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擦亮質量名片 “中國製造”構築經濟新優勢

發布時間:2024-01-15 11:34:00來源: 人民網

  近年來,中國製造闊步前行,發展勢頭強勁。數據顯示,我國工業(ye) 經濟呈現回升向好態勢,製造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穩定,總體(ti) 規模連續14年保持全球第一。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到2027年,我國傳(chuan) 統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有效支撐製造業(ye) 比重保持基本穩定,在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zheng) 力進一步鞏固增強。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是我國製造業(ye) 的主體(ti) ,是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基底。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是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戰略選擇,是提高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舉(ju) 措。

  製造業(ye) 是國民經濟的主體(ti) ,是立國之本、興(xing) 國之器、強國之基。我國製造業(ye) 規模持續增長,結構持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持續提升,在重點領域取得了創新性突破,綜合實力、創新力和競爭(zheng) 力邁上了新台階。

  目前,工業(ye) 母機、關(guan) 鍵軟件等重點領域創新實現新突破,C919大型客機投入商業(ye) 運營,國產(chan) 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命名交付,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並網發電,國產(chan) ECMO完成注冊(ce) 取證,智能6行采棉機實現量產(chan) ,神舟十六號、十七號順利升空……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穩步推進,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

  2023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完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實施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從(cong) 現在到2035年,是中國製造業(ye) 實現由大到強的關(guan) 鍵時期,也是製造業(ye) 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關(guan) 鍵時期。”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谘詢委員會(hui) 主任周濟建議,集中優(you) 勢力量普及性推進數字化轉型,同時抓好新一代智能製造技術的攻關(guan) 、試點和示範。

  我國製造業(ye) 創新體(ti) 係建設不斷加強,國家級、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分別達到29個(ge) 、260個(ge) ,國家級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達到178家,高新技術企業(ye) 達到46.5萬(wan) 家。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累計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萬(wan) 家,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5100家,工業(ye) 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

  我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建成了45個(ge) 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在帶動經濟增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國際競爭(zheng) 力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ye) 、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將推動產(chan) 業(ye) 體(ti) 係向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方向發展,為(wei) 製造強國建設提供新引擎。

  展望新的一年,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明確要加快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實施製造業(ye) 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支持企業(ye) 設備更新,加快鋼鐵、有色、輕工等重點行業(ye) 改造升級,推動製造業(ye) “智改數轉網聯”,深化智能製造試點示範,推進開源體(ti) 係建設。

  《意見》提出到2027年,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0%,工業(ye) 能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萬(wan) 元工業(ye) 增加值用水量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業(ye) 固體(ti) 廢物綜合利用率超過57%。

  《意見》從(cong)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邁向價(jia) 值鏈中高端”“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全麵推動智能製造”“強化綠色低碳發展,深入實施節能降碳改造”“推進產(chan) 業(ye) 融合互促,加速培育新業(ye) 態新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方麵明確一係列舉(ju) 措。其中提出,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優(you) 化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製造業(ye) 領域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布局。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是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強化綠色低碳發展,促進產(chan) 業(ye) 的融合發展,特別是促進數字技術在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裏的應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與(yu) 工業(ye) 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鞏天嘯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