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雪場之最”背後的秘密
【極致旅行】
雪友在絲(si) 綢之路山地度假區。翟廷飛 攝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王晶晶
一生中,一定得有一個(ge) 冬天要留給新疆。
這裏有“青山不老,為(wei) 雪白頭”的如畫江山,有“沾衣不濕,吹散如粉”的天然粉雪,還有“飛流直下三萬(wan) 尺”的超長雪道和從(cong) 秋天滑進春天的超長雪期。
近年來,新疆冰雪旅遊蓬勃發展,最新數據顯示,全疆建成各類冰雪場地188個(ge) ,其中滑雪場101家。位於(yu) 冰雪黃金緯度帶,散落在天山、阿爾泰山的滑雪場,有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雪季最長、落差最大、雪道最多、景色最美……新疆極致冰雪體(ti) 驗背後那些不為(wei) 人知的故事,記者來為(wei) 你揭秘。
最長雪道的秘密
大地的褶皺和最長的纜車
作家李娟在《冬牧場》裏寫(xie) ,“這綿延千裏的家園,這些大地最隱秘微小的褶皺……”令人著迷的雪山,就是這大地的褶皺。
如果把全世界主要滑雪區域放在地圖上看,將會(hui) 得出一個(ge) 結論:大部分都位於(yu) 板塊交界處。因為(wei) 這裏地殼運動活躍,進而形成大麵積的褶皺山,而褶皺山又是暢快滑雪的上佳場地。
一般而言,褶皺山的山體(ti) 都比較龐大,這也成就了雪場的一個(ge) 主要因素——落差。所謂的山體(ti) 垂直落差,也就是雪道最高點到雪道最低點的高度差。落差越大,山體(ti) 也就越大,雪道也越多、越長。
新疆垂直落差最大的雪場是吉克普林國際滑雪度假區,達到1466米,這裏也擁有國內(nei) 最長機壓雪道,總長度超過11公裏。
這條國內(nei) 最長機壓雪道,對於(yu) 中高級滑雪愛好者來說,滑完全程需要40分鍾到1個(ge) 小時,而對於(yu) 剛剛學會(hui) 滑行的初學者來說,可能一天隻能滑一趟。為(wei) 了保證雪道平整,每天晚上,3台壓雪車一起出動,壓完這條雪道需要3個(ge) 小時。
如果把雪道比作雪場的骨骼,那纜車就是經絡。吉克普林的國內(nei) 最長機壓雪道,匹配了國內(nei) 雪場最長纜車。“以前到禾木滑雪,隻能坐雪貓(一種雪場特種車輛)到山頂再往下滑,一次500元。纜車運營後,省了時間,費用也大大降低。”新疆雪友牛牛雪齡5年,喜歡在小紅書(shu) 上分享滑雪經驗,並義(yi) 務為(wei) 全國各地雪友解答來新疆滑雪的疑問。
這條纜車由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院設計建造,建造難點是纜車並不是直上直下,在海拔2000米左右時,依著山勢有一個(ge) 角度偏移,這給設計和施工帶來了諸多考驗。禾木天氣變化快,適合施工的時間短,最多時整個(ge) 工地有超千人同時施工。2021年底,索道通過國家索檢中心驗收。“施工難度大、條件惡劣,當年開工當年完工,隻用了10個(ge) 月,創造了‘北起速度’。”吉克普林國際滑雪度假區索道部經理郝衛江說。
用25分鍾,乘坐全長4930米的禾木雲(yun) 霄峰纜車到達山頂,可以看到由“禾”“木”兩(liang) 個(ge) 字構建成的裝置藝術,它采用了獨創多元立體(ti) 文字構建邏輯,南北麵可以看到“禾”,東(dong) 西麵可以看到“木”。
這條纜車,冬天供雪友體(ti) 驗冰雪的速度與(yu) 激情,夏季則成為(wei) 遊客爭(zheng) 相追捧的從(cong) 另外一個(ge) 角度看禾木的觀景纜車。無論冬夏,在山頂遠眺,靜謐的禾木村盡收眼底,向北望是俄羅斯、向西看是哈薩克斯坦、向東(dong) 是蒙古國,也隻有在中國新疆才能感受這“一覽四國”的纜車。
最長雪季的秘密
20多厘米雪壓完僅(jin) 2厘米厚
生活在新疆,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屬於(yu) 冬天那一望無際的白。從(cong) 冰雪覆蓋的峰頂,到被峰脊切割得深深淺淺的山穀,雪像瀑布般傾(qing) 瀉,世俗的喧囂在這裏靜默、消融。人們(men) 踩著雪板留痕而過,餘(yu) 下簌簌滑行聲。
來自大西洋、北冰洋、巴爾喀什湖等地的水汽統統匯集於(yu) 新疆雪場所在的天山、阿爾泰山。這個(ge) 區域,緯度偏北,氣溫低但水汽豐(feng) 富,便於(yu) 水汽凝結,自然積雪厚度和雪量就大。
積雪期長達240天,一年有近七成時間都能滑雪,這是新疆可可托海國際滑雪度假區送給全國雪友的一份厚禮。
雪量大雪期長,固然得益於(yu) 自然的饋贈,但超長雪期背後,隱藏著無數在冰天雪地裏“繡”雪花的人們(men) 的努力。
每年9月底到10月初,可可托海國際滑雪度假區場地部經理潘柱子,時刻在手機天氣軟件上關(guan) 注第一場寒潮。寒潮伴隨著落在可可托海寶石溝山區的初雪,就是造雪的開工令。
雪花很輕,把1萬(wan) 枚雪花堆在一起,才能得到大約1克的雪。而要鋪滿一條1000米長的初級滑雪道,則需要大約1.8萬(wan) 立方米的雪。雪季初期,沒有那麽(me) 多自然雪,就得“自力更生”——造雪。
造雪機造雪,模仿的是天然雪的形成過程,是物理現象。看到的造雪機工作場景,就像一台台大炮,源源不斷將雪花吹向空中。其實它是用水泵為(wei) 水加壓,再由風扇吹到空中與(yu) 冷空氣相遇,從(cong) 而形成晶核,晶核會(hui) 和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慢慢長大,雪就造出來了。
在較低的溫度下,空氣中的水分更容易凝結成雪花,形成的雪花也較輕、蓬鬆,而且容易保持形狀。低溫條件下,雪炮產(chan) 生的雪花更容易積累在地麵上,形成長久的雪層。“雪季初期,我們(men) 剛剛造出的雪,要用壓雪車反複碾壓。這樣,進入冬季會(hui) 使滑雪場的山體(ti) 表麵形成一層硬雪殼,對於(yu) 來年3月之後延長雪期將起到關(guan) 鍵作用。”潘柱子說。
可可托海雪場的經營期長,還與(yu) 雪道厚度有關(guan) 。常規雪場雪道厚度是30到50厘米,而可可托海雪場的雪道累積厚度在1米到1.5米之間。“一場20到30厘米厚的自然雪,用壓雪機壓完之後,在雪道上就隻有2厘米厚。所以在雪季的前期和中期,我們(men) 造雪和壓雪的任務都很重。隻有把基礎打好,才能保證來年春天可可托海的雪還是那麽(me) 好。”潘柱子說。
最溫暖雪場的秘密
地處逆溫層 自帶加熱模式
在雪友圈流傳(chuan) 著一句話:“來新疆滑雪,別問冷不冷,我不冷,滑就好了!”身處原始森林氧吧裏,呼吸新鮮空氣,沐浴溫暖陽光,滑行在潔白雪道上,用一種獨特方式跟自然溝通。
“雪場氣溫會(hui) 比烏(wu) 魯木齊市區高5攝氏度,冬季雪場平均溫度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絲(si) 綢之路山地度假區副總經理黃河說。在烏(wu) 魯木齊南山的暖陽下滑雪,體(ti) 感溫度在0攝氏度以上,驕陽看雪、戲雪、滑雪,是屬於(yu) 南山冬天的獨特魅力。
絲(si) 綢之路山地度假區位於(yu) 烏(wu) 魯木齊市南郊山區海拔1800米至3000米的區域內(nei) ,正好處於(yu) 逆溫層,非常適宜滑雪。所謂逆溫層,就是在大氣中形成的一個(ge) “海拔越高,溫度越高”的區域,這個(ge) 區域中的溫度,要高於(yu) 海拔幾百米和1000多米的地區,再加上山裏的陽光充沛,地處逆溫層的雪場,等於(yu) 開啟了自帶“暖氣”加熱模式,滑雪體(ti) 驗會(hui) 非常好。
在新疆,地處逆溫層、每逢冬季自動開啟“暖氣”加熱功能的雪場不在少數,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位於(yu) 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天山天池腳下,地處天山淺山脈,日照時間充足,滑雪場的位置就在牧民們(men) 所說的冬窩子。
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和絲(si) 綢之路山地度假區都是雪友們(men) 心中“溫暖的滑雪場”,“這兩(liang) 個(ge) 滑雪場是適合全家人度假的地方,‘滑雪+泡湯’,溫暖升級。”雪友牛牛說。
兩(liang) 個(ge) 滑雪場都毗鄰溫泉酒店,絲(si) 綢之路山地度假區每年都會(hui) 推出“滑雪+泡湯”套票,走進溫泉酒店,還有專(zhuan) 門放置雪板的裝置,為(wei) 雪友提供全方位的溫暖體(ti) 驗。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旁的五江溫泉城,不僅(jin) 有幾十個(ge) 室外溫泉池,還有大型室內(nei) 衝(chong) 浪和兒(er) 童遊樂(le) 場。成年人在雪場體(ti) 驗速度與(yu) 激情,老人和孩子去溫泉城感受暖暖室內(nei) 項目,最後一家人共同到冰天雪地裏感受冰火兩(liang) 重天的溫泉。冰雪與(yu) 溫泉,前者至剛,後者至柔,在新疆溫暖的滑雪場,可以完整感受兩(liang) 種極致的神奇體(ti) 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