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經營者集中案件審查情況解讀
央視網消息: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切實發揮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在助力企業(ye) 優(you) 化重組和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麵的積極作用,推動修訂《國務院關(guan) 於(yu) 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試點委托地方開展經營者集中審查工作,發布《經營者集中審查規定》《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指引》,健全經營者集中反壟斷業(ye) 務係統,高效推進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監管執法。全年審結經營者集中案件797件,其中批準786件,11件受理後申報方撤回申報。全年附加限製性條件批準萬(wan) 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購煙台巨力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邁淩公司收購慧榮科技公司、先聲藥業(ye) 有限公司收購北京托畢西藥業(ye) 有限公司、博通公司收購威睿公司等4件,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782件,同比增長1.2%,交易規模3.92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微增0.5%;平均審結時間25.7天,較上一年度減少0.8天。從(cong) 全年批準案件情況看,具體(ti) 有以下特點:
一是從(cong) 案件類型看,絕大多數是簡易案件並在一階段結案。全年審結簡易案件共707件,占比90%,一階段結案的案件共698件,占比89%。從(cong) 試點委托地方審查看,五試點省局全年審結經營者集中簡易案件352件,占簡易案件總數近半數,其中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審結最多,為(wei) 157件,占比22%。
二是從(cong) 交易主體(ti) 看,境內(nei) 企業(ye) 間並購活躍。境內(nei) 企業(ye) 間集中案件數量最多,為(wei) 437件,占比56%;境外企業(ye) 間集中案件253件,占比32%;境內(nei) 外企業(ye) 間集中案件為(wei) 92件,占比12%。國有企業(ye) 參與(yu) 集中案件388件,占比49%;外企參與(yu) 集中案件361件,占比46%;民營企業(ye) 參與(yu) 集中案件296件,占比38%。
三是從(cong) 行業(ye) 分布來看,集中主要圍繞實體(ti) 經濟和民生領域產(chan) 業(ye) 重組。全年審結實體(ti) 經濟製造業(ye) 的案件數量最多,為(wei) 291件,占比37%;其他占比較高的行業(ye) 包括批發零售、交通運輸、水電氣熱生產(chan) 供應、金融、房地產(chan) 、信息技術服務業(ye) 等。從(cong) 細分行業(ye) 類別看,製造業(ye) 中涉及化學原料及製品的案件數量最多,為(wei) 53件,占製造業(ye) 案件總數的18%;其他占比較高的包括汽車製造業(ye) 、計算機及電子設備製造業(ye) 、醫藥製造業(ye) 等。
四是從(cong) 交易類型和模式特點看,橫向集中占比最多,股權收購仍為(wei) 主要交易模式。從(cong) 交易類型看,涉及同行競爭(zheng) 者的橫向集中案件417件,占比53%;涉及上下遊企業(ye) 的縱向集中案件311件,占比40%;沒有橫縱向關(guan) 係的混合集中案件191件,占比24%。從(cong) 交易模式看,涉及股權收購的案件數量最多,為(wei) 445件,占比56%;其次是設立合營企業(ye) ,為(wei) 270件,占比34%。
五是從(cong) 企業(ye) 注冊(ce) 地看,參與(yu) 經營者集中的企業(ye) 來自全球30餘(yu) 個(ge) 國家和地區,境外企業(ye) 間集中主要涉及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在中國境內(nei) ,廣東(dong) 、上海、北京、浙江、山東(dong) 為(wei) 參與(yu) 集中企業(ye) 注冊(ce) 地數量前五大省(市)。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認真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堅持監管規範和促進發展並重,健全分類分級審查製度,一體(ti) 推進事前事中事後常態化監管,進一步提升經營者集中審查質效,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市場監管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