1億(yi) 人次、貨物7.7億(yi) 噸。促外貿方麵,中歐班列2023年全年開行1.7萬(wan) 列、發送190萬(wan)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18%;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全年發送86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14%。

  “2024年,國鐵集團將加快推動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國鐵集團貨運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鐵路將紮實推進現代物流組織體(ti) 係建設,建立物流中心運行機製,實現物流資源統一利用、業(ye) 務統一管理、市場統一開發。推進貨運場站向物流服務和經營開發轉型升級,試點物流金融服務和多式聯運“一單製”運輸,加快構建以鐵路為(wei) 骨幹的現代物流體(ti) 係。

  與(yu) 此同時,國鐵集團將深入落實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有效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的決(jue) 策部署,積極開展“總對總”戰略合作,加強集疏港重點貨源組織,“一企一策”製訂全程物流解決(jue) 方案,有效降低社會(hui) 物流成本。擴大快運班列開行範圍,打造高鐵快運、多聯快車、鐵海快線等品牌。增強鐵路物流時效性,構建全國1天、2天、3天快貨物流圈。加快推進鐵路專(zhuan) 用線建設,充分發揮專(zhuan) 用線集疏運作用。

  重大工程有序推進

  2023年12月28日,由中鐵十四局參建的京唐城際鐵路隧道段,開挖直徑達13.3米的國產(chan) 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京通號”順利始發,標誌著京唐城際鐵路運潮減河隧道工程正式進入盾構掘進階段,為(wei) 實現2025年底開通運營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京唐城際鐵路作為(wei) 北京至唐山的快速交通走廊,開通後將有效提升北京通州至唐山城際通道運輸服務水平,同時也與(yu) 周邊快速客運網共同形成京津冀地區軌道交通網絡,加快構建“軌道上的京津冀”。

  2023年,作為(wei) 完善鐵路網絡、擴大投資穩經濟的重要舉(ju) 措,鐵路各項建設抓緊實施。

  從(cong) 總量上來看,全國鐵路全年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7645億(yi) 元、同比增長7.5%;投產(chan) 新線3637公裏,其中高鐵2776公裏,圓滿完成了年度鐵路建設任務。截至2023年底,全國鐵路營業(ye) 裏程達到15.9萬(wan) 公裏,其中高鐵4.5萬(wan) 公裏。

  從(cong) 重點工程完成情況看,聚焦“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實施24個(ge) 聯網、補網、強鏈項目;麗(li) 江至香格裏拉鐵路、貴陽至南寧高鐵等34個(ge) 項目建成投產(chan) ,廣州白雲(yun) 站、南昌東(dong) 站等102座客站高質量投入運營;重慶至萬(wan) 州高鐵、成渝中線高鐵等112個(ge) 在建項目有序推進;濰坊至宿遷高鐵、邵陽至永州高鐵、黃桶至百色鐵路等9個(ge) 大中型基建項目開工建設;建成鐵路專(zhuan) 用線92條、物流基地10個(ge) 。

  從(cong) 地區側(ce) 重來看,2023年老少邊和脫貧地區完成鐵路基建投資4076億(yi) 元,又有22個(ge) 縣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曆史。

  這些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在拉動經濟增長、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夯實共建“一帶一路”基礎等方麵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4年,國鐵集團將高質量推進鐵路規劃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鐵路基礎設施體(ti) 係,確保全麵完成國家鐵路投資任務。”國鐵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一方麵,科學統籌建設資源,推進重點項目實施。以“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中的鐵路項目為(wei) 重點,加大出疆入藏、沿邊鐵路等國家戰略通道項目實施力度,推進沿江沿海高鐵、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點項目建設,高質量建成投產(chan) 上海至蘇州至湖州高鐵、杭州至義(yi) 烏(wu) 至溫州高鐵等工程,確保完成年度投資投產(chan) 任務和實物工作量。

  另一方麵,著力提升路網整體(ti) 功能。抓好聯網、補網、強鏈工程,集中實施一批“短平快”項目,大力推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港口集疏運體(ti) 係完善和點線能力配套項目,打通主要幹線能力堵點和多式聯運斷點。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you) 化完善樞紐布局、結構和功能,促進“四網融合”,服務建設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齊 慧)

  [ 責編:張詩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