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三農”工作穩中有進

發布時間:2024-01-25 15:59:00來源: 經濟日報

  2023年,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和多發重發的自然災害,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保持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勢頭,“三農(nong) ”基本盤進一步夯實,為(wei) 經濟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

  糧食產(chan) 量再創新高

  2023年我國糧食生產(chan) 再獲豐(feng) 收,糧食產(chan) 量13908.2億(yi) 斤,再創曆史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大豆種植麵積1.57億(yi) 畝(mu) ,連續兩(liang) 年穩定在1.5億(yi) 畝(mu) 以上,產(chan) 量416.8億(yi) 斤,創曆史新高。油料作物種植麵積邁上2億(yi) 畝(mu) 台階。

  盡管糧食再獲豐(feng) 收,但進口量依然較大。據海關(guan) 總署統計,2023年我國進口糧食1.6億(yi) 噸,同比增長11.7%。如何看待這種現象?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勳說,利用國際糧源適當彌補緊缺品種產(chan) 需缺口,對糧食保供穩價(jia) 發揮了重要作用。從(cong) 進口結構看,大豆仍占大頭,進口量為(wei) 9941萬(wan) 噸、比上年增長11.4%,占全部糧食進口量的六成以上。大豆進口量大,既滿足食用植物油消費需求,又滿足畜禽養(yang) 殖飼用豆粕需求。

  陳邦勳認為(wei) ,可從(cong) 三方麵判斷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生產(chan) 方麵,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490公斤,高於(yu) 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結構方麵,口糧連年產(chan) 大於(yu) 需,優(you) 質水稻、專(zhuan) 用小麥供給增加,玉米供需形勢明顯改觀,大豆自給率提高;庫存方麵,目前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於(yu)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水平。總體(ti) 看,產(chan) 量增、結構優(you) 、儲(chu) 備足,糧食安全有保障。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說,2024年將堅持穩麵積、增單產(chan) 兩(liang) 手發力,重點是抓住“一個(ge) 基礎,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一個(ge) 基礎”就是播種麵積。一方麵,壓實責任,繼續向各省級人民政府下達糧食生產(chan) 目標任務。另一方麵,加大支持,落實好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jia) 、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和稻穀補貼。“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一個(ge) 是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整建製推進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力機型;另一個(ge) 是防災減災救災減損失,加快構建“平急兩(liang) 用”區域農(nong) 業(ye) 應急救災中心。

  “菜籃子”供給有保障

  小小“菜籃子”,事關(guan) 大民生。2023年,“菜籃子”產(chan) 品供應充足。生產(chan) 上,全國蔬菜播種麵積和產(chan) 量繼續增長,2023年12月下旬在田麵積7800多萬(wan) 畝(mu) ;豬牛羊禽肉產(chan) 量9641萬(wan) 噸,同比增長4.5%;水產(chan) 品產(chan) 量增加。價(jia) 格上,“菜籃子”產(chan) 品批發價(jia) 格200指數與(yu) 往年相比持平略降。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市場與(yu) 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說,春節期間“菜籃子”產(chan) 品供給總量有保障。據監測調度,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肉蛋奶產(chan) 能充裕,1月份蔬菜在田麵積穩中有增,“菜籃子”產(chan) 品保供基礎非常紮實。但也要看到,冬春季可能發生階段性區域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穩產(chan) 保供帶來一定風險挑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督促指導各地完善應急保供方案,落細各項防災減災措施,引導主產(chan) 區與(yu) 大中城市建立穩定對接關(guan) 係。

  “2023年豬肉產(chan) 量5794萬(wan) 噸,比上年增長4.6%,處於(yu) 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從(cong) 養(yang) 殖收益看,全年生豬養(yang) 殖頭均虧(kui) 損76元,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首個(ge) 算總賬全年虧(kui) 損的年份。”雷劉功表示,但也要看到,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在逆境中提升,預計2023年生豬養(yang) 殖規模化率將超過68%,比2022年提升約3個(ge) 百分點,能繁母豬生產(chan) 效率也持續提高。

  針對生豬養(yang) 殖持續虧(kui) 損的問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指導各地加強生豬產(chan) 能調控,保持用地、環保、金融等基礎性政策穩定,引導養(yang) 殖場戶適應性調減產(chan) 能。對於(yu) 後期走勢,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專(zhuan) 題會(hui) 商認為(wei) ,2023年12月份,規模豬場的中大豬存欄同比增長3.7%,這些豬將在未來1個(ge) 月至2個(ge) 月出欄,預示著生豬市場供應仍較為(wei) 寬鬆。同時,隨著能繁母豬數量的回調,二季度生豬市場形勢有望好於(yu) 去年同期。

  和美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發展庭院經濟,是促進農(nong) 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日前,山東(dong) 省臨(lin) 清市老趙莊鎮發布了花菇產(chan) 業(ye) 形象IP“趙小花”。該鎮擦亮“花菇小鎮”名片,開辦“共富農(nong) 場”5處,建設庭院“微小棚”20餘(yu) 個(ge) ,整合閑置宅基222處,打造“共富農(nong) 場”平台。據介紹,引入花菇企業(ye) 為(wei) “共富農(nong) 場”提供菌種,全程跟進技術指導並保本回購,形成了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條,提高了村集體(ti) 收入。

  過去一年,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良好,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渠道拓寬。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平穩發展,規模以上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企業(ye) 超過9萬(wan) 家。農(nong) 村電商蓬勃發展,全年農(nong) 村網絡零售額達2.49萬(wan) 億(yi) 元。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建設提檔升級,新建50個(ge)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40個(ge) 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200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在產(chan) 業(ye) 帶動、就業(ye) 拉動下,農(nong) 民收入保持增長,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691元,比上年實際增長7.6%。

  浙江湖州南潯區南潯鎮息塘村成功創建浙江省美麗(li) 宜居示範村。該村在原有3A級景區基礎上升級人居環境,挖掘魚桑文化、運河文化、田園文化、古村落文化,形成集觀光旅遊、民宿體(ti) 驗、健康養(yang) 生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鄉(xiang) 村休閑度假地。南潯鎮副鎮長胡國華說,“鄉(xiang) 村的優(you) 勢要素各不相同,自然有不同的發展模式。我們(men) 因地製宜,挖掘優(you) 勢資源,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副部長鄧小剛介紹,隨著農(nong) 村人居環境改善,全國農(nong) 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73%,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管控)率達40%以上,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以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為(wei) 引領,逐步提高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經濟日報記者 喬(qiao) 金亮)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