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大代表談“課間十分鍾”:拒絕“圈養” 讓孩子擁抱快樂和熱鬧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連日來,安徽省兩(liang) 會(hui) 期間,代表委員就學生家長關(guan) 注的“課間10分鍾”問題展開討論。
作為(wei) 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安徽省人大代表、宿州市靈璧縣教育體(ti) 育局教研員方少傑認為(wei) ,中小學安排課間休息十分重要且必要。總是“圈養(yang) ”,不僅(jin) 影響孩子身體(ti) 健康,也會(hui) 妨礙心理健康。
經調研,方少傑發現,影響課間10分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個(ge) 方麵:一是安全問題,二是教育質量,三是活動場地。她建議從(cong) 4個(ge) 方麵做好保障工作。
首先,安全隱患是扼殺課間活動的主要因素,不少學校教師擔心承擔責任,通過限製學生課間活動範圍和自由度,來減少風險。對此,方少傑建議,學校方麵一是要做好安全宣傳(chuan) 工作。可以通過校園廣播、公告欄等渠道作安全提示,向學生講清課間活動的安全注意事項,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二是要做好環境安全保障。提升走廊護欄、欄道扶手、監控攝像等硬件設施的質量,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三是配好安全監督員,加強室外場所設施排查和人員值守。
其次,不少教師擔心教學質量上不去而故意拖堂。方少傑說,一方麵要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wei) ,打響“下課鈴”。不得對學生在課間及其他非教學時間的正當交流、遊戲、出教室活動設置不必要的約束,鼓勵學生課間走出教室。另一方麵要規範常態化督導機製,在日常督導、教學視導等常規檢查中關(guan) 注落實課間活動問題,“一校一案”製定具體(ti) 辦法,督促學校錯時錯峰組織課間活動。
方少傑還建議創新課間活動形式,挖掘民間活動資源,在跳繩、踢毽子、滾鐵環等孩子們(men) 喜聞樂(le) 見的活動中,培養(yang) 學生規則意識,有序活動。“也可以讓老師和孩子一起結對子遊戲,還可以讓高年級和一、二年級學生結對子遊戲,培養(yang) 學生相互照顧的意識與(yu) 能力。”
此外,方少傑觀察到,不少學校以校園場地較小、樓層限製為(wei) 由,不讓學生課間活動。她建議學校因地製宜,充分利用空間創造活動場所。例如,利用學校操場或樓道地麵,開發“跳房子”等益智類遊戲及體(ti) 育活動。還可以利用勞動基地,開發親(qin) 近大自然的勞動遊戲,以及利用室內(nei) ,開展課桌舞等韻律遊戲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