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記者探訪雲南鎮雄受災群眾過渡安置點
央視網消息:新春走基層,我們(men) 還有多路記者在持續關(guan) 注其它受災地區的恢複情況。1月22日,雲(yun) 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塘房鎮涼水村和平、合興(xing) 兩(liang) 個(ge) 村民小組發生山體(ti) 滑坡災害,造成44人遇難。災害發生後,當地緊急避險轉移安置223戶918人。這段時間,部分受災群眾(zhong) 陸續搬入了位於(yu) 鎮雄縣城集中過渡安置點之一的民興(xing) 佳園安置點。
臨(lin) 近春節,大家生活得怎麽(me) 樣?總台新春走基層記者李騰飛來到了村民家裏。我們(men) 一起去看一看。
總台記者 李騰飛:這裏是位於(yu) 鎮雄縣城的民興(xing) 佳園小區過渡安置點,之前準備了78套房源,現在已經有66戶受災村民集中安置到了這裏。大家過來以後,都是住到了這一棟單元樓裏。
一樓設置了黨(dang) 群活動室、醫療救助點。這兩(liang) 天陸續還有一些受災的村民正在搬家,一樓的區域也成為(wei) 了工作人員對接老鄉(xiang) 入住安排以及分配物資的場地。
除了集中安置,受災害影響的老鄉(xiang) 還可以選擇投親(qin) 靠友或者臨(lin) 時租房,政府給予補助,並盡量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努力幫助大家溫暖過冬。
總台記者 李騰飛:這套138平方米的房屋現在是塘房鎮涼水村村民王國賢一家的臨(lin) 時住所。王國賢一家原本的房子是在涼水村合興(xing) 村民小組,就在本次山體(ti) 滑坡災害的邊緣地帶,現在老房子已經不能住人了。之前老兩(liang) 口是被緊急轉移安置,外出務工的子女回來以後,前幾天一家人搬進了這裏。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些像沙發、取暖爐、電視機、飲水機等都是配套房屋裏邊早就準備好的。
房屋裏還配套準備了電熱毯這樣的取暖設備,最近這段時間,鎮雄的夜間氣溫有時會(hui) 跌破0℃,這樣的取暖設備是非常必要的。家裏還領到了生活物資,有麵包、牛奶、飲用水,等等。我們(men) 從(cong) 鎮雄縣政府了解到,給受災村民發放的這些物資,也是為(wei) 了方便大家在新環境裏的生活需要。快過年了,還有其他一些年貨、物資,也會(hui) 在這兩(liang) 天陸續發放分配到各家各戶手中。
在縣城集中安置的主要是一些受災情況比較嚴(yan) 重的村民,對於(yu) 剛入住的村民來說,周邊的環境還很陌生。有些老鄉(xiang) 還不太習(xi) 慣城區樓房的居住環境,很多小的細節還需要一點點熟悉,比如電梯怎麽(me) 按、煤氣灶怎麽(me) 開,附近超市、藥店、小賣鋪怎麽(me) 走。針對村民們(men) 遇到的這些問題,安置點黨(dang) 員先鋒隊的工作人員會(hui) 手把手帶村民著走一遍,幫助他們(men) 盡快適應新的生活環境。過渡安置點的附近還有些產(chan) 業(ye) 園,縣裏也正在準備,年後幫扶一些年輕勞動力就近務工。
目前,鎮雄縣900多名受災群眾(zhong) 已經得到了安置,臨(lin) 時過渡期為(wei) 6個(ge) 月。後續的災後重建等工作規劃,鎮雄縣政府部門還在製定當中。
我們(men) 看到,在甘肅積石山,當地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而對於(yu) 重建家園,鄉(xiang) 親(qin) 們(men) 也是信心滿滿,相信未來一定會(hui) 更好;而在雲(yun) 南鎮雄的安置點,大家也已經開始適應新環境、積極行動,重拾生活的希望。
我們(men) 《新春走基層》也將持續關(guan) 注受災地區的災後重建和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恢複情況,記者將繼續在災區蹲點報道,和災區群眾(zhong) 一起過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