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出題高校答 為新能源產業提供人才“源動力”
最近一段時間,00後項藝忙著在書(shu) 本上和線上自學EDA、CAD、Multisim等專(zhuan) 業(ye) 軟件,完善自己電路設計與(yu) 仿真領域的知識儲(chu) 備。這一切努力,都是因為(wei) 她進入了離開學校的倒計時,即將迎來新的人生階段——入職東(dong) 科半導體(ti) (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她是安徽工業(ye) 大學微電子科學與(yu) 工程專(zhuan) 業(ye) (原為(wei) “光源與(yu) 照明專(zhuan) 業(ye) ”)2024屆畢業(ye) 生,大三那年經過學校推薦前往東(dong) 科半導體(ti) 實習(xi) 兩(liang) 個(ge) 月,對新能源產(chan) 業(ye) 產(chan) 生了全新認識。去年,在學校秋季就業(ye) 雙選會(hui) 上成功投遞簡曆並簽約,解決(jue) 了就業(ye) 的“頭等大事”。
近年來,安徽係統謀劃、頂格發展汽車這一首位產(chan) 業(ye) 。安徽也是全國新能源汽車版圖的重要一極,自主品牌出口穩居全國首位。2023年,安徽汽車產(chan) 量249.1萬(wan) 輛,同比增長48.1%,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86.8萬(wan) 輛,同比增長 60.5%。安徽工業(ye) 大學(以下簡稱“安工大”)坐落於(yu) 安徽省馬鞍山市,是一所具有鮮明行業(ye) 特色的多科性大學,建校65年來,走出了“以工為(wei) 主、服務行業(ye) 、融入地方、創新發展”的特色發展之路。作為(wei) 人才供給端的高校,安工大從(cong) 優(you) 化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新工科人才培養(yang) 實踐等角度入手,為(wei) 地方產(chan) 業(ye) 發展培養(yang) 人才。
從(cong) 認知迷茫到深度了解就業(ye) 前景
大學4年,項藝對就業(ye) 及行業(ye) 的認知逐步深入。
高考後,項藝從(cong) 新聞中了解到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核心部件之一,但對專(zhuan) 業(ye) 就業(ye) 前景並不了解。
跨過大一的迷茫,到了大二,她在專(zhuan) 業(ye) 老師的介紹中,對專(zhuan) 業(ye) 有了更多印象——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智能終端及新能源汽車都會(hui) 用到集成電路的設計研發製造知識。她漸漸對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集成電路原理與(yu) 設計等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
大三暑假到東(dong) 科半導體(ti) 企業(ye) 實習(xi) ,她係統學習(xi) 了集成電路前端的邏輯設計和後端的布局布線,還跟著企業(ye) 工程師找出不良芯片的問題,給出解決(jue) 方案。當她設計研發的小產(chan) 品投入使用的時候,她意識到,再往前探索就是曾渴望的星辰大海,是充實和快樂(le) 的求學路。
與(yu) 項藝同專(zhuan) 業(ye) 的謝超士最近簽約了合肥晶合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他至今記得,在企業(ye) 實習(xi) 時,走進無塵車間,他看到高端設備來回穿梭,一塊塊集成電路逐漸成形。那一瞬間,他心生感慨,安徽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鏈已成“芯”火燎原之勢。他也堅定了長期從(cong) 事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工作的打算。
企業(ye) 出好題 高校答好題
該校冶金工程學院2019級材料科學與(yu) 工程專(zhuan) 業(ye) 研究生紀久張已經入職泉峰汽車精密技術(安徽)有限公司兩(liang) 年,從(cong) 事機加工工藝、熱處理工藝工作。公司主要為(wei) 國內(nei) 外汽車廠商或零部件公司提供汽車零部件,包括新能源汽車的三電係統(電機殼體(ti) 、電驅、電池殼體(ti) )。
他在馬鞍山買(mai) 了房,也和馬鞍山當地的老師、同學形成穩定的社交圈。回想在校期間,他就參加過學校組織的見習(xi) 實習(xi) ,了解金屬材料的先進工業(ye) 化生產(chan) 和智能製造,他覺得這段經曆很有意義(yi) ,讓他增長了見識和動手能力,明白了必須要養(yang) 成終身學習(xi) 的習(xi) 慣,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實際問題,將方案付諸實踐。
在安工大微電子與(yu) 數據科學學院微電子係主任唐緒兵看來,新能源方向涉及氫能、鋰電、燃料電池、風能等,既需要有研究材料的人才,也需要有研究微電子和集成電路的人才。“畢業(ye) 生需要做到的是專(zhuan) ,而不是全,我們(men) 需要瞄準特定的人才培養(yang) 方向,找準定位,不然會(hui) 出現什麽(me) 都要學,什麽(me) 都學不深的情況。”
唐緒兵回憶,馬鞍山本地有一家規模半導體(ti) 企業(ye) ,主要設計和生產(chan) 電源管理芯片,企業(ye) 對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的版圖設計、芯片的封裝與(yu) 測試等相關(guan) 領域。為(wei) 此,學院在專(zhuan) 業(ye) 選修課程中增設了版圖設計方向和集成電路測試方向,增加了一些相應的課程,讓學生進入企業(ye) 之前就能對企業(ye) 的相關(guan) 項目開發流程和規章製度有所了解,更好地適應崗位。
在唐緒兵看來,不僅(jin) 是學生為(wei) 企業(ye) “答題”,高校也在為(wei) 就業(ye) “答題”。
平時,該學院老師趁著出差交流的機會(hui) ,聯係相關(guan) 企業(ye) 進行交流,為(wei) 學生爭(zheng) 取帶薪的暑期實習(xi) 機會(hui) ,匹配企業(ye) 的人才需求,還將企業(ye) 真實項目和案例接入課程教學中,按照項目和案例的難易、複雜程度分層次形成基礎型、強化型和創新型項目的多層次實訓內(nei) 容。
目前,微電子專(zhuan) 業(ye) 能做到將不考研的同學推薦到半導體(ti) 企業(ye) 進行實習(xi) 。“實際上,從(cong) 學生入校到畢業(ye) 出校,不同階段都會(hui) 接觸到企業(ye) ,從(cong) 認知實習(xi) 、專(zhuan) 業(ye) 導論、新生研討課、生產(chan) 實習(xi) 再到專(zhuan) 業(ye) 課程,都有企業(ye) 工程師進行教學,極大促進了學生對行業(ye) 的了解。”唐緒兵說。
該校教務處負責人總結道,學校深度對接區域內(nei) 的標杆企業(ye) ,推動專(zhuan) 業(ye) 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的模式改革,有助於(yu) 實現學生從(cong) “知識科技型人才”向“產(chan) 業(ye) 應用型人才”轉變,解決(jue) 高校人才培養(yang) 方向和產(chan) 業(ye) 人才需求失配的問題。
圍繞地方主導產(chan) 業(ye) 調整專(zhuan) 業(ye) 和課程
去年,山東(dong) 高考生趙一諾第一誌願報考安工大氫能科學與(yu) 工程專(zhuan) 業(ye) 。一個(ge) 學期過去了,老師經常在新生研討課講授專(zhuan) 業(ye) 背景、技術突破、就業(ye) 方向等,趙一諾也會(hui) 在材料化學實驗前查閱相關(guan) 文獻,“知道了要學哪些知識、怎麽(me) 做實驗,學習(xi) 規劃也逐漸清晰了”。
2023年,該校在安徽省率先招生氫能科學與(yu) 工程專(zhuan) 業(ye) 。目前,包括該校在內(nei) ,全國僅(jin) 有4所院校開設氫能專(zhuan) 業(ye) 。趙一諾平時會(hui) 留意了解新能源汽車行業(ye) 信息和安徽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新聞,她還注意到馬鞍山已經應用了氫能公交車。“班主任李永濤老師從(cong) 事固態儲(chu) 氫研究,經常介紹氫能專(zhuan) 業(ye) 應用發展,希望在高年級有機會(hui) 加入科研團隊,進入企業(ye) 實習(xi) ,進一步理解氫能理論知識,提升實踐動手能力。”她說。
近年來,圍繞安徽省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馬鞍山主導產(chan) 業(ye) 需求,安工大開展學科專(zhuan) 業(ye) 優(you) 化、調整、升級、換代和新建工作。2023年7月,該校研究製定《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調整優(you) 化改革方案》,明確到2025年,本科專(zhuan) 業(ye) 數控製在60個(ge) 以內(nei) ,其中服務安徽十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專(zhuan) 業(ye) 比例不低於(yu) 81.33%,形成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契合的學科專(zhuan) 業(ye) 格局。
項藝所報考的光源與(yu) 照明專(zhuan) 業(ye) 就在2021年9月更名為(wei) “微電子科學與(yu) 工程”。學校對標安徽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重大需求,讓專(zhuan) 業(ye) 方向課更側(ce) 重於(yu) 集成電路生產(chan) 、半導體(ti) 工藝等。
國家級教學名師、安工大冶金工程學院院長龍紅明教授介紹,新能源產(chan) 業(ye) 涉及鋰電池材料、智能汽車和生物質能等技術,是高度創新的領域,企業(ye) 需要研發人才來推動技術創新和產(chan) 品升級。學校緊跟行業(ye) 發展動態調整課程設置,在培養(yang) 方案中有機融入新材料、節能環保、智能製造和大數據等核心課程、前沿技術並凝練內(nei) 容,基於(yu) 跨界思維,構建適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人才需求的“冶金+”跨學科課程體(ti) 係。
他舉(ju) 例,在有色冶金模塊融入有色冶金新技術有色金屬功能材料教學,在智能製造模塊引入androids係統開發與(yu) 應用,大數據模塊則增加冶金大數據處理與(yu) 智能化模型知識。最終目的是培養(yang) 畢業(ye) 生較強的創新能力以及實驗操作、設備維護等實踐能力。
多元主體(ti) 聯動促學生就業(ye) 本領提升
龍紅明說,其所在學院與(yu) 新能源企業(ye) 和行業(ye) 協會(hui) 建立聯係,邀請新能源企業(ye) 開展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等活動,拓展學生的就業(ye) 渠道。近5年,每年約25%的冶金工程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進入比亞(ya) 迪、奇瑞、京東(dong) 方、元琛環保和國軒高科等行業(ye) 龍頭企業(ye) 。
安工大提供的數據顯示,近3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ye) 核心技術相關(guan) 的冶金工程、微電子科學與(yu) 工程、車輛工程專(zhuan) 業(ye) 的就業(ye) 率在95%以上,且逐年向好。
該校之所以能為(wei) 地方產(chan) 業(ye) 源源不斷輸送人才,還與(yu) 該校協同多方主體(ti) 、實施多元化人才培養(yang) 的思路密不可分。
早在2020年5月,學校與(yu) 馬鞍山市政府創設安徽省首家高校與(yu) 政府共建的產(chan) 業(ye) 學院,設置新能源汽車、半導體(ti) 等方向,聯合開展產(chan) 業(ye) 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一方麵,市政府和當地經濟園區提供政策、資金和辦學空間支持,另一方麵,學校投入教學場所、師資和教學科研平台等。學生統一從(cong) 大二年級中遴選,在校期間每學期發放2000元生活補助。
在此基礎上,安工大以產(chan) 業(ye) 學院為(wei) 依托,積極吸引華菱汽車、漢馬科技、科達新能源、東(dong) 科半導體(ti) 等一批在馬鞍山的汽車產(chan) 業(ye) 重點企業(ye) 加盟,校企共同選聘產(chan) 業(ye) 導師、開發課程資源、建設實訓基地。
在教務處負責人看來,學校探索“政府主導,學校主體(ti) ,企業(ye) 參與(yu) ,產(chan) 教融合”的運行機製,通過真實任務、真實流程、真實場景、真實考核,推進人才培養(yang) 供給與(yu) 產(chan) 業(ye) 需求對接、課程內(nei) 容與(yu) 技術發展對接、教學過程與(yu) 生產(chan) 過程對接。2023年產(chan) 業(ye) 學院首屆畢業(ye) 生中,從(cong) 事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通信通訊、半導體(ti) 等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的學生近70%。
該校與(yu) 馬鞍山市共建省首批工程師學院,試點建設“政府主導、省廳參與(yu) 、學校主體(ti) 、服務企業(ye) ”的產(chan) 教融合平台,學生畢業(ye) 時通過職稱評定,即可擁有學曆、學位、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3證,縮短工程技術人才培養(yang) 周期。2023屆畢業(ye) 生中,76人經評審認定獲得中初級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
安工大黨(dang) 委書(shu) 記陸林表示,學校現已形成了工學集成度高、學科專(zhuan) 業(ye) 布局與(yu) 地方主導產(chan) 業(ye) 契合度高、人才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聯度高的優(you) 勢特色,未來將繼續聚焦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化教育鏈、改革人才鏈、整合創新鏈,在滿足畢業(ye) 生就業(ye) 需求的同時,為(wei) 馬鞍山、安徽乃至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張苒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